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到土楼,大家一定会想到福建西南部龙岩市的永定客家土楼。</p><p class="ql-block">其实,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深山老林中,还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古村落土楼群,那就是阳产土楼!</p><p class="ql-block">阳产土楼以依山而建,目前还保存有近400间土楼。早年间,这里交通闭塞,几乎与世隔绝。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p><p class="ql-block">在改革开放以后,这里逐渐被外界所认知,逐步开发旅游产业。</p><p class="ql-block">这里土楼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它以红土壤与青石为建筑材料。抛弃了传统的徽派以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风格。以自己独有的土楼形式,藏匿在山坳之中。</p><p class="ql-block">走进阳产土楼村,远远望去,整个土楼群呈现出粗犷,错落有致,金黄耀眼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最近几年,由于摄影爱好者不断到这里拍片,然后在各种摄影杂志媒体中描述和出版不同时间所拍摄的土楼图片。引来了很多人到此拍片浏览参观,探秘这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阳产土楼村的大门口,只是简单的装饰一下,一只竹横杆,一幅红横幅,在横杆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大字左为“阳产“右为“秋色”。</p><p class="ql-block">这个阳产土楼的大门口,比之那些山寨版的不伦不类景区大门装饰要质朴自然的很多,大门口虽没有任何装饰,并保持原生态的形式,非常喜欢。</p> <p class="ql-block">下午时分,在山下旅游中心花30元购买摆渡车票,然后坐上摆渡车,经过弯延曲折的一段山路。来到阳产土楼村前。</p> <p class="ql-block">土楼群依山而建,整个村庄通过崎岖不平的山路通到各个土楼门前。</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讲,土楼群里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不是土阶梯,就是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这个季节正好赶上桃花盛开。粉红色的桃花与土楼群同一画框。很有美感。</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样的建筑,据说有的都有百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薄薄的灰瓦就能抗风躲雨。屋内还冬暖夏凉?真是不可想象。</p> <p class="ql-block">路,就是土阶梯。家家如此。</p> <p class="ql-block">这个土阶梯,在光影的作用下,拍出来,还多少有点感觉。</p> <p class="ql-block">好容易来到一段路,还坑洼不平。</p> <p class="ql-block">三角形构图,画面稳定。</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段土阶梯与土楼相结合在一起,自下而上,很有画面感。</p> <p class="ql-block">有旅游开发,就有商业来追随。小酒馆开的有特色,一坛坛的酒罐装饰的别具风格!</p> <p class="ql-block">在土楼群中,这样的小酒馆好像有几个。</p> <p class="ql-block">土楼群,不同角度拍摄效果不同。</p> <p class="ql-block">油菜花海与土楼相互呼应,色彩缤纷,有点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年轻就是好,放飞自我,放飞梦想!放飞希望。</p> <p class="ql-block">路在脚下,就是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阳产土楼群,最佳观赏时间在秋季,现在去,虽然没有看到晒秋景色,但看到晒大肉的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云中客栈,民宿很简陋,价格可不简陋。哈</p> <p class="ql-block">看,这也是土楼群里的一景,凡是拉重物,就要马来驼。</p> <p class="ql-block">马夫,一手牵两匹马,悠闲自得走在崎岖不平的阶梯上,运载水泥沙子。</p> <p class="ql-block">这土楼建造的还真有点气势!</p> <p class="ql-block">油菜花开季节,是拍片躲不开的画面元素,有它更加说明季节性。</p> <p class="ql-block">在土楼群拍摄时,不经意间,在拐弯抹角处,看到一个用很小的不锈钢小架子,上面写着拍照伍元。</p><p class="ql-block">出于好奇心,走近看看,在一座很破旧的土楼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人。上前打听,才知道进他屋里拍照要交伍元钱。得知后,进屋递上伍元钱,与老人相对而坐,攀谈起来。</p><p class="ql-block">老人是这里的土著人,今年已经七十有八,一脸的沧桑感,很是憔悴。老伴已去世多年,现独自一人,空守一屋。墙壁上有他的全家福照片,一儿一女,远走他乡,独自生活。</p><p class="ql-block">他每天就坐在屋里,看着全家福照片苦苦发呆,如果有摄影的人来拍照,就挣点钱,用来生活。</p><p class="ql-block">老人很健谈,也很热情,说起当地的人和事滔滔不绝,好像可找到倾诉对象了。</p><p class="ql-block">据他讲,阳产土楼村,早年有上千口人,现在走了一大半人出去打工,只有老人,妇女,孩子留守在家。</p><p class="ql-block">他说,现在土楼群里的房子也没有几百年前的了,顶多有一百年左右的房子,但是也很少很少了。</p><p class="ql-block">他让我拍摄,他用老物件捣米的劳动场景。还把他珍藏的老东西一一拿出来展示。看到他一脸的自豪感,真不忍心去伤害他的这种精神寄托。也许这些老物件对他来说就是生活的全部。</p><p class="ql-block">为了尊重起见,我把这些所谓的老物件都拍了下来。其实,这些东西,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老话说得好,看破不说破。也是对人的一种礼貌。</p> <p class="ql-block">拍摄,走四方</p><p class="ql-block">文字;走四方</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172274</p> <p class="ql-block">后记;阳产土楼,不要门票,山下只有一个游客中心。卖摆渡车票,往返30元。</p><p class="ql-block">住宿,要是在土楼村里面,价位不便宜。在山脚下找个民宿就很划算了。</p><p class="ql-block">秋季,这里游客会很多,一个是土楼晒秋的场面很是抓眼球。还有看日出,日落也是别有一番情趣。估计画面也很震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