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日的海棠盛宴,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绘就了一幅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宛若春日里最温柔的笔触,轻轻勾勒在枝头,绽放出一抹抹粉嫩与娇艳。它们或含苞待放,羞涩地藏于翠绿的叶间,层层叠叠的花瓣如细腻的绸缎,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清新而醉人的芳香。阳光下,海棠花更显晶莹剔透,每一片花瓣都似乎承载着春天的梦,轻轻诉说着生命的绚烂与希望,让人不禁驻足,沉醉在这份雅致与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智化寺明代建筑 。海棠花与古刹智化寺环境的融合极其美妙。还可欣赏到庄重悠扬的奏乐声,这是乐师们笙、管、笛、鼓、云锣齐作 27代乐师在此薪火相传了577年。</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是著名的观赏树种,花色艳丽,花姿优美,花朵簇生于枝头,繁花似锦,极为美丽。被誉为"花中神仙",在中国素有"国艳"之誉。</p> <p class="ql-block">置身花海之中,每一口呼吸都充满了春天的味道,梦幻至极。</p> <p class="ql-block">智化寺京音乐被列为北京市国家级非质文化遗产,源于唐宋的宫廷音乐,一直按照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迄今已有577年的历史,这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的智化寺京音乐。</p> <p class="ql-block">智化寺京音乐乐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记谱法﹣﹣工尺谱。工尺谱因用"上、尺、工、凡等十个汉字记谱而得名。智化寺京音乐工尺谱体系自成一派,现存曲谱自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2003年共有14套。目前演奏采用的是清康熙三十三年智化寺第十五代艺僧容乾手抄的《音乐腔谱》。学智化寺京音乐工 传心授"的方式,通过师徒授受来掌握谱面骨干音及之外的"啊口"精髓。</p> <p class="ql-block">智化寺京音乐曲牌14套,曲谱共载有曲牌812首,其中音乐曲牌705首,法器曲牌107首,除去重复的曲牌名外,共有音乐曲牌205首。单独演奏的曲牌称为只曲,联缀演奏的曲牌称为套曲,很多曲牌名称与唐、宋、金、元等时期的词牌、曲牌有明显的渊源关系。现今传承人可以完整演奏的曲牌有42首。</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钦定《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收录南北曲共357个。目前智化寺京音乐遗留的曲谱里就保存着其中约60首曲牌。这60首中的《好事近》《昼锦堂》《锦堂月》等12首曲牌仍可完整演奏;在《明史》中记载的明代宫廷宴飨曲牌共有59个,其中《千秋岁》《醉太平》《天下乐》《滚绣球》《豆叶黄》《清江引》《喜秋风》等7首曲牌在智化寺京音乐中仍可完整演奏。</p> <p class="ql-block">谱本字形</p> <p class="ql-block">智化寺京音乐的特点是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与智化寺环境的融合,游客们在欣赏京音乐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笛子是中国常见的一件民族乐器,现存最早的笛子是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的骨笛,距今有8000多年历史,现今普遍使用的竹笛距今也大约有4000年的历史。智化寺京音乐原使用匀孔笛,笛子在智化寺京音乐中以流畅的花音和装饰音穿插于古朴的旋律当中。</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以其独特的生长习性、丰富的形态特征、美丽的花期与果期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人们喜爱。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赋予吉祥、富贵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北京智化寺的海棠花在春日里温柔浪漫绽放着,人们都沉醉在这份雅致与美好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