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张千一创作《青藏高原》的背景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创作缘起</p><p class="ql-block">张千一从小就对藏族题材的音乐很感兴趣,在他心目中,西藏是他精神世界中的神圣天国。1994年9月,张千一偶然听到李娜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被歌声中体现出来的风格质感和藏族特有的抹音唱法打动,便想为李娜写首藏族风情的歌。</p><p class="ql-block">二、创作契机</p><p class="ql-block">1994年11月底,电视剧《天路》剧组邀请张千一为片头曲作曲。《天路》写的是我军入驻西藏,两代官兵为西藏修筑青藏公路的事情,表现了广大官兵为藏汉团结、民族团结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看完剧本和影像资料后,张千一被深深感动,郑重地接受了邀请。剧组拿来一首他人创作完成的歌词,张千一认为这首词写得不错,但与《天路》的深层寓意不是特别契合。在他看来,剧中内容表现的不仅仅是修一条普通公路,而是一条通天之路,歌声中的这条路一定要体现“天人合一”的美学意境。</p><p class="ql-block">三、创作过程</p><p class="ql-block">为了寻找藏族音乐元素的“魂”,张千一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听才旦卓玛等老一辈藏族艺人演唱的藏族歌曲。后来,他开始着手创作《青藏高原》的歌词,意在让编剧、导演转告词作家,按着“天人合一”这样一种思路去把握歌词的内涵。但导演看后当即决定歌词不用再写了,就用张千一写的。歌词定下来后,张千一仅用一周就完成了歌曲创作。实际上,创作《青藏高原》时,张千一还未去过西藏,他所描绘的,是他心目中的西藏,是他向往中的最纯净的天国,是他精神世界中的最圣洁的圣境。</p><p class="ql-block">四、歌曲完成与影响</p><p class="ql-block">《青藏高原》完成后,张千一邀请李娜试唱,并按着李娜的音域幅度做了调整。李娜在演唱《青藏高原》时,兼用了民族与通俗的唱法,气息沉稳,音色统一,自然大气。该曲收录于李娜1998年发行的音乐专辑《青藏高原》当中,后成为李娜的代表作品之一,并被2005年上映的电视剧《雪域情》选为片尾曲。</p><p class="ql-block">此外,《青藏高原》获得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作品金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等奖项,还入选了中宣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张千一创作《青藏高原》的过程充满了灵感与激情,他不仅将个人对藏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其中,还通过这首歌曲展现了西藏的壮美与神秘,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