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8a00">1.石狮八卦街</font> 历史沿革与地理格局<br><h5> 起源与早期发展:石狮八卦街起源于凤里庵(观音亭)周边,隋唐时期作为沿海驿道的重要节点逐渐形成市集。随着人口聚集和商贸活动扩展,至明清时期发展为拥有“九街十一巷”的商贸中心。</h5> <h5><br></h5> <h5><font color="#333333">石狮凤里庵</font></h5> 名称由来:<h5> 因街区布局呈九宫格状,游客易迷路,加之中心钟楼的存在(现已拆除),被戏称为“八卦阵”,遂得名“八卦街”。</h5> <h5>重建的石狮钟楼</h5> 商贸枢纽:<h5> 作为石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八卦街曾是永宁、蟠溪等地商品集散地,明清时期成为闽南商贸重镇。</h5> <div><br></div><h5><br></h5> <h5>石狮城隍庙</h5><h5>文化地标:保留了凤里庵石狮、城隍庙等古迹,承载着闽南侨乡文化、海丝商贸史及民俗信仰,是石狮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h5> <br><h5> 改造工程:2020年启动保护提升项目,以“两街九节点”为框架,对标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标准改造。改造后的八卦街融合传统文化展示、非遗传承与现代商业业态,成为兼具历史底蕴与活力的城市名片。</h5> <h5>现状:目前是集传统商贸、文化体验、夜间经济为一体的综合街区。夜市汇聚了鱼肉羹、芋圆等地方小吃,骑楼建筑保留南洋风格,节假日常有民俗表演活动。</h5> <h5>作为石狮城市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八卦街不仅是商贸历史的见证者,更通过定期举办的旗袍展演、剧本游等活动,创新呈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其“传统文化+现代商业”的融合模式,成为闽南地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h5> <font color="#ff8a00">2.石狮老街美食</font> <h5>阿明蠔仔煎</h5> <h5>煌记面线糊</h5> 阿芋圆 <h5>马脚桥肉粽</h5> <font color="#ff8a00">3.石狮峡谷路公园</font> <h5> 石狮峡谷旅游路是位于福建省石狮市的一条全长4公里的观光性旅游公路,连接了宝盖山风景区和滨海旅游区,是石狮“山、海、城”联动发展的重要工程。 </h5> <h5> 主要景点:包括学府公园、花海谷公园、石窟公园等,其中学府公园以林地、花溪、湿地为特色,花海谷公园则被称为“情人谷”,是情侣约会的热门地点。</h5> <h5> 石狮峡谷旅游路不仅是观光公路,也是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场所,沿途设有环湖步道、木栈道、观景平台等设施,适合散步、骑行和发呆。</h5> <h5> 该道路与红塔湾旅游路及永宁外线共同构成了一条“山海城”旅游路线,有效提升了石狮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水平</h5> <font color="#ff8a00">4.石狮宝盖山风景区</font> 姑嫂塔(泉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h5> 姑嫂塔在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关锁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当时姑嫂塔成为了海上行船的航标。</h5> 史料记载<br><br><h5> 明代何乔远的《闽书》载:“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另传古有姑嫂二人,切盼飘洋过海的亲人,竟日垒石登高远眺,伤心而死,时人哀而筑塔祀之,故名姑嫂塔。</h5> <h3><font color="#ed2308">5.石狮后杆柄(杨家大院)</font></h3> <h5> 石狮杨家大院,位于泉州市石狮市后杆柄村,是泉州现存最大的华侨古民居,俗称“九十九间大厝”。这座大院以六也亭为主体,包括副楼、走马楼、新旧回向房,以及四栋“五间张”大厝,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h5><div><h5> 杨家大院由菲律宾富商杨邦梭家族所建,始建于1929年,并于1933年竣工。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民国时期闽南华侨建筑的典范之一。大院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既有西方的罗马柱、欧式回廊、天使图案,也有中式的红砖古厝、天井院落。大院的建筑细节精美,石雕花纹随处可见,顶楼的石亭增添了几分高雅的气质。</h5><br></div> <font color="#ff8a00">6.石狮永宁红塔湾</font> <h5> 红塔湾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沿海大通道东150米处,是石狮市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其名字来源于海岸边的一座建于清代的祈风塔,这座塔高约7米,四方造型,共四层,为这片海域增添了古朴气息。</h5> <h5> 红塔湾附近有永宁古卫城、城隍庙等文化历史遗迹,红塔本身也是历史古迹,展现出石狮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h5> <h5>沙滩与海水:红塔湾拥有绵延的沙滩,沙质细软,海水清澈湛蓝,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景色如画。</h5><div><br></div><h5><br></h5> <h5>观光项目:观光车可带你领略十里黄金海岸线的风景,途经黄金海岸、观音山、海上洛伽寺、石狮海洋世界等景点。</h5> <h5>水上活动:提供冲浪、帆板、皮划艇、水上自行车、摩托艇等丰富的水上运动项目,2024年还新增了冲浪项目</h5> <h5>休闲设施:周边有海鲜餐厅、度假村、咖啡馆、大排档等,满足游客餐饮和住宿需求,还有露营帐篷可供游客露营</h5> <h5> 近年来,红塔湾进行了全面整治,拆除了海滩及周边岸区的两违搭盖,修建了海鲜美食区、木栈道和停车位,并严厉打击违法抽沙行为,确保沙滩的修复。未来,红塔湾计划建成泉州市唯一的正规滨海浴场和休闲度假胜地,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h5><br><h5> 红塔湾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泉州乃至福建省内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h5> <font color="#ff8a00">7.石狮永宁观音山</font> <h5> 石狮观音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地处红塔湾和黄金海岸两个海湾之间凸出的岬角上,范围约1.4平方公里,海拔高6.8米(一说68米)。其山势犹如巨鲸卧于水中,故有“鲸江”之雅称,是“永宁十八景”之一,以“鲸江归棹”闻名。</h5> <h5> 观音山因东侧石罅中有一酷似观音佛像的天然奇石而得名。山上怪石嶙峋,形态各异,有的像珍禽猛兽,有的像鱼鳖熊罴,还有如大鹏鹰鸟振翼欲飞的景象。这些奇石是“长乐—南澳断裂带地貌”经过三四千年的风蚀作用形成的,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h5> <h5> 观音山的地质标志包括花岗糜棱岩、多种岩脉(如白色石英脉、肉色的钾长石石英脉等)以及花岗岩风化片蚀现象。这些特征在内陆较为罕见,展现了独特的地理地质风貌。</h5> <h5> 观音山三面环海,是一处天然的避风港,常有渔船停靠。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渔村风貌,游客可以欣赏到日出日落、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色,感受淳朴的渔村生活。</h5> <h5> 观音山上遗有三道石洞,长200多米,是“文革”期间保存完好的军事工事,包括隧道、宿舍、厨房等设施,适合拍摄影视剧和情景旅游。</h5> <h3><br></h3> <font color="#ff8a00">8.石狮永宁十里黄金海岸</font> <h5></h5><h5> 石狮黄金海岸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与台湾海峡隔海相望,是一个集居住、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和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黄金海岸景区占地面积广阔,海岸线长达12公里,拥有细腻柔软的金色沙滩和迷人的海景,是福建省十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h5>。 <h5> 石狮黄金海岸的开发可以追溯到1992年成立的闽南黄金海岸度假区。经过多年的开发,黄金海岸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旅游度假区,汇集了多种旅游设施和服务,包括度假村、海洋馆、游乐园、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俱乐部等。</h5> <h5> 黄金海岸的主要景点包括闽南黄金海岸旅游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此外,还有金沙游乐园、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馆、海天佛国、踏浪观音、游艇俱乐部、练马场、海滨浴场、购物街等设施。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沙滩浴、堆沙堡、玩沙滩排球等活动,还可以参观各种旅游景点和参与娱乐活动</h5> <h5> 石狮黄金海岸交通便利,有一条10公里长的水泥大道将景区与石狮市区连接起来。景区内设有专门的交通工具,大部分游客选择步行或乘坐当地的“港田”小三轮摩托车游览。住宿方面,黄金海岸提供了多种住宿选择,包括酒店和度假村,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h5> <font color="#ff8a00">9.石狮永宁洛伽寺</font> <h5> 石狮洛伽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畔的宫屿岛,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海上寺庙,被誉为“海天佛国”</h5> <font color="#ff8a00">10.石狮永宁梧沙灯塔</font> <h5>洛伽寺往南眺望,就是梧沙灯塔是景区。</h5> 浯沙灯塔是泉州石狮市永宁镇的一处标志性景观,位于浯沙村海滩,红白相间的塔身与海天相映成趣,既是航海时代的信标,如今也成为网红打卡地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灯塔矗立在礁石群中,晴天下海水呈现普鲁士蓝,搭配渔船和草地,画面如电影场景 。 <h5> 礁石区域湿滑,曾有游客落水事件,游玩时需注意安全</h5> <h5> 浯沙灯塔不仅承载着航海历史,更以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魅力吸引着游人,是感受石狮“海丝”文化的窗口之一。</h5> <font color="#ff8a00">11.石狮军事公园</font> <h5> 石狮军事公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镇与锦尚镇交界处,是一座以军事主题为核心,兼具生态保护与国防教育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分为滨海区和拓展区两期建设,其中滨海区已竣工并对外开放。</h5> <h5> 公园内展示了多种仿真军事装备,包括坦克、两栖战车、防空导弹、自行榴弹炮等,这些装备不仅真实还原了军事场景,还为游客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增强了国防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h5> <h5> 公园设计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对现有防风林进行补植,同时结合滨海风光,打造了迷彩步道、五星廊道、观海台等特色景观,使游客在感受军事氛围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海滨景色。</h5> <font color="#ff8a00">12.石狮永宁古城(老街)</font> <h5> 永宁古城始建于公元618年,古称“泉明墟”。历史上,它曾是明清时期抗清战争的重要地点,也是明清时期抵御倭寇、控制海上贸易的重要据点,与天津卫、威海卫等卫城齐名。</h5> <h5> 永宁古城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外围东、南、西三面环城,内有古城墙和古街道。古城占地4.2平方公里,城墙全长8公里,古城门有三扇:北门、南门和东门。城内的建筑以石砌和闽南红砖为主,保存得非常完好,至今仍有居民居住,商业开发适度,使得历史和人文得以完美保存</h5> 永宁城隍庙 <h5> 古城内有许多古迹,如康熙皇帝留下的慈善庙,明太祖张坡寨,以及平定宫等。平定宫的建筑风格独特,集民国时期及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风格,堪称福建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h5><br>。 <h5> 此外,古城内还有南海北街、应天楼、洋街等历史街区,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军事和生活设施的原始格局。</h5> <font color="#ff8a00">13.石狮蚶江六胜塔(泉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font> <h5>六胜塔(泉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h5> <h5></h5><h5> 六胜塔,又称万寿塔,俗称“石湖塔”,位于福建省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的景点,体积为塔高36.06米,底围47米,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元代建筑物, 在历史上起着海上航标的作用,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5><h5> 六胜塔,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由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六胜塔是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h5> <h5> 六胜塔又名万寿塔、石湖塔,巍然屹立于泉州湾入海处———蚶江石湖金钗山上,是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座灯塔。塔高36.06米,底围47米,花岗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级。每级由塔心、外壁、回廊组成,有券顶门、方龛各4个。全塔浮雕金刚、力士像80尊。塔盖八角翘脊,各雕坐佛一尊,中石叠小塔状,上置金刚宝箧式塔刹。</h5> <h5> 六胜塔不仅是航海史上的重要标志,也是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贡献的象征。其建设与维护过程中,宗教人士、商人和平民的共同参与,体现了泉州作为国际大都会的繁荣与开放。</h5><br><br> <h5> 如今,六胜塔依然屹立在金钗山上,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泉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h5> <font color="#ed2308">14.石狮蚶江林銮渡(泉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font> <h3><br></h3> <h5>林銮渡(泉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h5> <h5> 林銮渡,在蚶江镇石湖村。林銮渡是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而建的码头。宋元间重修。该码头建于二座天然岩石间,全长113.5米,末端向东,呈曲尺状。现存引堤为宋代修建,全长70米,宽2.2米,高2.41米,为长石纵横筑砌而成,上横石板,现保存完好,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资料。</h5> <h5> 林銮渡是以唐代航海家林銮而命名的,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舰队曾停靠在这里。解放后在渡口的淤泥中,还发现了郑和船队遗留下的铁锚,重达758.3公斤,现在由海交馆收藏。来到林銮渡,古老的码头面对茫茫大海,紧依在天然的岩石上,石坡上凿有数条石级阶梯。想来,当年“香舶”靠岸时,各国商贾、水手们是从这里上岸的。如今,就在林銮渡的附近,一个现代化的石湖港工业区正在兴起,继续书写千年古港的辉煌篇章。</h5> <font color="#ff8a00">15.石狮祥芝东大垵(小威海)</font> <h5> </h5> <h5> 摄影:郭小青</h5> <h5> 石狮“小威海”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东大垵海滩的一处网红滨海景点,因海岸线景观与山东威海风格相似而得名。</h5><h5> 海岸线:全长约6702.94米,沿沿海大通道延伸,以黑色沥青路面、三彩隔离带标线构成“大海-沙滩-公路”的立体画卷。</h5> <h5> </h5> <h5> 摄影:蔡灵智</h5> <h5> 全域旅游亮点:与灯塔公园、橘若灯塔咖啡等景点串联,形成“问海微度假→小威海→灯塔公园”的游览路线,推动祥芝镇渔旅融合和乡村振兴。</h5> <h5> 附近还有细腻沙滩和海上寺庙,可组合游览。</h5> <font color="#ff8a00">16.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font> <h5> 祥芝中心渔港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祥芝镇,是全国五大中心渔港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渔港。以下是关于祥芝中心渔港的详细介绍。</h5> <h5> 祥芝中心渔港拥有22个码头泊位,码头岸线长达1140米,防波堤888米,陆域面积12公顷,掩护水域总面积达73.23公顷,可容纳1000艘渔船停靠,年装卸能力达35万吨。</h5> <h5> 2025年2月,祥芝渔港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中心渔港,标志着其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这一认定基于省级初审推荐、实地核验、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严格程序。</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