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由行~泉州篇(二)2025.3.17

小月

<p class="ql-block">3.17号泉州的第三天,我们早餐后,乘公交车前往五华市传统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位于泉州市晋江市梅岭街道,紧邻世纪大道和晋江万达广场,占地126亩。这里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一庙双祠山塘连”和“一街七片五店市”的街区文化格局。五店市以其独特的闽南红砖建筑和中西合璧的洋楼闻名,是晋江特色风貌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开元年间,因蔡姓七世孙五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五间饮食店而得名“五店市”。明清时期,这里逐渐发展成为繁华的商贸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传统文化街区遍布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多样性建筑,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如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等。街区还融合了闽南高甲戏、布袋木偶戏、茶艺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示闽南文化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走进五店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古厝(闽南传统民居)。这些古厝大多采用红砖、白石、青石板等材料建造,屋顶覆盖着黑色的瓦片,整体色调和谐统一,透露出浓厚的闽南风情。</p> <p class="ql-block">进士第,明嘉靖进士蔡万的故宅。坐东南朝西北,面阔三间,深两进,前低后高,建筑面积351平方米。山墙采用出砖入石工艺,整砖或碎砖叠砌,是多次重修的证据。传当年蔡万曾在门口看到对面许塘村有红光闪耀,认定那是一方吉地,后来便分出一派子孙前往居住,至今已传衍数百人。现为景区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蔡克廉宅,明朝户部尚书蔡克廉故宅,现存建筑为民国重建,坐西面东,门前石埕宽阔规整,西北侧原有池塘,称"蔡厝池",分内外池,内池中建亭,为本宅附属建筑,故该宅称"池亭祖厝"。屋后的巷道亦称池亭巷。蔡克廉自幼好学,十九岁中进士,四十九岁晋省南京户部尚书。</p> <p class="ql-block">蔡万祖宅,明嘉靖进士蔡万祖宅,坐东南朝西北,面阔三间,深两进带双护厝,建筑面积580平方米。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整体建筑前低后高,左侧护厝为民国时改建,与主体建筑风格融合。蔡万考中进士之后,先授南京工部主事,后任云南大理知府。</p> <p class="ql-block">闽南划拳,中国人与酒,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各区域都有自己的行酒令,酒令是汉族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有人说,要了解闽南人,或者要和本地人联络感情,应该先学会三件事:闽南话、喝酒和猜拳。</p><p class="ql-block">2012年,"划拳",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名正言顺地保护和传承下来。这是两个闽南人在喝酒划拳的雕塑像,形象逼真,仿佛铮铮有声。</p> <p class="ql-block">残墙广场(龙眼宅)保留建筑,始建于明代,原为蔡曆长房湖角头祖厅。二进五开间带单面护厝,坐南朝北,大门偏左,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年久废圮,仅存门亭砖柱、柱础,厅前石砖、台阶及残墙。内普种植龙眼树,故称"龙眼宅"。</p> <p class="ql-block">状元牌坊五六米高,上面雕刻着花鸟走兽人物等图案,雕工流畅,形态逼真,雅致精美,尽显闽南石雕风采。牌坊正中,“状元”二字在艳阳下闪闪发光。下面罗列着晋江历史上的11位状元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后面戏台上的题刻“ 横撇竖捺”,道尽人间万象、世事变迁。“ 面目总非真由他做作,事情多不假要你思量”柱子上的对联,引人遐想。锣鼓未响,戏似乎已开始。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人生如戏,戏如人生。</p> <p class="ql-block">蔡氏家庙是福建省泉州市的祠堂,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民国初重修,面积大于东蔡家庙。该祠内中间左右有天井五口,为晋南祠堂之特色。原祠顶悬挂匾额端明殿,大门口左右立下马石一对,大埕竖旗杆六杆,至三四十年代尚存3杆。</p> <p class="ql-block">"官帽石"系历史上的"青阳八景"之一,为两方 然相叠的石头,其状若古代官帽,故名。据传"官帽石"昭示青阳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古时人们常来烧香祈福。</p> <p class="ql-block">益元牌楼,系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益元西医诊所遗迹,现仅存条砖砌筑白灰抹面的打墙一堵,中开圆拱门,两旁开拱顶大窗,门柱,有罗马式柱头,门墙顶上筑三角形山花连两边围墙,立面灰塑花蝶友连枝花卉,富有西式建筑风格,有人将其与澳门著名景三巴门墙相比,戏称其“小一巴”。</p> <p class="ql-block">庄农民宅,保留改造建筑,始建于明代,原为三开间二落大厝,因后落圮废,仅存前落,结合街区建设规划,修复成广场造景,既可以提供乘凉歇雨的功能,也和前后的建筑起到一定的呼应效果。</p> <p class="ql-block">庄材鬓兄弟大厝,建于1926年,庄材鬓五兄弟于20世纪初前往菲律宾经商,后兴旺发达,由长兄庄材鬓领头,回国修建,历时数载落成,气势恢宏,名闻遐迩,时称"后崎新厝",又称"庄材璧兄弟大厝",共25间,占地面积800平 米。古厝古朴内敛,绚丽而不张扬历经近百年依旧美轮美奂,别具特色的是护厝后落各建 楼一间,石埕前五间红砖制成的古式厨房。</p> <p class="ql-block">庄氏思齐小宗,始建于清代中期。因奉祀组织乡兵抗元、保护乡里的庄氏二世祖庄思齐,故称居齐庄氏宗祠,以区别于其他庄氏宗祠,宗祠内还奉祀三世祖奎复、四世祖谦。坐北朝南,面阔三间, 两进,为硬山顶木石结构,宗祠外铺广阔石埕,砌挡风照墙。</p> <p class="ql-block">庄氏家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经历代重修。祠堂面宽七开间,堂宇轩朗宏敞,荟萃砖雕、木雕、彩画、髹漆等多种建筑工艺,家庙内外悬挂"状元"、"进士"匾额数十方,彰显其历史久远、人才辈出。有"庄氏祠堂盖泉州南门外"之誉。</p> <p class="ql-block">标本复制式更新建筑,原标本为晋江西园王厝一座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合壁式建筑。是街区首栋通过测绘和复制,将闽南地区较典型的,街区内较少的优秀建筑进行一比一复制,采用传统营造技艺,使用旧的建筑材料修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虎帅爷神龛,始设于明代供"虎帅爷",系民间信仰庵宫,人称虎爷宫。原为阻挡巷道冲犯而设,后因附加诸多民间传说成为乡人祈福祛灾之所,并演化出六月初三挂花灯、卜花灯的地方民俗。对面幽深小巷因此称"虎爷巷"。巷道两边居民对"虎爷 尤为崇敬。</p><p class="ql-block">现在是一个收费的小展示馆,里面展出房间布局和一些家族用过的老物件等。</p> <p class="ql-block">乌大门始建于明代,是一座坐南朝北、一开间三进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砖木建筑,左右建有护厝,建筑面积达1097平方米。明代法令明确规定:“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凡民庶之家,不得施重木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色,仍不得四铺飞檐。”这意味着只有六品以上官员的宅邸才能使用黑色大门,普通百姓不得使用。</p> <p class="ql-block">位于五店市内状元街10号的五店市邮局,开在爱国华侨郑焕彩先生故居内,这个邮局将闽南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灰瓦红砖木门雕花的古厝,古香古色古韵味的氛围,有明信片展销、集邮展销,图书销售,阅读书写留言寄语等服务内容,真是一个特别别致的邮局。</p> <p class="ql-block">天官第,保留建筑,明嘉靖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浙江参议庄一俊宅,历经清代、民国重修而保持原有格局,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为五开间三进硬山顶砖石木建筑。整体建筑后高前低,端庄典雅,宽敞通透,体现明代官邸风貌。其木石构件鲜有雕饰,山墙为出砖入石墙面,保存着昔时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很有趣味又虎视眈眈的小老虎,卧在墙上,有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游览之后,让我们感到五店市它不仅是个建筑群,更是闽南历史与文化的缩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店市的每一处建筑都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漫步其中,仿佛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是一个特别值得来观光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了五华市,乘公交车又前往第二站,泉州西湖公园。</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湖公园(又称泉州西湖)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新华北路,紧邻清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景区,公园总面积100公顷,以“四岛三桥三水域”的布局著称,。</p> <p class="ql-block">一踏入西湖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树木,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面,带来阵阵清凉,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西湖公园繁花锦簇,波光潋滟,鱼欢虾跃,白鹭栖息,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是泉州市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湖上古典园林。景点建筑极具闽南地方特色,尤其是核心景区的刺桐阁,更是以其典雅古朴造型、恢宏博大体量统领全园,成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21孔桥坐落于西湖当中,是泉州西湖公园内的一座重要桥梁。桥上风景秀丽,可以看到碧水蓝天、白鹭、红树林等美景,是游客留连忘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泉州西湖公园内的单孔桥,因其形态和位置特点,又被称为玉带桥。这座桥具有陡峭的桥峰,登桥时需走上多级台阶,营造出一种浪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刺桐阁是一座五层重檐楼阁式石木建筑,底下两层为石筑高台,上部三层为传统木构楼阁。建筑总高度34.35米,总宽度37.20米,建筑面积4037平方米。其造型由四方形(“四倒水”)转化为八角形(“八倒水”),转接流畅,过渡自然,展现了闽南红砖楼阁建筑的精髓。</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刺桐阁位于泉州西湖公园湖心岛上,四面环水,背靠清源山,是公园的最高点。游客可在此俯瞰整个西湖的美景,视野开阔,景色如画。</p> <p class="ql-block">作为泉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刺桐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了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闽南红砖楼阁建筑的代表作,展现了泉州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湖公园的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游玩了泉州西湖公园后,感觉怎么这么多西湖,这在福建就又游玩了两个,过去只知道杭州西湖。经查其实在中国,叫西湖的地方有36个,遍布全国各个省份。从最北边的沈阳西湖到最南边的海口西湖,每个西湖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是孤陋寡闻了。</p><p class="ql-block">西湖的“西”字,通常是因为湖泊位于城市的西边而得名。中国的地形特点使得城市的位置一般选择在下风下水的地方,而水多在城市的西边,西边的地势也相对较高。</p><p class="ql-block">在这36个西湖中,只有三个是5A级景区: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和惠州西湖。杭州,扬州已经去过了,有机会一定再游览惠州西湖。</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泉州行程结束了,这三天,虽然时间不长,但泉州给我们留下一个特别美好的印象。感到泉州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古老和沧桑,更在于它那生机勃勃的现代气息与古韵的完美融合,这是一座既传承历史又拥抱未来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离开了泉州,我们于17号当天,乘高铁前往厦门。厦门篇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