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东方思想之峰,览西方哲学之景(上)

广鸣

<p class="ql-block">  当代有些东方公知,在对民族传统文化不屑一顿、极尽贬损的同时,对<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方哲学却做出一副</span>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的神态。开口柏拉图、苏格拉底,闭口尼采、黑格尔。唯恐自己收藏的西方哲家名字少,而显示不出自己的学问渊博、摩登入流。</p><p class="ql-block"> 而相较而言,那些对东方思想文化有过深入研究和实修的人,却能以一颗平等心,对东西方思想文化和宗教哲学,进行追根溯源、客观辩证的比较分析研究,以期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通过东西方文化相融和兼容性的研究,力争减少一些种族和文化的矛盾与冲突。</p><p class="ql-block"> 站到东方儒释道文化之巅,纵览西方哲学古代、中世、近代及现代等各个时期的形形色色的学说风景,总有种异曲同工、百枝同根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个有趣的人类文化现象是,在人类<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千五百年前左右,不管是东方圣贤,还是西方哲人,都是智者辈出、群星耀宇。象东方的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墨子等,西方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都集中诞生于那个时代,掀起一波波人类东西方思想文化的高潮迭起、波澜壮阔。而这种历史巧合,唯有从佛家关于三千大千世界,成住坏空,八十劫一轮回的叙述中,找到一些可归解释的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看到西方远古毕氏学派热衷于静默修持和研究数学时,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东方圣贤喜欢的打座禅修,以及易数八卦、河图洛书的研究实践。而巴门尼德提出神是一、本身圆满具足,以及意念是虚幻,真理永恒不变;德谟克利特也提到:当灵魂在体质平衡时,就会产生静思。让人怀疑他们与东方佛道同出一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苏格拉底认为,宇宙万物由“地火水风”等元素构成,其理念基本与佛教的四大和道家的五行之说,异出同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可以这么说,远古时期的东方思想和西方哲学,惊人相似,似出同源。西方对哲学的定义是“爱智”,而东方对圣贤的一个统称,不也叫智者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在东方出现宗教和思想派别林立的时候,西方也出现了经验、理性、唯物、唯心等多种主义,单单唯心主义一个,又细分出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谢林的客观唯心和黑格尔的绝对唯心论。亦如东方佛教后期也出现的中观、唯识、如来藏等教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实,说起来,这也很正常,就象同一树根而发百枝、散千叶一样,东西方思想文化和宗教哲学也都要经历这种思想演绎和文化裂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谁又敢肯定,所谓远古时期的东西方思想文化和宗教哲学,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其实终会一山顶呢?(未完,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