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旧地,每一步都踏出了回忆的涟漪。

小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漫步旧地,每一步都踏出了回忆的涟漪。时隔经年,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是一种情感的留恋,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离开曾经工作的地方已有三十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曾经工作的大院,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影子。仅存有的高大门斗还依旧孤独的站立。门斗上“人民公社好”五个大字也清晰可见,倍感一丝丝欣慰!并与这存有的标志性门斗合影留念!站在曾经的工作大院,勾起零散的记忆,寻找光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想中学时代,只因自己没有珍惜读书时光,高中还没毕业,就带着学生气的单纯和一颗忐忑的心踏入社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先是在兽医院当过制药临时工,后又到服装厂干过熨烫工。1980年5月,很荣幸被招进台屯公社广播站做值机员。也许是我口齿伶俐,吐字清晰的优势,或许与老爸推荐的作用有关。通过上级领导面试和口试被成功录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报道第一天,满怀激动又紧张的心情走进公社广播站。站长慈祥的面孔,温和的态度,让我砰砰直跳的小心脏逐渐稳定下来。在与站长交谈中,初步了解广播站值机员的工作范畴。在站长的耐心指导下,基本掌握了机器操作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广播站上班的第四年,根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4年3月台屯公社正式改成台屯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播站工作了十年, 虽没有远大的梦想与追求,却满载着成长的痕迹,留下了深深的怀念和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在不断更替。家家户户收听广播站传送信号的小喇叭都已不存在了,每个村委会院内都挂有高音喇叭作为收听工具。而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晚准时无误接收上级发送的播音信号进行转播。工作虽简单却不能马虎大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播站值机员工作,无论是乡政府大型会议还是乡干部小型会议,都要事先准备好扩音设备。我虽是值机员也是编外学习者,内心充满了无限欣喜。每一次收获的不仅是经验,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丰盈知识;收听学习是我成长不可或缺的积累过程。在乡政府大院里工作这十年,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束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事如昨,历历在目。记得上班的第一个冬天,广播站是炉子烧煤取暖,这可是个大问题,真的难住了我。开始学点炉子的时候,就弄的办公室及走廊烟雾缭绕,炉子没有点着,眼泪直流,手和脸弄的就像小孩子玩耍时涂抹的大花脸。这一现象被食堂管理员得知,亲自帮忙才解决这个问题。那个冬天,食堂管理员聂叔对我的帮助,劈板子,点炉子,挑煤,扒灰全全包揽。聂叔为人心胸开阔,谦虚有礼,助人为乐,是位极具修养的人‌。感动聂叔的无私奉献,寒冷的冬天内心倍感温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转年,广播站也搬到了宽敞明亮的综合性办公房里办公。坐在焕然一新的广播室,心情也随之更加明朗。广播站是在办公房的拐角东头,站长有自己的办公室,广播站机房即是我的工作室也是我的寝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乡广播站上班这十年,是我人生成长进步最珍贵的阶段。回首过往,从稚嫩到成熟,走过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努力,也镌刻着恩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结婚生子,家离台屯乡有20多公里的路程。在调转回城工作的前期,产假已满六个月,只好带着宝宝上班。站长理解一个女人带孩子上班的难处,这四年当中,每个月我只带小宝宝上班一周时间。余下都是站长亲力亲为替我当班。站长在我遇到困难时没有怨言、默默付出,他的好这一生都在铭记。站长的为人让我感动!他诠释了爱的真谛,让我在困境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恩遇到真诚、正直、心存善念、乐于助人的好站长,好师傅,我的大恩人,高珍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城后的某一年,当我回台屯探望退休多年的师傅和师母,满含热泪握住师傅师母的手,感激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师傅无私奉献的大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这一生,能铭记于心的人和事,唯有在你遇到困难时给予力量的人,才值得一生的珍藏回味和牢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乡政府大院,早已归属于个人所有。环顾四周,面目皆非,当初的模样,依旧记忆犹新。大院的正前方左侧是汽车库。中间是一趟平房,广播站,电影放映站,派出所,食堂都在此平房办公。右侧一排平房有武装部办公室,武装部仓库,执勤人员宿舍。正西面是一趟南北厢房,是大型会议及俱乐部两用场所。正北面是政府大院最有代表性的综合办公场所。大院正东面两侧是高高的红砖围墙,中间是进出大院的大铁门。院子中间有一个圆形大花坛,围绕花坛有四个凌行花池。俱乐部前面有一排松柏树,办公房前面有修整的矮矮榆树强。到了夏天花香四溢,绿树盎然,空气清新怡人。这就是曾经台屯人民乡政府的布局,它承载了无数人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旧地重游思绪飞,如烟往事不可追!曾经的供销社,兽医院,服装厂,木材加工厂,物资供应站,榨油厂,鸡雏孵化场,鱼池这些集体企业,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个体经营户逐渐涌现。乡与乡合并,企业场所基本出售给了个体,台屯乡企从此退出了辉煌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化。再次来到熟悉的地方,耳闻目睹村屯环境的重大改变,条条水泥路,路面清洁,路两边都修了积水沟。村主要街道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委会办公场所是一座两层楼,外观朴实而干净。楼下是接待大厅和办公室,楼上是会议室和档案室。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民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在自我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地重游,熟悉的街角,藏着往昔的笑与泪。时光匆匆,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犹记风前絮语如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