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连续五年的3月中下旬,都是在江南度过。杭州,苏州,南京,扬州,泰兴,上海等,今年我们选择了无锡。喜欢杭州的“人间天堂”,喜欢苏州的“古典韵味”,喜欢南京的“帝都锦绣”,喜欢扬州的“如诗如画”,喜欢泰兴的“古韵自然”,喜欢上海的“霓虹繁花”。20多年前,我们也曾来过无锡,但印象早已淡泊。这次来无锡,你若问我,喜欢无锡什么,让我告诉你,喜欢无锡的“绝美静娴”。</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距离无锡的著名景点南禅寺不远。中午住进酒店后,我们并没有急着去南禅寺,而是去了酒店旁边的具有百年老店称号的“王兴记”。品尝了无锡鲜美多汁的小笼包,荠菜馄饨,酱排骨,糖芋头和一小盘酱鸭,喝了一瓶“古越龙山”。江南的菜,城市不同,味道各异。杭州城隍庙上海老饭店的八宝鸭,苏州姑苏私家菜的红烧肉,南京大牌档的咸水鸭,扬州百香园的三丁包子,泰兴仁和楼的蟹黄汤包。哎,跑题了。一说到吃的,就没完没了。</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是无锡的著名景点,地处无锡老城区南隅,临近古运河畔。初建于南北朝,重建于明朝。南禅寺以1400余年历史、唐风建筑遗存和“佛寺+市井”的独特生态,展现了无锡的宗教与民俗文化双重魅力。</p> <p class="ql-block">蓝天下的禅韵。</p> <p class="ql-block">上午的南禅寺妙光塔。南禅寺里香火缭绕,有些男男女女,虔诚的合手叩拜。香客们纷至沓来,祈福的愿望如同香火般绵延不断。</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是我们去过众多古镇中,最具特色,最有古韵。仅是那118个祠堂就让人肃然起敬。这些祠堂分布在惠山古镇的大街小巷,涵盖了自唐代到民国时期的80个姓氏,180个历史名人,数量之多,类别之全,风貌之古朴,保存之完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却是绝无仅有的。这片“祠堂建筑群”,无论规模、数量、种类都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截至目前,无锡市惠山古镇景区内有寄畅园、惠山镇祠堂、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惠山寺经幢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泉书院等4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龙光塔等13处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人头攒动的主街区,拐到旁边的一个街道,瞬间,居然四周无人。天赐良机,赶紧拍几张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上的宝善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已建成。如今,这座桥成了游客们争相打卡拍照留念的网红桥。</p> <p class="ql-block">躲开众人,找个旮旯角度,也能拍到宝善桥。</p> <p class="ql-block">刚进入惠山古镇,有点儿眼花缭乱,看着四周的游客们兴高采烈地谈笑风生,看着街路两边鳞次栉比的古屋古祠,古墙古瓦,瞬间让人心生敬畏。这个“精忠贯日”壁照的对面,是唐代的张中氶祠堂。</p> <p class="ql-block">这是唐张中氶祠庙(也叫忠靖王庙),始建于明代,主祭唐代御史中氶张巡。</p> <p class="ql-block">张中氶祠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戏楼藻井雕饰精美,而且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的碑刻和木匾,这些特点的存在,就为游客和信徒提供了一个优雅宁静祭祀和祈福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范文正公祠中的范文正,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朝名臣范仲淹,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写的《岳阳楼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尤其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人人皆知。</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厅,就能看到悬挂着的范仲淹的画像匾额,上面写着“德行传家”。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告诫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它强调了一种超脱物欲,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引导我们建立一种超越物欲和私欲的心灵境界,守住内心的淡定与平和,追求真正的平安和心灵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上的每一条街,每一个祠堂,每一个商铺,都是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大部分区域是免费游玩的。但走进这个大门,是需要购买门票。你能看到锡惠公园,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p> <p class="ql-block">寄畅园是无锡最著名的园林景观。 当我们从正门进入时,右壁墙板嵌刻的是明代石刻《寄畅园记》。穿过门厅,来到天井,就能看到两块刻石上分别刻着康熙皇帝题写的“山色溪光”和乾隆皇帝题写的“玉戛金枞”,充分概括了寄畅园内的绝美景色和八音洞的美妙泉声。</p> <p class="ql-block">寄畅园,作为中国十大古典园林之一,始建于明代,坐落在惠山东麓,紧邻惠山寺。这座占地仅15亩的园林,以其自然的山景、精美的水景、凝练的园林布局、古拙的树木和巧妙的景观而闻名,展现了江南古典园林的雅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七次住在寄畅园,并称赞其幽静,携寄畅园图返回北京。据说,北京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就是仿照寄畅园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景观,被这些红啊黄啊什么的物件给彻底破坏掉了。</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花窗”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这里又是乾隆皇帝题写的御笔。可见当时的乾隆皇帝对寄畅园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在锡惠公园内,有一个名气响当当的“天下第二泉”。最初叫惠山泉,于唐大历末年(779年)开凿,因唐代茶圣陆羽认为”惠山泉居天下第二“而得名“天下第二泉,后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题字“天下第二泉”石匾。“天下第二泉”的泉水分为上中下三个池子,它们之间用石龙头连接,池子中的泉水终年喷涌不断。</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天下第二泉”这个称号,有格局,有担当,不急不躁,不争不抢,天下第二,稳稳当当,笑看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华孝子祠,紧挨着“天下第二泉”。据介绍,这个门上的牌匾是乾隆赐写。华孝子祠是惠山古镇祠堂建筑群中,历史最悠久,建筑价值最高的代表。华孝子祠不仅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格局而闻名,更因其传达的中华“孝义”文化而备受推崇。祠堂内的碑廊还保存有《华孝子祠记》等多块石碑,记录了祠堂的历史和变迁。</p> <p class="ql-block">唐朝宰相李绅在15岁时从无锡梅里迁至惠山寺读书。由于家境贫寒,他在寺中找来经书,以纸背作文稿,虽然受到个别僧人的欺侮,但也得到了鉴元等僧人的同情和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唐元和六年(811年),李绅中了进士,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在惠山寺读书期间,李绅深知农民的疾苦,写下了千古名句《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教人珍惜粮食,代代传诵。</p> <p class="ql-block">马文肃公祠又名马忠肃公祠,始建于清顺治十年,乾隆二年重修,主祀明朝殉难的马世奇(1584-1644年4月25日)明亡首位殉节官员。字君常,号素修,江苏无锡人。崇祯四年进士,廉洁好义,官至左庶子。李自成破北京,世奇自缢死,南明赐谥文忠,后清廷赐谥文肃。</p> <p class="ql-block">在惠山古镇,还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看看,那就是素有中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墓。在阿炳墓前,我用手机外放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此情此景,让人百感交集。正好手机上有这么一段评价,甚是准确。此曲可去哀怨,可解千愁;可忘荣辱,可成春秋;可结倾诉之情,可吐呐喊之气。可展阴风怒号;可现皓月当空;可扶柔弱之心,可铸刚强之志。</p> <p class="ql-block">惠山古镇里的现代书店“大隐书局”。</p> <p class="ql-block">书店里也是人头攒动,这是家长们孩子们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逛古镇也如同逛博物馆,总是会有一些收获。</p> <p class="ql-block">夜以近,人亦稀。惠山古镇里的游客渐渐离去。这是我离开古镇时,拍下的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蠡园,是无锡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蠡园地处蠡湖(五里湖)之滨,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故五里湖因范蠡而得名蠡湖,蠡园又因蠡湖而取名蠡园。蠡园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被誉为无锡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春天里的蠡园,姹紫嫣红,它被游客们亲切地誉为无锡的“世外桃源”。蠡园园区分布有百花山房、春秋阁,四季亭、南堤春晓、渔庄砖刻、千步廊、晴红烟绿水榭、层波叠影、云字假山、西施庄等景点景观。漫步其中,会让人心胸舒畅,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湖水悠,风光好,蠡园春来早。月亮桥,倒影揺,桃花朵朵俏。</p> <p class="ql-block">待客的游船,也给你摆出“舒畅”的阵式,你说闹还是不闹?</p> <p class="ql-block">春光无限好,你说笑还是不笑?</p> <p class="ql-block">曲径通幽彩虹桥,拍照时,你说俏不俏?</p> <p class="ql-block">移步一景,太湖石中站一站,画面也色彩斑斓。</p> <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湖边立,大红锦鲤水中瑰。千步长廊碧水隈,游鱼游客共徘徊。我们在蠡湖玩儿了一个上午,看着身边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说是美仑美奂,惹人心醉。看那波光粼粼的湖水,你能不心醉?站在如同艺术品一样的亭台上眺望,面对满眼的仙境,你能不心醉?面对五彩斑斓的花啊草啊,就仿佛你在调色盘上随心所欲,你能不心醉?蠡园里的小径就很有魔性,曲径通幽,漫步浏览,看春天的生机,看古建筑的韵味,你能不心醉?</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离开蠡湖公园,又乘车去了鼋头渚公园。太湖风光,融合了淡雅清秀与雄奇壮观。而鼋头渚又独占太湖风景最美的西北角。天然胜景,山清水秀,自古就是绝美之地。郭沫若曾诗赞:“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p> <p class="ql-block">进入鼋头渚公园,我们就急着去乘园内的公交车,争取早点儿坐船去“仙岛”。几次在距离太湖很近的情况下,都让机会溜走了。这次可不能再次错过。青海湖,羊雍措湖,赛里木湖,洞庭湖,呼伦湖,鄱阳湖,喀纳斯湖,千岛湖等都去过了,就差这个太湖了。</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仙岛上有座桥叫“会仙桥”,它是一座五孔五亭的廊桥,它连接仙岛上的大叽山与小矶山。。桥上有对联:“过此桥是玉虚境,到彼岸非本我,道是非天非地路,果其亦仙亦凡桥。”这幅对联表达了此桥是凡仙相会之处的意境,过桥后仿佛进入仙境,不再是凡间的自己。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摘星亭是太湖仙岛上的一个景点,与其他景点如会仙桥、南天门、天韵台和银河等共同构成了仙境般的景观。仙岛上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为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岛上有很多标志性建筑,不仅古朴凝重,而且雕花门窗玲珑多姿,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太湖,碧水辽阔,烟波浩渺,峰峦隐现,气象万千,欧鸟翱翔,帆影流急。</p> <p class="ql-block">如此秀色可餐的太湖美景,怎不让人心情绽放。</p> <p class="ql-block">无锡鼋头渚上的樱花谷,享誉海内外。它是中国最大的樱花专类园。这里以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品种丰富和多种赏樱方式而深受游客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鼋头渚的樱花,就像一群静娴的江南女子,她们如约而至,迎着春风,将花蕾打开,将她们或粉或白,或娇艳或素雅,或一朵朵,或一簇簇,尽情地绽放,尽情地芬芳,她们闪烁着璀璨的绚烂,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欣赏美丽的樱花盛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尽管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了,鼋头渚的樱花谷里,依然是欢声笑语,那些穿着汉服的男女青年,那些穿着大红大紫衣服的老太太们,有的踩在小梯子上,有的站在小凳子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脸尽可能地往樱花枝头上靠,一心一意地想着让满脸都融进樱花的热情中。我们躲开了众人,在一个人不多,樱花也不多的河边上,拍了一张“樱花谷里看樱花”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来无锡,一定要去“梅园”。此时,正是三月中旬,也是来梅园看梅花的好时节。更主要的是,梅园也叫“荣氏梅园”,这里有很多翔实的历史资料和记载,让我们通过荣氏家族,对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能有一个客观的了解。梅园很大,逛了一上午,居然还在梅园的中心圈里。</p> <p class="ql-block">无锡梅园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名为"乐农别墅",其起源可追溯至1919年。这座别墅的命名源于创办人荣德生先生(荣毅仁的父亲)的号"乐农"。1985年的春天,荣毅仁先生,作为荣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回到了他的故乡,特别为这座别墅题写了名称,赋予了它更深的含义。</p><p class="ql-block">如今,"乐农别墅"被改造为"荣氏历史陈列室",向公众开放。这里通过丰富的展览,生动地回顾了荣氏家族昔日艰苦创业的历程,他们致力于实业救国,用实际行动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每一件展品,每一帧照片,都仿佛在讲述着那个时代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诵豳(bin)堂俗称“楠木厅”,是荣氏梅园的主体建筑,建于1916年。其名称取自《诗经·豳风·七月》,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诵豳堂原是无锡胡埭镇西溪大厅上的旧物,后被荣德生购得并迁建至梅园。该建筑保留了明代江南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美和典雅。</p> <p class="ql-block">这是梅园里的天心台,始建于1914年,其名称源于古诗“梅花点点皆天心”。这一名称不仅体现了梅花的独特美感,还蕴含了古人认为梅花能预知天意、不畏严寒的象征意义。天心台不仅是梅园古迹区的第一个最佳赏梅点,也是游客感受梅花文化、体验古人赏梅意趣的场所。其独特的设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梅园的标志性景点。</p> <p class="ql-block">天心台前面耸立着三峰太湖石,酷似“福、禄、寿”三字,故称“三星石”,为天心台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我本来想在“福”石旁拍照留念,可根本就分不清那块儿太湖石是“福”字石。</p> <p class="ql-block">在无锡解放东路,有一个我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在无锡的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东林书院内的重要建筑如石牌坊、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和道南祠等,不仅象征着东林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更彰显了其作为知识传承与气节锤炼之地的独特地位。这些建筑见证了无数思想的碰撞与交融,是学术交流的枢纽。东林书院在无锡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东林书院经历了全面的修复工作,如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东林书院由北宋理学家杨时创建,是当时著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被毁。明代中期,顾宪成与高攀龙等人重建东林书院,并在书院内讲学。顾宪成在书院讲学之余,常常评议朝政,形成了著名的“东林学派”,成为当时全国政治和学术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走进东林书院,首先看到的就是这里简约精致,古朴儒雅,布局采用江南园林风格,为左庙右学,入口有标志性石牌坊,内有东林精舍、丽泽堂等古建筑。东林书院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p><p class="ql-block">进士:相当于现代的博士生,进士的录取率极低,比现代院士的选拔还要残酷,进士在古代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p><p class="ql-block">解元:是乡试的第一名,即明清时期省级科举考试中,举人队伍里的最高荣誉获得者,相当于现在的省级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东林书院,自明代嘉庆年间创建以来,便成为了江南地区文人荟萃之地,尤其书院中的“对联”,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p><p class="ql-block">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又如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p><p class="ql-block"> 壁力千仞, 无欲则刚</p><p class="ql-block">东林书院里的对联太多了,这些文化遗产,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无锡南长街的夜晚,灯光璀璨,宛若银河,桥梁与画舫上不停变换的灯光秀,五彩斑斓,古运河展现出另一副绝美容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小桥流水也非常美丽,这条主街已经改成商业街,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运河水静静流淌,船家橹声灯影,极富水乡风韵。</p><p class="ql-block">8</p> <p class="ql-block">我们夜晚逛南长街,被这里的璀璨和繁华深深吸引。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世界。我兴奋地举着手机拍照,居然拍到了这样四家店铺名号:“初见茶 ” “遇见她 ”</p><p class="ql-block"> “月半弄 ” “我们家”</p> <p class="ql-block">南长街以千年古运河为轴,串联了众多的寺塔河、街桥窑坊,构成了一幅活态的二十一世纪江南的清明上河图。两岸民居,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清名桥边欢乐人家。白天人家临窗面水,夜晚船家桨声灯影。</p> <p class="ql-block">在无锡玩儿了五天,累并快乐着。平均每天走16000步。喜欢江南,这里富遮繁华,人杰地灵,一眼入江南,典雅又静娴。这是真心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