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路遥(散文)

骆驼漫步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前去陕北,就想着去路遥生活过的地方看看。</p><p class="ql-block"> 路遥出生在陕北榆林市清涧,7岁过继给到延安市延川县马家店村的大伯父家。两地相距百里,均有路遥故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 延川</p><p class="ql-block"> 清明前一天,下午,天气阴沉沉的,乍暖还寒。我们开车驶出延川马家店村旁的G210包南国道,不远处的小桥两侧挂满《平凡的世界》剧照、路遥所获荣誉以及路遥语录:“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既是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在寂静的小桥上读着这些深刻令人振奋的句子,心境变得辽阔起来。</p><p class="ql-block"> 1949年12月路遥出生于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父亲王玉宽给他起名卫儿。9个兄弟姊妹的家庭,在解放初期的陕北大山之中,困难可想而知。为了生存,1957年冬天,父亲瞒着7的路遥,领着他翻山越岭走了200里山路,将他过继给远在百里外的延川县城关乡马家店村无儿无女的大伯去“顶门”。父亲悄悄走了的时候,路遥静静地躲在村里一棵老树背后,眼看父亲远去的背影,泪水不住的流淌。困顿中的离别,两地无数的山梁沟坎,成为路遥一辈子的伤痛。</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开始,路遥在郭家村延川县上小学中。伯父家的日子也不宽裕,靠着伯父种地、伯母乞讨,一家人艰难度日,路遥在这里长大、背着邻居家借来的“百家姓粮”去县里上中学。</p><p class="ql-block"> 1966年路遥投入到“文革”运动中,1968年任职仅一个月的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被停职遣回马家店村,之后,民办教师、县文艺宣传队从事文艺创作工作。1973年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路遥在延川共生活了16年时间。</p><p class="ql-block"> 过桥沿着窄小的山路上坡,山坡枣树开始泛绿,旁边河水丰盈,静静流淌。拾阶侧上,大槐树前,路遥塑像伫立。雕像前的大石头上刻着:“我尽管出生在清涧县,实际上是在延川长大的,在延川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延川的感情最深。在我的意识中,延川就是故乡,就是故土。”这段话既有对延川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也有童年被过继的无奈和酸楚吧。</p> <p class="ql-block">  塑像身后小院里两处房子,一处7孔窑洞中陈列着路遥各个时期的照片、他创作时的相关杂志、各界纪念他的字画题词等。另一处破旧简陋的窑洞里,摆放着养父母用过的老物件。当时生活的拮据,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在一侧墙上写着《平凡的世界》起始句子:“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句子里,交代那个难忘的、火热的时代,小说中孙少平、孙少安以此出场,在这里演绎着酸甜苦辣。黄土高原文化如不远处的黄河之水般源远流长,滋养着一代代黄河儿女,又在奔腾中不断自我更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 清涧</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明节一大早,我们一行人来到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路遥纪念馆。太阳似有似无挂在灰白天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看望路遥,了却心愿,很有意义,也是一辈子难忘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在210国道王家堡村北侧一处稍高的坡上,一排三孔崭新的窑洞院落,静静地伫立在山坡上,窑洞下写着“路遥故居”,这里是路遥亲生父母居住过的窑洞,这里承载着路遥的童年记忆,曾令他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另一侧的平地两栋颇具艺术设计感的现代化建筑,那是清涧县倾心打造的“路遥纪念馆”与“路遥书苑”,由著名作家冯骥才和王蒙分别题写的馆名。两馆展陈着路遥的生平,以及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和他笔下的文学世界。 </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前一座雕塑抢眼而震撼:一头脚踏黄土、奋蹄昂首的耕牛,在苍茫的黄土地上,用劲拖曳着《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两部大书。</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一侧矗立着路遥白色大理石站像,路遥身穿中山装,手握烟斗,目光深邃,在凝视着远方。铜像背后,红灯笼随风轻轻摇曳,他仿佛在思考着厚重的人生,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守护着他所热烈的平凡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雕塑后的地板上由远及近分行拼写黑体数字:1949、1959、1969、1979、1989、1992。路遥生于1949年生,1992年去世。6组数字仿佛在无声的诉说着,42年生命之短暂。就是在这短暂的人生里,他以苦行僧般的执着,用生命记录下火热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刚进纪念馆展厅,迎面就是路遥昂首沉思的胸像雕塑。他坐在大山之上,右手扶着略侧的头,肘下是本大书,臂弯间一支大笔,笔头朝下,扎于黄土,笔杆如椽,直向天空。两侧写着路遥的墓志铭:“像牛一样劳动,像黄土一样奉献”。</p><p class="ql-block"> 馆内展厅分为“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六个部分,共展出和收藏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影像视频等珍贵实物及资料,真实诠释了路遥的创作历程,真切地感受到作家的创作精神及其作品史诗般品格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贾平凹说“路遥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死却获得了长生。他除了留下他的著作,更留下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无论生活如何贫困,环境如何艰辛,灵魂却一定要高尚,志存高远,坚韧不拔,闷头奋进,奉献一切。路遥精神、激励后人奋发进取。”</p><p class="ql-block"> 路遥的话犹在耳旁:“你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要咬住牙,走到底,走到头上,我认为这对任何事业来说,都是首要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2019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3 致敬</p><p class="ql-block">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深入描绘了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的挣扎与拼搏,他们面临的困境、做出的选择以及坚守的信念。《平凡的世界》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给予人们力量与勇气的经典之作,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在自己的生道路上人向上向善、自强不息。</p><p class="ql-block"> 潘石屹连看《平凡的世界》7遍“每天晚上看着看着就哭了,每一次的人生低谷,觉得这个坎过不去了,我都要拿起来读一遍,以至于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马云曾说:“是路遥的作品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蹬三轮车呢。”</p> <p class="ql-block">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引发读者强烈共鸣,是因为路遥的人格魅力。文如其人,路遥对祖国对故土的热爱成为《平凡的世界》经久不衰的密码所在。路遥的博大胸襟和奋斗精神是每个时代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路遥对祖国热爱是深远的。路遥说“即使世界上有许多天堂,我也愿在中国当一名乞丐,直到葬入它的土地。”在贫瘠大西北的一隅,在生活的困顿之中,路遥的话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位卑未敢忘忧国”高贵品质,折射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的光芒。“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穷”。</p><p class="ql-block"> 路遥对故乡的热爱是厚重的。他深爱着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他说“在这个创造你生命的地方,会包容你的一切不幸与世难,就口生命消失,也能和故乡的土地溶为一体。”在路遥生命的最后时刻,一腔亲情乡情难以割舍,他最想吃的是家乡的洋芋、酸菜、面条和妈妈给做的黄米馍。他曾经说“我死也要死在延安,用白布把头一蒙,在黄土地里一埋。”</p> <p class="ql-block">  路遥立志高远脚踏实际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创造《人生》之初,他就以战胜前人、构建新时代新的文化大厦为使命,他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他为追求作品响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巨大的回声不懈奋斗。志从高远大格局、记录时代是殉道者《平凡的世界》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风格的密码所在。</p><p class="ql-block"> 路遥的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早晨从中午开始》是一篇路遥去世前躺在医院病床上写的《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他写到,他的早晨通常都是从中午开始,到凌晨两点到三点甚至天亮才入睡。路遥怀着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勤奋创作。“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十年磨一剑,路遥以十年的青春和生命雕琢成《平凡的世界》这颗晶莹璀璨的明珠。路遥以强烈地使命、用如椽的巨笔在苦难中坚守初心。“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使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他用生命践行了这种伟大的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 永远的路遥,永远在我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欢迎来访,敬请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