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爱国华侨周仰云(1885-1964年),原名周树瀛,字庆绍,号仰云,清末时出生于连城县南顺里周屋村(今文亨镇周屋村)。他一生报效祖国、造福乡梓、乐于助学。1938年,他筹资13万元兴办连城一中(原为明耻中学),其后办学经费均由他个人负责,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交由人民政府接办。他是连城旅外华侨中的著名人士之一,与姑田宣纸有着很深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周仰云小时上过几年私塾,后因家贫弃学,到连城县河源里梅村头村(今莒溪镇梅村头村)当学徒,不久即到姑田里的永丰街(今姑田镇永丰社区永丰街)“广隆昌”纸庄当店员,他手勤脚快,每天都把店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拾掇得井井有条。他对客商和颜悦色,极有礼貌,对老板和顺尊重,端茶送水,细致周到,很得老板青睐。他头脑灵活,谦逊好学,不久便掌握了行销的本领。不出几年,他便被老板派往广东潮州推销姑田宣纸,在那里,他开拓视野,广交朋友,很快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p> <p class="ql-block">民国3年(1914年),周仰云见颜料市场前景广阔,便在潮州与人合股经营颜料商店,开张不久,就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海上交通受阻,货源短缺,价格波动,最终破产,合伙的大股东倚恃政治背景,委过他人,全部责任均推到周仰云一人身上,最终周仰云身陷囹圄,后经友人仗义解围,方得脱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民国19年(1930年)他与同乡在潮州组织连兴昌纸行,主要经营姑田宣纸。周仰云对各种纸品的等级、优劣了如指掌,又善于察言观色,准确分析客户心理,无论怎样的客商,都能满足其要求,他的纸行人来客往,生意兴隆。他发现潮汕人爱抽卷烟,便利用姑田生产的粉连纸(这种纸可以延长卷烟的燃烧时间)手工卷烟,积累了原始资本,为他后来在兴办“广福烟草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因国民党政府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纸张难以外运,纸行濒临崩溃,周仰云当机立断,关闭了“连兴昌”纸行。</p> <p class="ql-block">民国27年(1938年),周仰云回香港寓居,先后与友人开办了“广诚昌”“广华昌”“华昌”等纸行,专门售卖以姑田宣纸为代表的连城纸,销量巨大,在商业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p><p class="ql-block">为姑田宣纸纸的外销作出了重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