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到“诵”,如何让文字“活”起来‍ ——记樟溪小学朗诵培训课堂

木子屮水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诵,不仅是读出文字,更是让文字在声音中焕发生命力。如何让孩子从“读”到“诵”,真正感受语言的魅力?今日,县关工委宣讲团成员毛菊屏老师为樟溪小学学生上的朗诵培训课给出了答案。 </p> <p class="ql-block">一、毛老师:朗诵从基础开始——声音的“热身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训伊始,毛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孩子们朗诵,而是先带大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声音热身训练”。她强调:“好的朗诵,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就像运动员上场前要先热身一样,我们的声音和身体也要先‘醒过来’!” </p><p class="ql-block">1. 精气神训练——站如松,声如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朗诵的第一步,是让身体‘醒过来’!”毛老师让孩子们双脚稳稳踩地,后背挺直。孩子们调整姿势后,果然声音更加洪亮有力。 </p><p class="ql-block">2. 唇部运动——让嘴巴灵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毛老师带大家做起了“唇部健身操”——“噼里啪啦”快速弹唇、“嘟噜嘟噜”绕唇运动,孩子们一边做一边笑,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嘴巴灵活了,发音才能清晰!”</p><p class="ql-block">3. 基础发音练习——哈!嘿!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毛老师带大家玩起了“声音游戏”——哈嘿呼呼,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气流和声调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二、学生演练:从胆怯到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热身后,孩子们轮流上台演练。起初有些拘谨,但在毛老师的鼓励下,逐渐放开声音,融入情感。 </p> <p class="ql-block">三、毛老师点评:细节雕琢,让朗诵更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听完孩子们的朗诵展示后,毛老师用专业的眼光进行了细致点评,并亲自示范如何让朗诵更具表现力:</p><p class="ql-block">1. 找方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老师强调:朗诵时要像在跟不同位置的听众对话。</p><p class="ql-block">2. 五官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诵不只是嘴巴在动!眼睛要“说话”,眉毛要“参与”,面部肌肉要“配合”。孩子们发现,当五官都参与进来,朗诵立刻生动了许多。</p><p class="ql-block">3. 状态提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脚抓地!”让孩子们感受大地的支撑力;“脊柱拉长!”体会气息的畅通;经过调整,孩子们的声音质量明显提升。</p><p class="ql-block">4. 排比句的处理技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少年中国说》中的排比句,解老师指导:第三节要加快;第四句慢下来;每句结尾都要干脆,不能拖泥带水经过这样处理,排比句的节奏感立即显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老师的点评既有理论高度,又特别接地气。他总能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把专业的朗诵技巧讲解得生动有趣。每个被点评的孩子都眼睛发亮,迫不及待地想要再次尝试。这种即时的反馈和调整,让孩子们的朗诵水平在短时间内就有了显著提升。</p> <p class="ql-block">四、让文字真正“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场培训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朗诵技巧,更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力量。从“读”到“诵”,是一个让文字注入情感、节奏和生命的过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朗诵,是心灵的对话,是文字与声音的共舞。期待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用声音传递美好,让每一段文字都焕发光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