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宜兴

<p class="ql-block">宜兴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秦代就开始建县,可谓历史悠久。宜兴是著名的陶都,尤以紫砂最为有名。宜兴具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自然环境,是长三角地区有名的旅游休闲之地。</p> <p class="ql-block">居住在宜兴邻居城市,一、二天的空挡期可以安排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闲来整理照片,遂将一年中的打卡点做个归纳。</p> <p class="ql-block">打卡1 张公洞。位于宜兴市城区西南的孟峰山。张公洞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素有“华东第一道教圣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早在春秋时期,这里为庚桑楚隐居孟峰山洞修道,因得名庚桑洞,后来成为汉天师张道陵早期亦曾在此洞修炼传道,唐代张果老也曾在此隐居,故而得名张公洞。</p> <p class="ql-block">张公洞自春秋到清代一直蜚声于中外,在道教文化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还拥有“江南奇洞”。——这是景区戏鱼池,据说有音乐喷泉表演。</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是道观主殿,供奉道教最高层次的三位神: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p> <p class="ql-block">进洞参观。张公洞属于典型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景观丰富,包括石钟乳、石幔、石花等。“海王厅”是洞之精华,烟雾缭绕,宛如仙境。 </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周围还有一些小洞,总共有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是名副其实的“洞中有洞”。</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是一些影视剧的拍摄点,有《笑傲江湖》、《狸猫换太子》等。——这个地点导游说是《射雕英雄传》中梅超风练功的取景地。——看着很阴森。</p> <p class="ql-block">从海王厅经“云梯”,“天桥”而上,由天洞出,即达孟峰山顶。</p> <p class="ql-block">山顶可俯瞰山下美景。</p> <p class="ql-block">路过一块石刻。1945年9月24日,新四军苏浙军区政治部下发的一则通告。《通告》发布于新四军北撤前夕,短短百余字生动体现了党和军队在危急行军关头,仍然不忘保护人民的初心使命。</p> <p class="ql-block">打卡2 大觉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为禅宗临济宗道场。1939年,星云大师在大觉寺出家,成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世弟子;1947年,星云大师回到大觉寺,主持寺务;1989年星云大师回宜兴礼祖,看到大觉寺名存实废,遂发愿重振。在政府支持下,经多年努力,2012年1月,大觉寺正式开放。</p> <p class="ql-block">星云大师于1967年创办佛光山,成为开山宗长,宜兴大觉寺也被全世界佛光人共同认定为“佛光祖庭”,成为大家向往朝礼的佛教圣地。因位于西渚镇云湖之滨,也成为宜兴的一景:云湖佛光。</p> <p class="ql-block">大觉寺山门是五个门,寓意五福临门,连同五条大道,海纳百川。——大觉寺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是寺院但又不是传统的寺院,对很多游客来说更像一个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依山傍水,翠竹环绕,四季如春。既有佛教文化韵味,又有现代建筑的风格。大觉寺建筑还拥有很多“之最”。最重的玉佛;最宽阔的殿堂;最高的室内香柏木塔;——。</p> <p class="ql-block">进山门,右手边是十八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左手是佛陀行化图壁廊。陶瓷质地,充分体现陶都特色。</p> <p class="ql-block">很有趣的是分布在两边草丛中的小和尚造型,色彩清新,形态各异,表情丰富,让人看后莞尔一笑,增添了一丝轻松感。</p> <p class="ql-block">星云大师像。后便是香林多宝白塔‌。</p> <p class="ql-block">多宝白塔是大觉寺的标志性建筑,塔高108米,共15层(地上13层,地下2层)。白塔以佛、法、僧三宝为架构,设有万佛殿、法宝楼和僧宝楼等。</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被誉为“宜兴小布达拉宫”,其设计别具匠心。建筑依山而建,金顶白墙层层叠叠,气势磅礴。殿内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雕像,雕像栩栩如生,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与大雄宝殿遥相呼应,中间有一个宽敞的广场,两侧是风雨长廊。</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规模宏大,庄重典雅。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等主要佛陀,左右两边各有两米高的木塔。集建筑艺术与宗教功能于一体,在此能感受到佛法的庄严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殿外设有“菩提广场”和“成佛大道”,左右偏殿暂未开放。回廊上展示了佛教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回程,又看到路边童趣的小弥陀,想起星云大师的开悟:“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p> <p class="ql-block">打卡3 云湖风景区。大觉寺的对面就是云湖。云湖原名横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大型水库及生态旅游度假区,集水面积达154平方公里,被誉为“宜兴的大水缸”。</p> <p class="ql-block">云湖长堤‌。漫步堤上可远眺群山叠翠,近观野鸭戏水,四季景色如水墨画卷。</p> <p class="ql-block">打卡4 团氿风景区——宜园。团氿,位于宜兴老城区西部,因其圆润的湖面形状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团氿”。 “氿”字是宜兴人对于湖泊的一种独特称呼。</p> <p class="ql-block">团氿风景区的主要观赏区是宜园。总占地面积4.5平方千米,水面占60%。全园分东、中、西三大区,建有各式古典亭、台、楼、榭和古桥,有32个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宜园按江南园林的风格建造,融合了现代文化创意元素,是一个集观光、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4A景区的资质应该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精致的池塘,池塘边伫立着假山,形成了“玉崖飞瀑”的景观,而这个池塘则被命名为锦鲤塘。</p> <p class="ql-block">以五龙戏珠为主题的雕塑景观。旁边是五亭台,是宜园的主要出入口,还是一处别致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八卦生肖广场。以八卦和生肖为主题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云溪楼。楼高三层,重檐与翘角都显得古朴而精致,去的时候还没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和兴桥‌。连接中区和西区的景观通道,桥长44米,上建和兴亭、迎晖亭、碧波亭,侧看酷似扬州瘦西湖五亭桥‌。</p> <p class="ql-block">和顺桥。园内的桥亭多以“和”字开头命名,寓指宜兴人要具有宽宏、包容、热爱和平、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p> <p class="ql-block">景区还有各种造型的桥,在不同时段下显示不同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眼前呈现出一方清澈的池塘,四周环绕着黄石砌成的壁墙,两侧是绿柳成荫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西部景区的荷叶连连,适合翠湖泛舟。</p> <p class="ql-block">微风拂过,鲜花盛开,宜园怡人!</p> <p class="ql-block">打卡5 骊山红梅。今春自驾宜兴途中,偶然路过,看到成片梅花盛开,遂停车。</p> <p class="ql-block">无需门票,人少花美,赏梅佳境。</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本是一片果林,因梅花盛开而名声鹊起,这便是骊山红梅园。</p> <p class="ql-block">“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朵朵红梅是春意的释放,沉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打卡6 乾元村。宜兴市太华镇、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乾元村这几年火了,我是带着一份好奇走进乾元村的。</p> <p class="ql-block">导航至“乾元村村民委员会”即可到达。停车场免费,进村也不收费。村里只有一条傍河公路。从这里开始,沿着3公里的小径徒步,享受沿途的小涧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一棵500多年的银杏树,像这样的古树村里还有好几棵。</p> <p class="ql-block">溪边有关于乾元村的介绍。乾元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村名“乾元”与乾隆皇帝有关。相传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时,曾在太华山区遇到一位美如西施的村姑,并在此地停留。于是乾隆居住的地方命名为“乾元村”,寓意“乾元”即“乾隆元年”。</p> <p class="ql-block">公路尽头是一线天景区,门票20元。——有徒步登山道,沿途竹林阴翳,鸣声上下,可以眺望周围旖旎风光。</p> <p class="ql-block">下山有一大段滑梯,老少皆可尝试,找到了童年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乾元村,靠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传统乡村向特色田园乡村的蜕变。</p> <p class="ql-block">打卡7 陶二厂。“中国陶都”是宜兴亮丽的城市名片,如何体会陶文化,去陶二厂打卡。</p> <p class="ql-block">陶二厂游客中心,用陶瓷组成图案特别醒目。</p> <p class="ql-block">陶二厂原本是有着40年历史的紫砂二厂,经改建成为一个集陶文化、艺术创作、时尚潮流于一体的特色文商旅街区。</p> <p class="ql-block">UCCA陶美术馆是陶二厂的点睛之笔‌。由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建筑外观采用特制陶板覆盖,宛若山峦起伏,在阳光和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窑变色彩”效果,极具视觉冲击力,独特的造型之美让其在网络平台快速出圈。</p> <p class="ql-block">陶书局‌。由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俞挺设计,分为三层,集书店、咖啡、文创和展厅于一体,建筑风格现代而富有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老厂房与烟囱‌。陶二厂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貌,老厂房和耸立的烟囱散发着复古风情,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艺术集市与文创街区‌。这里集结了手工艺艺术摊主和艺术家工作室,“开摆”艺术与创意,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宜兴陶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蜀山古南街。古南街就在陶二厂附近,这条古街建于明清时期,那时曾经户户捶泥、家家做壶,如今,这里有上百个紫砂工作室,从早到晚都响着打泥片的“哒哒”声。</p> <p class="ql-block">漫步古街古巷,可以体验浓厚的陶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打卡8 窑湖小镇。位于张渚镇阳羡旅游度假区,景区围绕宜兴特有的山、水、陶、竹、茶等文化内涵元素而打造,是具有独特的主题乐园式度假小镇。</p> <p class="ql-block">游玩小镇推荐线路是从游客中心坐小火车到达天街站,然后步行游览各景点返回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火车是大多游客的选择。——沿途火车开得很慢,里程不长,大概6.2公里,但过桥梁、穿隧道,让游客充分体验人在旅途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下来的第一个景点就是紫砂塔。</p> <p class="ql-block">沿着茗岭街能经过大部分的景点,其实沿途的风景都不错:街巷蜿蜒,青砖黛瓦,绿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繁花之境。在山谷中雾气弥漫,繁花似锦,如邂逅莫奈花园般的烂漫,超喜欢。 </p> <p class="ql-block">裕隆当铺。完整展示了旧时当铺运作和陈设,包括柜台、库房、货箱、票据等。</p> <p class="ql-block">柜台之高,顾客和柜员的不平等感凸显。</p> <p class="ql-block">蒋氏祠堂。宜兴蒋氏自东汉蒋澄、蒋默始,两千年来精英辈出,才不乏人。尤以东汉盛唐二次“一门五牧” (牧在当时是指州郡的长官,刺史、太守又被称为“州牧”)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蒋氏家族的历史,是宜兴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蒋氏子孙传到晋代蒋极,转迁至浙江台州。五代时蒋显,定居宁波。</p> <p class="ql-block">元代蒋氏子孙迁居奉化,明代蒋仕杰迁到溪口镇,为蒋介石一族的始迁祖。</p> <p class="ql-block">社火广场。据说有定时非遗表演,但不是每天。</p> <p class="ql-block">隐隐绰绰之间看到小舟农夫雕像。——“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 苏东坡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美好规划,到现在已成为宜兴最给力的广告诗。</p> <p class="ql-block">卢象升祠堂。原名卢公祠,是为纪念清代名将卢象升而建的专祠。</p> <p class="ql-block">龙窑。依山坡而建,斜卧似龙,通长40-60米,分窑头炉房、窑身、窑尾。复原遗址“龙头朝下,龙尾朝上”,完美再现古窑肌理。</p> <p class="ql-block">龙窑沿用传统柴烧方式,成品率低‌,因火候控制难度大,被称为“火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龙窑旁的五百罗汉紫砂像,栩栩如生,是只有宜兴紫砂产地才有如此的大手笔。</p> <p class="ql-block">宋窑展馆。展馆内含三座宋窑遗址,于2019年出土于张渚镇凤凰村,整体搬迁至窑湖小镇,均为典型的南宋半倒焰馒头窑,主要烧制日用的砖块和板瓦。</p> <p class="ql-block">窑湖码头。——看澄清碧波,湖光山色,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凤池大水车。也是步行窑湖小镇的最后一个景点,风景极美的打卡地,或许是让游人带着这份美好印象再次重游。</p> <p class="ql-block">打卡9 张志安艺术馆。著名陶瓷艺术大师张志安被誉为“中国画之国笔,全国画鸡第一人”,生前他曾任教宜兴陶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一次参观中有幸步入学校为他所设的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主楼</p> <p class="ql-block">校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艺术馆不大,张志安先生雕像。</p> <p class="ql-block">各种形态的鸡直入眼前。精神抖擞的、憨态可掬的,温馨可爱的,人情味满满,趣味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张志安喜欢画鸡多源于其小时候的经历。张志安出生于1930年,江西省樟树市临江古镇人。家境贫寒,很小就随祖母下地干活。祖母养的一大群鸡,给张志安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也烙进了他的脑海,多年后融入其画笔。</p> <p class="ql-block">画家不只是在画鸡,而且借画鸡抒发感情、反映现实、观照人生。</p> <p class="ql-block">一个圈是眼,一个点是睛,尖喙、红冠,形态坚定,神情执着。——这样形态的鸡他尤其喜欢。——他经常题写 “莫嫌世上多风雨,一生都在旅途中”,这便是他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艺术馆旁边就是学校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陶瓷陈列。——作为陶瓷艺术家、教育家张志安先生,从事教育几十年,桃李满天下,这些精品就是对先生最好的告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