孙宏义∥姑的葬礼

秦之牛•人文西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孙宏义</b></p> <p class="ql-block">  今年暖气刚停(2025 年的 4 月 1 日),我还给妈讲,已经96岁的器休姑扛过今年冬天了,可以再坚持一年了。不想 4 月5日首先接三爸来电“你器休姑昨天去世了,如何行礼。”我回答“和四爸一起搞,也减轻孝子们来回迎送的辛苦。”三爸讲,我们要早准备,早到器休村,迎的顺序是姑的娘家大雷斜排第一,我们排第二。和四爸确认了行礼的事宜,就让三爸准备,按时在 7 日早早的到。下午 13:40 再接到器休姑三儿子建峰的电话:“你姑昨天去世了。”我问“那天行客。”建锋回答“7 日下午行客。”我回答“没有问题,我们按时到。”我给妈讲“你的介绍人去世了”,妈还要跟我一起去器休,考虑到来回辛苦,这样就在一边安排家里 86 岁老母亲的生活,一边筹划这次回器休参加葬礼时需要处理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7日早 6:30 离开西安,接近白水县时,四爸来电询问到哪里了,我回答刚下高速,估计 8:30 到你家附近。8:00 准点进入白水县城,首先沿雷公路西拐到南苑小区,拜看了由她姑娘蓉珍照顾的 84 岁的舅妈,了解了她的起居和子女的照顾情况,仅仅 10 分钟就离开,8:30 准时在金苹果小区门口接到四爸,一起去铁路北山里情豆腐泡吃早餐,这也是多少年来的进入白水吃早餐的基本生活习惯,喜欢这里的老豆腐豆腐泡,尤其喜欢这里的免费豆浆,喝了不行,走时还要带一瓶。离开豆腐泡,开车到西文化村二姑家,老远看到大门开着,就知道二姑在家。走进到二姑的起居室,还有一位老者协助二姑烧水做饭,老人家看到我们来了就要走,二姑说“这个老者好久都没有回西文化村了,今天还特意来看我。”二姑坐着,左手一个拐杖,右手一个木棍,四娘把带来的甑糕和醪糟合在一起按照二姑的要求给她掺和起来,用开水煎,二姑说她就喜欢喝点热的。放下包子、速食、白菜、饼干等食材,聊一会就要出门,老远看到一位穿红衣服的妇女站在大门外看着我们走出来,我主动和人家打招呼,这个女同志说“你们要经常来看,他几个儿子不管,说不下,老大建忠和他媳妇都回来了,老二不接我们的电话,我们给他们说事达成的协议,不执行,村长王杰和村里人经常来这里,说不下这些儿子。”我从车里拿出伴手礼,也就是饼干一类的,给这几个邻居每人一包,感谢他们无端的照顾,我说:“前几年我姑住院,也是我们娘家人多方筹钱看病,也是尽可能的出力。”这个热心的村妇其实就是二姑的自家雷鸿波的媳妇,鸿波热心无尝的给二姑四个儿子调解,真是难为邻居了,难为了村长打造的西文化村“孝文化”。10:30 到三爸家,稍等三爸洗漱好,就开车到街上,拿上花圈、挽幛、鞭炮、香纸和火箭炮,朝器休村(图1)赶去。</p> <p class="ql-block">  <b>迎</b> 在村的东头丁字口,是固定的丧事迎放纸扎的地方。还有几家亲戚的环圈也都到了。放下花圈和挽幛等一会,哀乐礼炮的声音就来了,孝子们穿白戴孝,司仪和我简单的作一沟通,知道是娘家人,直接迎我们的祭品。(姑的妈和我的奶奶是亲姊妹,她们的娘家在耀卓村。姑姊妹三个从小生长在耀桌东边的大雷公村。这时一个名为杨谋子的土匪改变了姑家的命运。杨谋子,本名杨子猷,乳名谋子,大杨乡杨下村人,瘦高个,腿长善奔跑,1 米 8 高。民国陕西靖国军时期为郭坚的部下,后郭坚为冯玉祥所杀,众将散。这时杨谋子为麻振武(商县人,成长于孝义镇)手下段茂功团长的营长,1924 年麻振武占领合阳澄县韩城(这一时期西文化的雷龙溪也为麻振武手下团长,1925 年遭遇不测),杨谋子驻守在北洛酥,为躲避冯玉祥剿灭麻振武后自已遭到不测,带领 300 余人盘踞黄龙山余脉白水县庙山之上为匪。民国十九年(1930 年)农历五月初,杨谋子手下两小匪首带匪徒数人抢劫大雷公村未遂,杨谋子得悉,于 25日纠集匪徒 140 余人,抢劫了大雷公村,现场奸淫掳掠,绑去82 名群众,抢走牲口 110 头。杨匪走时扬言,凡被绑去的人家,送钱赎人,不然就严刑伺候,有去无回。大雷公村被迫凑银 1500多赎人,就这样还有 4 人被严刑拷打,死于匪巢北鹿角。姑生于 1930 年 4 月 8 日,也就是生于杨谋子这次行凶前的一个月,她妹妹生于 1933 年 10 月 28 日,姑的妹妹 2025 年 4 月说她小时候和她父亲一起编马蔺,这样姑家再次受到杨谋子为害当在1934-1935 年时期,也就是说姑家受到杨谋子浩劫是在上次全村受到打劫厚德单独受害,可能是姑的父亲为村子的保安负责人,收到杨谋子的特殊照顾。这时杨谋子已经混入刘志丹的红军部队,因为 1934 年在石底子,红军收编了由黄龙山窜逃过来的土匪杨谋子部,令其跟随红军行动。2 月 23 日,红 42 师离开生义堡,向南梁进发。部队行至合水县蒿嘴铺时,被红军收编的杨谋子企图率所部脱离红军。杨谋子曾在黄龙山为匪多年,无恶不作,慑于红军威力,为保全实力,不得已接受红军改编,但并不赞同红军主张,更不愿受红军纪律的约束。如果让这股土匪再度流窜民间,将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共红 42师党委决定消灭这股土匪武装。鉴于这股土匪多是亡命之徒,特别是杨谋子的 7 名贴身保镖,枪法很好,号称“提枪不落空”,为避免红军不必要的伤亡,刘志丹召集作了周密部署。抓捕行动由王世泰具体指挥,命令骑兵团做好战斗准备,以防不测,同时命令部队做好出发的准备。王世泰带了几个警卫员,在大街上与杨谋子相遇,为稳住杨谋子,王世泰与其闲聊。不久,刘志丹派人通知两人到师部开会。杨谋子不知是计,与王世泰一起来到师部。当两人走进师部大门,早已埋伏在门后的红军战士冲上去将杨谋子擒获,并缴了他和他的两个护兵的枪。杨谋子被擒后,王世泰返身出门,发出暗号,红军战士一举将杨谋子所部全部擒获。经师党委研究,当场枪毙了杨谋子及其手下几名罪大恶极的匪首,其余经过教育,发给路费,遣散回家。消灭杨谋子后,部队返回南梁根据地。这样根据姑的妹妹出生日期(1933)和红军铲除杨谋子的日期(1934)推断,姑家受到杨谋子为害的时间当是 1934 年初的春节过后。为了和我的奶奶近一些,姑姊妹两个分别嫁到器休和东南 2 公里的东固村,所以我们和姑家经常走动。)打开挽幛,相互执事两头拉展,我们站在挽幛后边,花圈在我们的后边,三爸站中间,四爸站右边,我自然就站左边,执事发话“孝子接礼。”孝子们立即统一下跪,膝下是水泥地,这个动作不知道要今天要持续多少次,估计到下午 2:00 还不能结束。孝子们起身,相互执事带着挽幛花圈等祭品打头,我们随后,孝子们紧跟,我开着车押后,路上碰到孝莲姐,她说车多,赶快找个地方放车就行。估计把我们迎完就该迎姑的女儿的祭品了,所以在这里碰到莲姐。迎祭的这条路东西方向沿着过去器休小学北门口约 300 米长,两边都放满了车,村委会的大院子也放满了车,迎祭队伍在近村委会十字南拐,进入通向姑家约 100 米的南北路,路两边布置的挽幛分几层,花圈像是森林一样。走完这条主迎祭的南北路,尽头就到姑家了,右看大门口有棺材,这就是当地人办丧事的主要标志,当然门的两旁有白纸对联,一边有祭母文(图 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图 2 祭母文</b></p> <p class="ql-block">按照习俗,亲戚放下纸扎祭品,来到灵堂前,磕头上香,这就完成了这次丧事的迎的礼节。进到屋里中间房子,看到姑的 90 多岁的妹妹从东固来到这里,走到她跟前,她一眼就认出我来了,本和四爸商量好的,原计划这次丧事结束专程去东固看望姑的,没有想到她已经来到这里。</p><p class="ql-block"> <b>奠</b> 晚饭结束后,8:00 进入这次丧事的高潮就是奠酒,周围的邻居都爱来看,欣赏各位奠酒人的祭祀艺术风采。司仪公布了传统奠酒顺序,并征求娘家人的意见,高雅的说“娘家人是人大常委会,娘家人没有意见,就按照这个顺序进行。”司仪宣布奠酒回礼者就位完后,祭祀音乐响起,第一个奠酒者为知事负责人,从后朝灵前移动,先磕 9 个头,到灵前,起身上香,下跪,然后右手执酒杯,洒酒三圈,起身后退再 9 个头,耗时 20 分钟,最后面对奠酒回礼者相互拱手,这就礼成。第二位是龙杠代表(抬棺材的负责人)奠酒,第三位是孝子的朋友,第四位是干亲(干儿子、女儿),第五位是娘家,第六位就到我们这里。姑的妈妈和我的奶奶是亲姊妹,因此我们算娘家人。三爸岁数大(78 岁),他第一个奠酒,走到灵前,先磕头-点香-洒酒,直接三个头就结束了。接着四爸奠酒,我跟在后边偏右的位置,以示辈分。四爸先三个头,然后上香,作揖,洒酒三圈,下跪,磕头三个,回头和奠酒回礼者相互拱手。由于我和奠酒回礼者熟悉,借此握手问候几句,也是难得的瞅准时机说几句话。奠酒者每磕头一次,周围几十个孝子就要跟着一次,以示孝子对凭吊者的谢意,这样的活动直到晚上 1:30 结束。估计这种形式的“孝文化”已经延续几千年了,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失去了的这个周朝的礼,封建时代君王治理国家主要靠“孝”治理天下,以至于到了清代,父母去世后,子女当官的都要辞官丁忧三年。</p><p class="ql-block"> <b>送</b> 8 日早饭结束后,乐队起哀乐,孝子迎棺材到灵前,放在两个长条凳子上,在司仪的引导下,儿子女儿先整理好棺材内的纸层,然后安放好褥子层等,再由儿子女儿抱姑的遗体入棺,然后盖上女儿的被子,还有其它孝子的被子,以及其它一些表示姑需要的物品,一切准备完后,盖棺。长孙打藩,引导孝子出门,20 多个知事手抬棺材到门外放在龙杠上,前有两条绳索导引,孝子们手牵绳索,引领棺木前行,经过南北路主祭区,路边有侄子侄女辈的路祭,再拐入村委会门口东西路,到西头出黑白礼仪门,北拐直奔陵地。</p><p class="ql-block"><b> 葬</b> 陵地位于器休扶蒙两地交汇地带器休一侧,地势为面朝东南的一块凸出山地,人工整理成台阶状,墓地选在平台的中央,两侧有天然的浅沟,左可以远眺扶蒙,右看可以看到器休,和曾国藩看过的“葬书”选的阴宅星座一致,真福地也。事先已经准备好了墓穴,和姑父的紧挨,棺材顺斜坡推入,打开棺材,子女做最后的整理,再盖棺,墓门石封门,墓下的工作就结束了。机械化的钩机取土代替过去人工圈墓,做成封土堆,插上花圈,哀乐响起,烧纸,磕头,礼成。最后司仪拉来水车,做好防火工作,这样结束也到 12:30 了。 </p> <p class="ql-block">  <b>吃</b> 安葬结束后,葬礼的正席开始了,首先是三层的推车推出喝酒的菜,干炸带鱼、甜饭、豆芽、牛肉、粉皮、深海鱼头、蒸鸡、羊肉、香酥糕等也记不住有多少,同桌的小雷斜的两位 82 岁的老者还能喝两杯,他还说这个酒不够辣,超过我们年轻人的承受力。下来是吃饭的菜,带头的是肉辣子、条子肉、带把肘子、青菜、海参、枸杞醪糟汤。看得出,孝子们在吃饭上用心了。</p><p class="ql-block"> <b>回</b> 正席结束后,带上秋如姑和四爸到我的车跟前,三爸两口来送,互相说几句体己话。这也是前几天秋茹姑 80 大寿后的首次见面,不过这样的见面来的还是晚一些为希望。秋茹姑80岁了,昨天下午到的,晚上带她和我住宾馆,今天再顺路送她回渭南。在此以前顺路拜会了西孙队的队长,也拜会了器休村的几个朋友和 2 家亲戚。</p><p class="ql-block"> <b>额外的事情</b> 见到孝莲姐的司机,这也是认识十几年的老哥了,莲姐说我写了几本书,还有一点看点,师傅说“我爱看书。”正好我带了几本,就顺手送给师傅老哥《沙漠熵及其远离研究文集》和《尚草记》各一本。莲姐说,我们这位局长也在这里,就顺手送给局长和办公室同志各一本。晓玲姐也在旁边,介绍她的姑娘田莹和我认识,戴一副眼睛,文质彬彬,问到知她在神木做旅游工作,其中也做沙漠的工作,谈到大保当的沙漠,谈到石峁遗址,都有聊不完的话题,也就送她一本《尚草记》。玲姐说她丈夫也爱看书,再顺手再送她一本《尚草记》。见到奠酒的回礼执事,就送他一本《尚草记》,不过他一时忙的找不到人,就放到老同学武重文哪里,重文说“难道就给一本吗?”就再回头拿 2 本,一起给重文,托他转交奠酒的回礼执事。据重文讲,这次葬礼请相互执事 300 个,也是器休村的传统做法,而规模创器休之最,以表对姑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2025-4-9 西安西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