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清明,春风细雨寄哀思。父亲去世已是六个年头了,可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然时不时浮现在眼前。多少次午夜梦回,都满载着父亲的身影和记忆,恍若父亲一直都不曾离开我们,仍在人世。那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那副总是戴着的老花镜,还有那双纤细的双手,仿佛就在昨日,触手可及。</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30年代初,父亲出生在渭北黄土高坡的邠县香庙乡的一个小山村——井村。井村地处塬面沟壑区,坡咀旦洼,常年缺水,靠雨水生活,自然条件差。父亲有三个姐妹,堂兄弟五个,他排行老四。家境在当时社会算是富裕家庭,我的大爷在香庙乡乡公所任乡长,爷爷在家是领本掌柜,掌管着家里农事、生活锁事,经营着一个烧酒坊、马帮驮队。大爷是个文化人,清末的秀才,爷爷只念过私塾,家道传承着“耕读传家”。父亲,一大家人非常宠他,因为他是爷爷一脉的独苗。少年时期,家里请了私塾先生,让他和我的二叔父念书。在读初中时,大爷把他引到彬县中学,直至读完高中。父亲学习成绩好,双手能写毛笔字,而且记事是过目不忘。父亲读书毕业后被大爷推荐给彬县行政专暑保安司令员李笑然,当文员。四九年彬县解放了。当时的社会有文化的人少,父亲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政府选送到延安“青年干部培训学院”学习。两个月后学校</span>政审,查到他为国民党县政府做过事,因此政审未能通过被遣返回村。复在合大县土桥区政府做文员,时间不长又因历史问题被清退了。机会本就稀少,连续两次错失进步的机会,对年轻的父亲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然而,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依然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在政治气氛浓郁的环境中又教书育人,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父亲又被清除出教师队伍。那些年,我记得非常清楚,父亲爱书,爱读书,常常在煤油灯下读书到深夜。读书不仅是为了知识,更是他对美好生活祈盼。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被公社革委会任命为大队革委会主任,后被调到公社先后筹办副业队、拖拉机站、酒厂、炼乳厂、综合厂。 </p><p class="ql-block"> 纵观父亲一生,艰辛曲折而又体面。虽然没有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体制内的工作者,但,却为党和政府做了一生的事业。父亲很喜欢他的工作,干一项爱一行,且做事风格都很认真、很用心、很负责。父亲把自己大多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工作中去。在政策开放时代,乡镇大办企业,父亲有几次转入政府体制内工作的机会,可他却一心扑在综合厂的经营管理上,把满腔心思倾注在为乡村农业生产的服务上,维修制造农机具,全乡人对他评价很高。199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厂光荣的退出了历史舞台,父亲也就完成了他的使命<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家了。回家后的父亲更忙碌了,在家种果树、养猪搞经济建设,日子过的得心应手。在此期间</span>,他的很多朋友常来家中看他,言语间都是对他满满的尊敬和感激。那些年,一有闲时间父亲便坐在家中看书读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父亲很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p><p class="ql-block"> 以前,家里人口多,乡下自然条件差,家中的经济并不宽裕。但我们兄弟姐妹成度不同都接受了文化教育,只要我们谁能念书,父亲总是不遗余力地支持、去进一步深化教育。我是姊妹排位的老五,相对于哥哥姐姐妹妹弟弟,我的读书天赋能高一些,便受到了父亲更多的宠爱投资。那时候,村上学校师资条件差,三个年级只有一个老师,而且老师的文化程度也只是小学还没毕业的人,汉语拼音都教不准。而我,从读小学一年级就被父亲带在身边,在上完小、初中时我在香庙中学读书,住在街道综合厂父亲身边,父亲一直在鞭策、鼓励、辅导、支持我好好学习。父亲一生节俭,生活清苦,却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让我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父亲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影响着我,我有了儿女后,也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方设法让她们读相对较好的学校,接受更高的教育。 </p><p class="ql-block"> 在我工作后,父亲对我依然要求很严,时刻提醒我要踏实工作,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乡镇工作期间我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座右铭,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闲庭信步、写文章、都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力求公平公正实事求是,极致发挥自己在文学创作方面理论功底,去书写歌颂新社会新时代的好文章。父亲知道我爱好写作,他常常谆谆教导我,要以本职工作为中心,做好份内的事。在乡镇工作了30多年,我围绕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积极建言献策,写了十多次农业调研报告、提了多次农业发展提案和几十篇通讯报道。 2019年春节,我回老家陪父亲过年,那时父亲身体还很硬朗,能吃能睡,还能散步。3月初,父亲因感冒引起了身体不适,直到清明节后父亲病情恶化,心、肺、肾等多个器官衰竭,无法治疗,因进食很少身体已极度虚弱,但他头脑还是异常清晰,即使病危他仍自信能挺过去。父亲还有很多心愿未了,心忧常年患病的弟弟健康问题,盼望着能见上远在它乡的弟弟儿子一面。可疾病不等人,父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走了,带走了他对亲人、对人世间无限的眷恋和不舍,留下的是我们止不住的悲伤和感怀。父亲走后的日子里,我一直不曾忘记父亲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嘱托。近六年来,他的子孙们努力拼搏生活,他盼望的孙子也回来了,病儿也跟随他去了天国,我想父亲此时的心情也放下了。</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已退休3年多了,也逐渐适应了退休后的生活。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迷茫时,父亲的话语总会在耳边响起,仿佛他从未离开,依然在指引我前行。每当我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总会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话:“人生如登山,一步一个脚印,终会到达顶峰。”父亲,您的心愿我会传承下去,正在努力完成,您在天堂可曾安好! </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他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了我们幸福的生活,用无私的爱滋养了我们的心灵。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教诲和爱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每当春风吹过,我仿佛能听到父亲的声音,看到他慈祥的笑容。父亲,愿您在天堂安息,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负您的期望,将您的精神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清明雨落,哀思成河,谨以小诗怀念我的父亲:清明哀悼伫坟头, 六载光阴泪未收。 严父音容梦中在, 思亲难怪醒来愁。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