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诗的地方 | 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活动纪实

<p class="ql-block">  去有诗的地方,在诗歌中沉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致元江诗歌小苑</span></p><p class="ql-block"> 橄榄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元江水畔</p><p class="ql-block"> 奉花果烹小鲜</p><p class="ql-block"> 温润时光的璀璨</p><p class="ql-block"> 聆听山川咏叹</p><p class="ql-block"> 咏叹大地诗行</p><p class="ql-block"> 写满豪迈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咏叹江河奔腾</p><p class="ql-block"> 激昂雄浑奏乐章</p> <p class="ql-block"> 在栖霞山巅</p><p class="ql-block"> 执妙笔仗竹剑</p><p class="ql-block"> 通达福田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抒发家国礼赞</p><p class="ql-block"> 礼赞古树青山</p><p class="ql-block"> 无怨无悔筑长安</p><p class="ql-block"> 礼赞世上人间</p><p class="ql-block"> 有情有义悠悠然</p> <p class="ql-block"> 你是心灵的归乡</p><p class="ql-block"> 牵引纯粹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让诗韵新声绵远流淌</p><p class="ql-block"> 让繁花初绽永续芬芳题三家村</p> <p class="ql-block">  诗人橄榄林为元江诗歌小苑题诗。诗中提到的元江诗歌小苑位于元江县甘庄街道路通村委会三家村。是一个彝汉杂居的村落,位于县城东北部,距离甘庄街道和元江县城18公里,是元江往东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驿站。村落有千年荔枝树、桑树、高山榕、红椿树群落,村庄周围有上千亩已经挂果的橘树,整村原生建筑保留面积占百分之八十。</p><p class="ql-block"> 元江本土诗人李宏海为三家村题赋《三家村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家村赋</span></p><p class="ql-block"> 李宏海</p> <p class="ql-block"> 吾有所爱</p><p class="ql-block"> 其名元江</p><p class="ql-block"> 情有所钟</p><p class="ql-block"> 三家村也</p> <p class="ql-block">  城出东郊,缘江南行,盘岭向上,蜿蜒蛟龙。普陀奇岩,惊诧摩崖题刻。丛桂山庄,仰瞻翰林汝为。大石秘洞,积淀丹井凝香。雷打神石,领略鬼斧神工。过玉台,石螺飞旋,葱茏叠翠。越金鳌,青岚融明,云气磅礴。辗转十八弯,萦绕幽爽之途。轻驶三十里,直抵乡愁之源。天地寥廓,山川形胜,烟霞莽苍,绮丽瑶境。传明陈羽士,修行于玉皇阁,乘鸾而去。月光道人,结茅于金鳌山,悟道飞升。堪称龙藏虎卧之地,神仰仙慕之所。</p> <p class="ql-block">  立金马山巅,尽览山河壮阔。追岁月长河,洞见风云跌宕。昔三家村,避酷暑,远瘴疠,锁雄关咽喉,扼滇南要冲,人文荟萃,烜赫一时。阡陌纵横,金稻临风浪千重。溪塘清冽,鹭鸭戏水莲成碧。公署堂威,承载真理公义。学馆清寒,追寻文明荣光。北极文昌,常观释道祈福。三宫六庙,时闻敲鱼击磬。茶马古道,演绎商贸传奇。茶亭酒肆,激荡玉盏笙歌。然兵戈扰攘,时移世易,繁华湮尘,古村落寞。青石斑驳,诉说先人维艰。庙碑磨碾,彰显风雨沧桑。</p> <p class="ql-block">  元江往东一直到大风丫的山脉,历史上称金鳌山。元江历史文化名人马汝为先生晚年在距三家村约十分钟车程的四角田,修建了丛桂山庄。写下了《移居丛桂山庄》一诗,诗文中马汝为的晚年生活,悠闲惬意,种菜喝茶,清风明月,十分闲适。</p><p class="ql-block"> 移居丛桂山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昔居城市,今移住山巅。</p><p class="ql-block"> 匪独畏炎蒸,欲谢尘俗牵。</p><p class="ql-block"> 结屋仅如斗,筑墙甫及肩。</p><p class="ql-block"> 居处虽云陋,吾意实悠然。</p><p class="ql-block"> 何以供饘粥,督仆耕山田。</p><p class="ql-block"> 山田仅数亩,复与菜畦连。</p><p class="ql-block"> 花木皆手植,生意满窗前。</p><p class="ql-block"> 有暇课儿侄,时复亲简编。</p><p class="ql-block"> 避暑榕阴密,娱目山色妍。</p><p class="ql-block"> 夕阳欲西沉,景物倍澄鲜。</p><p class="ql-block"> 扶筑数归鸟,倚树听鸣蝉。</p><p class="ql-block"> 峰峦云叇叆,昼夜水潺湲。</p><p class="ql-block"> 闭门绝人事,日出犹高眠。</p><p class="ql-block"> 此中差可乐,勿向外人传。</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丛桂山庄,山色妍美,榕阴密布,鸟飞蝉鸣,白云叇叆,流水潺湲,俨然是一座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元江府志》里,收录了两首关于三家村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三家</span></p><p class="ql-block"> 单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呼渡元江进马笼,征人踖踧步嶐嵸。</p><p class="ql-block"> 高低石蹬参差上,偪仄巉崖曲泾通。</p><p class="ql-block"> 乍到正看幽壑翠,晚来又见野烧红。</p><p class="ql-block"> 凭虚一望襟期阔,入座偏惊天半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单世:山西蒲城人,清朝康熙年间进士,元江军民府府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极宫</span></p><p class="ql-block"> 李发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官衙殊寂寂,随兴到琳宫。</p><p class="ql-block"> 入壑人家聚,缘崖草径通。</p><p class="ql-block"> 屏开青嶂列,花发紫薇浓。</p><p class="ql-block"> 半日消闲梦,归途夕照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发甲:字瀛仙,号云溪,澄江府河阳县(今澄江县人),元江府教授,后升任湖南巡抚。</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花朝</span></p><p class="ql-block"> 段志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銀生烟瘴地,荒署値花朝。</p><p class="ql-block"> 不見園林錦,徒聞桃李嬌。</p><p class="ql-block"> 轟轟蠅作陣,漬漬汗為潮。</p><p class="ql-block"> 轉憶三家好,憑虛坐穴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荔枝香•詠元江千年荔枝兼寄人</span></p><p class="ql-block"> 芮晓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獨佇金鼇,此物最風景。世形閑閱千年,猶帶清標醒。霓裳漫裹珠語,妙語應難應。何幸、伴老紅河未移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省記。翠雲外、孤村靜。爛顆傳情,脈脈兩心初定。勝日西來,望卜鄰居到東嶺。降色相思同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芮晓锋先生曾在几年前机缘巧合到过三家村探访千年荔枝,并写下以上关于千年荔枝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家荔枝红</span></p><p class="ql-block"> 梅子</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蜿蜒山路到三家,</p><p class="ql-block"> 远处红河落彩霞。</p><p class="ql-block"> 喜看千年妃子笑,</p><p class="ql-block"> 凝神再现古文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果香四溢满山林,</p><p class="ql-block"> 客到三家赏景频。</p><p class="ql-block"> 古树千姿皆感叹,</p><p class="ql-block"> 荔枝红处共欢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三家村</span></p><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三户人家,历经苍海桑田,生息繁衍变村寨;</p><p class="ql-block">山榕荔枝,千年云树,见证改朝换代,砥砺前行著史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三家高山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寻高榕,新枝老干,成形如天盖;</p><p class="ql-block"> 万片绿叶,挡雨遮阳,有意佑社人。</p><p class="ql-block"> 百寻一一形容极高或极长。寻,八尺。《淮南子·人间》:“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p><p class="ql-block"> 高榕一一桑科大乔木。高榕又名高山榕,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多生山地林中。</p><p class="ql-block"> 天盖一一天圆如车盖覆于地上,故称。唐 独孤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诗:“天盖西北倾,众星殞如雨。”</p><p class="ql-block"> 社人一一村人。宋 何薳 《春渚纪闻·鱼菜斋僧》:"生与社人祭神庙中,神降于稠人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三家诗歌小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驿站遗风传万代,</p><p class="ql-block"> 诗人妙笔唱三家。</p><p class="ql-block"> 遗风一一馀风,馀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典见: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驿站遗风传万代,</p><p class="ql-block"> 乡愁意境访三家。</p><p class="ql-block"> 乡愁:思乡的愁闷。唐·杜甫:“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明·常伦《望山有怀故人》诗:“高高见西山,乡愁冀倾写。”</p><p class="ql-block"> 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清·俞樾《春在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三家古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树古村古道怀古驿,</p><p class="ql-block"> 新人新事新风换新天。</p><p class="ql-block"> 古驿:古老的驿站。唐.王周《宿疏陂驿》诗:"谁知孤宦天涯意,微雨萧萧古驿中。"</p><p class="ql-block"> 新天一一新世界;新面貌。毛泽东《到韶山》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三家千年荔枝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子多福 千年古树妃子笑</p><p class="ql-block"> 三家三夏 百里游人大家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妃子笑一一荔枝又名丹荔、勒荔、历中枝、妃子笑等。晚唐诗人杜牧有一首绝句,题目叫《过华清宫》,其中有名句专门写此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因此,人们将荔枝也叫做“妃子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卜算子•三家凭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李坤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背依金鳌山,</p><p class="ql-block"> 眼望元江景。</p><p class="ql-block"> 古道常闻茶马声,</p><p class="ql-block"> 贸市迎兴盛。</p><p class="ql-block"> 歇凉乘树荫,</p><p class="ql-block"> 对坐尝新茗。</p><p class="ql-block"> 邀友闲聊话乡愁,</p><p class="ql-block"> 畅意心驰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凭吊是指对着遗迹、遗物、遗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感慨往古的人和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绝·三家赶集</span></p><p class="ql-block"> 文/李坤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村美人和气象佳,</p><p class="ql-block"> 畅逰一路兴无涯。</p><p class="ql-block"> 逛摊购物皆山货,</p><p class="ql-block"> 满载归来意惬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坤义:元江县书法家协会会员,诗词楹联学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题三家村</span></p><p class="ql-block"> 橄榄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村古树古驿道,</p><p class="ql-block"> 新人新事新面貌。</p><p class="ql-block"> 赶景赶街赶热闹,</p><p class="ql-block"> 酿酒酿诗酿静躁。</p> <p class="ql-block">  据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安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整合优势源、优化功能布局、搭建展示平台,把甘庄街道路通村三家小组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建设同打造元江县诗歌小苑相结合,通过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举办各类诗歌活动的方式引流入村,带动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益,把项目建设成为彰显“元江精神”,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研学拓展基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诗歌小苑被列为2024年元江乡村振兴项目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在文旅复苏的春风里,三家村,这座藏在褶皱里的山村迎来了发展机遇,元江诗歌小苑也是。</p> <p class="ql-block">  根据工作安排,在元江县县委、县政府及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作为元江诗歌小苑的提案者一一丁丽华,一个从三家村走出来的喜欢写诗的彝家女子,从此便一头扎进了元江诗歌小苑的文学书籍收集、文学展厅设计与布展、诗歌研学拓展运营中……扎进了她所热爱的诗歌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元江诗歌小苑</span></p><p class="ql-block"> 丁丽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一棵大叶高山榕树下,它静立</p><p class="ql-block"> 老物件,在时间流逝中,久久活着</p><p class="ql-block">死掉的椿树,用另一种方式重新活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诗歌正在来路上,带着美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萨王纳的风吹过丛桂山庄</p><p class="ql-block"> 在高处吟唱,茶马古道的铃声</p><p class="ql-block"> 夹杂着不同方言的吆喝</p><p class="ql-block"> 马背上,茶叶不说话,盐也不说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是等到了今天,才站成风景</p><p class="ql-block"> 收集过往,述说故事,怀念桂花香</p><p class="ql-block"> 赋予你一个地名,一条河流之名</p><p class="ql-block"> 以诗歌的美誉,完成一场神谕之使</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去一个有丁丽华的地方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季阳</p><p class="ql-block">三家村,是诗人丁丽华的衣袍之地</p><p class="ql-block">是根脉与灵魂的牵系,守望乡土的情愫 守在年轻父亲种的荔枝树下,与漫天晚霞一起</p><p class="ql-block">行走在经年的诗歌里</p><p class="ql-block">从高山迎宾榕起,三家村画卷徐徐展开 这里是茶马古道驿站第一村</p><p class="ql-block">寺庙,禁伐树碑,汉白玉石条,青砖,碧瓦</p><p class="ql-block">把历史留在人间。而今黄墙土瓦依旧</p><p class="ql-block">朝代更迭,故人遥遥,后生可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棵树选择了村庄,在象往落日的余辉里</p><p class="ql-block">感受着大地脉搏跳动,乡土繁盛的村庄酝酿着一场盛宴,</p><p class="ql-block">元江诗歌小苑悄然落脚</p><p class="ql-block">三家村的花会一路盛开,未来也是</p><p class="ql-block">我在路上,去往三家村</p><p class="ql-block">去一个有丁丽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她的诗歌小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红新</span></p><p class="ql-block"> 想去一个有丁丽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儿,是一个叫三家村的山寨</p><p class="ql-block"> 离县城只有十八公里</p><p class="ql-block"> 是丁丽华小时候生活的故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迎宾树,高山榕,荔枝树</p><p class="ql-block"> 红椿,老桑树</p><p class="ql-block"> 据说,一棵棵几百上千年的树</p><p class="ql-block"> 不离不弃,守护着三家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去一个有丁丽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据说,那里还保留着一些土掌房</p><p class="ql-block"> 丁丽华正着手</p><p class="ql-block"> 把诗歌写在小院的墙壁上</p> <p class="ql-block">  有了诗歌小苑,便有了“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想让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与诗歌的脉搏同频共振,如同微风穿越旷野抚慰无数灵魂。</p><p class="ql-block"> 目前,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共有队员90名,正在积极启动开展以“诗歌与少年成长计划”为主题的公益讲座。</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共参与相关活动38场,其中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30场,共有174名次教师、1757名次孩子参加了活动。活动期间,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开展诗歌创作,元江诗歌小苑微信公众号收集并刊发了452首孩子们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  元江诗歌小苑志愿者们表示:我们愿意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愿意为孩子们做点事,如果能够帮助到孩子们一点点,都是我们的幸运。这项公益活动,我们愿意长期坚持下去。为此大家纷纷写上寄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周桂秀</span>:是光/总会从裂缝中照进来/是诗歌/它一定会像一枚枚种子/在同学们心里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小草:</span>把诗歌植于心间,世间皆是落瑛缤纷、莺啼燕语的尘世桃源,愿这山水风雨化为诗歌融入同学们心间!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红梅</span>:诗歌是文化的瑰宝,如璀璨繁星点亮心灵的天空。每一行诗句都是传递星光的使者,为灵魂奏响共鸣的乐章。同学们,诗歌在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欣赏、去共情、去传颂。希望你们和诗歌手拉手,像小鸟翱翔天空、鱼儿畅游大海般快乐收获知识、收获感动、收获成长,让诗歌的光芒照进更多人的世界,让诗意在岁月里永恒流淌。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普雯:</span>在各类短视频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我依然相信文字的力量,依然喜欢写日记,依然喜欢给挂念的人写信。若有一天所有电子设备失效宕机,我依然有一页纸来记录你我经历的美好。写下你当前的思绪吧,在作业本上、在空地上、在纸巾上、在浓烈的青春中。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宏海</span>:写诗其实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把我们最纯真的快乐,通过无尽的想象,用简单朴素的文字写出来就是诗。比如一首写太阳的诗:为了准时升到天上,天还未亮就要起床。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娄继会</span>:写诗路上,勇敢前行。愿同学们的笔触如彩虹,绘出心中最绚烂的光芒!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伟生</span>:诗歌,托物言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半花上说人情。诗歌就是用朴素的文字歌颂人间真善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兰:</span>当诗歌驻进你心灵的时候,太阳会穿过每一片芭蕉叶把光撒到你的身上。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黄继业:</span>诗歌如同温柔的天使抚慰我的心灵,诗歌又如同黑夜的一盏路灯照亮我前行!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柠檬君</span>:年少时,它帮助我离开大山;成年时,它让我有勇气回到大山;诗歌与文字,让我的人生丰盈勇敢、从不孤单。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丁丽华</span>:诗歌那么美,不想你们错过它。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黎欣欣</span>:乌云挂在头顶的天空/雨滴即将落上脸庞/是苦涩/是甘甜/诗歌会告诉你。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张兰:</span>有的人,会让你的生活一地鸡毛;有的人会带你走向诗和远方。如果你的生活正历经坎坷,就让诗和远方指引你前进的方向。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福发</span>:喜欢诗歌的人不会老/40岁的年纪还挂着18岁的笑容/换个校服,依然是老师最喜欢的那个。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春英</span>:诗歌是太阳,是阳光,是点亮的灯,是黑夜里的启明星。诗歌是一条河,一条江,一条溪流,是一场雨,是一颗露珠。诗歌是一座山脉,是一座岩石,是一座宝石库,是一个鹅卵石,是一粒沙子。诗歌也是藏在孩子心里的一粒种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季阳</span>:诗歌是语言的万花筒,能看到许多美好的画面。而我们手里转动的万花筒,有无数彩色玻璃在里面闪烁。</p> <p class="ql-block">  当童心与诗意邂逅,随着行走的“教室”,孩子们在课堂,在校园的小路,亦或在田间地头………在每一个可以触动诗歌灵感的角落,按老师布置的主题采风。</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考场,没有分数,实现纯粹的灵魂自由。一支笔,一页纸,孩子们静静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写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下自己的诗和远方……虽然没有经过太多的训练,写下的诗句有些青涩,但诗歌已种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跟着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去有诗的地方,享一种叫云南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一、2024年10月30日下午,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13名志愿者走进羊街中、小学,为百余名孩子开展诗歌公益讲座活动,开启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诗歌走进青少年”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  二、2024年11月15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4名志愿者走进因远中、小学,为一百四十余名孩子开展“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2024年11月20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5名队员应邀参加了“元江县第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竞赛暨中小学学生诗词大会(小学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四、2024年11月21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5名队员应邀参加了“元江县第一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普及竞赛暨中小学学生诗词大会(初中组)”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五、2024年11月26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5名志愿者和县社会工作部2名工作人员走进曼来小学,为八十余名五年级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六、2024年12月4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部分队员参加“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p> <p class="ql-block">  七、2024年12月5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11名志愿者走进甘庄小学。为八十余名五年级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6日至29日,元江县举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元江诗歌小苑”笔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知名作家、诗人齐聚元江。</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作家、诗人一行沐浴着冬日暖阳,先后深入元江诗歌小苑、元气谷、蝴蝶谷、那诺梯田、观音山、元江干热河谷石漠化番荔枝种植基地等地采风调研,深入了解元江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乡村振兴、热区农业产业等情况,感受“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表示,后期将围绕元江开展创作,以诗歌、散文、小说等形式,讲好元江故事,传播好元江声音,让更多的人认识元江、走进元江,为元江城市名片增添更多的文学色彩。</p> <p class="ql-block">  八、2024年12月26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参加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一元江诗歌小苑”笔会。</p> <p class="ql-block">  九、2024年12月27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参加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一元江诗歌小苑”笔会睌会。</p> <p class="ql-block">  十、2024年12月28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随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知名作家、诗人走进元江元气谷、蝴蝶谷、那诺梯田、观音山等地实地采风。</p> <p class="ql-block">  十一、2024年12月29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随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名知名作家、诗人走进元江干热河谷石漠化番荔枝种植基地等地实地采风。</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3日~23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分别在元江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热情元江甄选地(元江诗歌小苑驿站,<span style="font-size:18px;">惠降佳园45栋),举</span>办了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来自元江一小、元江二小、元江三小、元江四小的35名3至6年级孩子参加了学习。</p><p class="ql-block"> 李兰、李季阳、杨钦然、倪施蓉、杨香5名志愿者参加了服务活动。</p> <p class="ql-block">  十二、2025年1月13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一天)。</p> <p class="ql-block">  十三、2025年1月14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二天)。</p> <p class="ql-block">  十四、2025年1月15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三天)。</p> <p class="ql-block">  十五、2025年1月16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四天)。</p> <p class="ql-block">  十六、2025年1月17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五天)。</p> <p class="ql-block">  十七、2025年1月18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六天)。小诗人们走进三家村一一元江诗歌小苑实地采风。</p> <p class="ql-block">  十八、 2025年1月20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七天)。</p> <p class="ql-block">  十九、2025年1月21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八天)。</p> <p class="ql-block">  二十、2025年1月22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九天)。</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2025年1月23日,寒假“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第十天)。</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二、2025年3月20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走进元江三小,为四年级三个班的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三、2025年3月25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应邀参加了元江县读书班(第125期)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一一话家乡、谈变化、展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2025年3月26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走进元江三小大水平校点,与55名语文老师共同探讨,聚焦“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的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五、2025年3月28日,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5名队员走进元江因远中学,与因远中学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和七年级62名孩子一起开展了“因远中学•樱花诗会—去有诗的地方”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六、2025年4月1日晚,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走进元江三小大水平小学校点,与10余名老师一起,为四年级125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七、2025年4月2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走进元<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三小漫漾小学校点,为四年级孩子开展了“</span>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八、2025年4月15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5名队员走进元江三小桥头小学校点,与9名老师一起,为四年级28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二十九、2025年4月16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3名志愿者走进元江三小漫林小学校点,与8名老师一起,为四年级26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2025年4月17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走进元江三小南洒小学校点,与7名老师一起,为四年级19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一、2025年4月21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再次走进元江三小南洒小学校点,与6名老师一起,为五年级的21名孩子、六年级的23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二、2025年4月24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再次走进元江三小漫漾小学校点,与2名老师一起,为六年级43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2025年4月27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再次走进元江三小漫林小学校点,与4名老师一起,为六年级70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四、2025年4月28日下午,政协元江<span style="font-size:18px;">县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机关干部职工、县文联走进三家村一一元江诗歌小苑,实地开展了2025年第一期委员读书分享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活动旨在</span>持续推进县政协“书香政协”建设,将“读书+履职”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组织引导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积极参与读书、享受阅读,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习氛围。</p> <p class="ql-block">  读书分享活动结束,县政协委员们开展了才艺互动交流,为当地村民呈现了一场音乐视听宴,浓浓的村娱味。</p><p class="ql-block"> 元江诗歌小苑志愿者丁丽华、王红梅、李兰、杨钦然和李季阳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五、2025年5月12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再次走进元江三小桥头小学校点,与7名老师一起,为三年级33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六、2025年5月13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第三次走进元江三小大水平小学校点,与5名老师一起,为六年级134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七、2025年5月14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再次走进元江三小红侨小学校点,与4名老师一起,为六年级166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2025年5月15日晚,元江诗歌小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丁丽华和杨钦然第三次走进元江三小红侨小学校点,与4名老师一起,为五年级110名孩子开展了“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讲座活动。</p> <p class="ql-block"> 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华五千年历史,三千年诗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每一句诗词背后,都记录了凝练的历史、鲜活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教育家季羡林老先生说,读诗词,是孩子成本最低的文学启蒙、历史启蒙、人生启蒙。</span></p> <p class="ql-block">  去有诗的地方。诗歌带着美意,一点不留地泼洒在来的路上,一路诗韵,一路芬芳……让我们捡拾灵感的碎片,把自己写成最美的诗,且行且咏,不负时光!</p><p class="ql-block"> 让诗歌成为孩子童年的光。</p> <p class="ql-block">资料来源:热情元江公众号</p><p class="ql-block"> 元江诗歌小苑公众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