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影之厦门(1)

zmzg何晋尧

<p class="ql-block">美篇名: 何晋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6160</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人从泉州来到了厦门,虽然我已经是第二次来厦门,由于时间间隔已经比较长了,所以来到厦门的南普陀禅寺时,有点不认识了。迎面而来的寺院山门好气派,进入山门波光粼粼的荷花池,点缀着东西二座石塔,好一派无限风光。</p> 南普陀有东西二座山门。山门高大雄伟,灰白的墙身,上覆绿色的琉璃瓦,檐脊雕饰精美,中门上书“鹭岛名山”四个金字,这是由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的。门前的两只石狮子,身姿扭摆,相互对望,活泼可爱,似乎在玩耍。南普陀寺的东西山门两副楹联均为虞愚居士一人提就,遒劲有力,大方洒脱。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始建于唐末五代,初称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称无尽岩。元代被毁。明初僧觉光重建,更名普照寺,住僧常达百余人。清初又毁于兵火。至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靖海候施琅收复台湾后驻镇厦门,捐资修复寺院旧观,又增建大悲阁供奉观音菩萨,更名为南普陀寺沿用至今。 南普陀寺从唐始起,屡毁屡建,直至清朝康熙年间重建。此后数百年来,经历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参诸和尚多次重修扩建,至民国初年,已构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禅寺格局,成为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名刹。 大雄宝殿是寺院主体中心,是佛教寺院供奉佛像的正殿,此殿面阔五间,两侧罗汉堂朝拱主殿。大雄为佛的德号,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慑伏群魔。殿内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琉璃光佛与西方阿弥陀佛,俗称“三方佛”。殿内诸佛菩萨塑像均为民国时期始塑。此殿1921年由时任住持的转逢和尚募化重建,于2006年重新翻建,门楣上悬挂的匾额书有“妙相庄严”。 南普陀寺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等。两旁有钟鼓楼、禅堂、客堂、库房,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寺前有放生池,寺后近年新建“太虚大师纪念塔”。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序。 伽蓝在今天的佛家可以指护法神,通常都在主殿的一侧。南普陀的伽蓝殿特点就是它是国内非常少见的双层结构。颜色与整座寺庙一样,优雅迷人。没有通常护法神殿的隐隐杀气,反而隐蕴一种和谐的美感。 大悲殿是南普陀寺的重要殿堂,在闽南信众的心中具有特殊地位,供奉四面观音。大悲殿位于大雄宝殿后,面阔一间,高三层,呈八角亭式建筑,造型巧妙,结构严密。此殿为清初收复台湾的大将施琅始建,称大悲阁,后因火灾被毁,1930年由时任住持的太虚大师重修,供奉千手观音像,2016年进行了局部修缮。 藏经阁位于中轴主体建筑最高层,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上层藏经,下层法堂。阁楼上下层,三面台廊回护,圈以白石雕栏,倚栏前望,三殿巍峨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垂手可攀。 南普陀寺因其供奉观世音菩萨,与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类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寺内明万历年间血书《妙法莲华经》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等最为名贵。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无挂碍处。该题刻位于南普陀寺藏经阁后侧的巨岩上,系韦廷钧于1935年行楷横题而成,右侧直行年款为“民国廿四年夏,”左侧直行名款为“中山韦廷钧题”。字幅高0.80米,宽1.80米。“挂碍”系佛教用语,“无挂碍”一词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即心中没有杂念干扰之意。</p> 五老峰又叫五老山。南普陀寺后的五老峰,直立于海滨,横插天际,气派非凡。五个山头峥嵘凌空,时有白云缭绕,远远望去,好像是五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翘首遥望茫茫大海,这就是厦门八景之一“五老凌霄”。 <p class="ql-block">  从南普陀出来,相邻的就是厦门大学。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1928年3月,获得私立大学政府立案。1929年至1933年,陈嘉庚企业因世界经济危机被迫收盘,厦大办学无力维持,他将厦大无条件献给政府。1937年7月1日,厦门大学改归国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环岛南路来到曾厝垵,曾厝垵曾经是一个小渔村,现在可是厦门市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村落之一哦。这里充满了文艺气息和小资情怀,小巷里布满了风格独特的咖啡馆、手工艺品店、创意餐厅和各类民宿。走在狭窄的小巷,你能感到那种轻松。</p> <p class="ql-block">  厦门的曾厝垵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风景秀丽。被誉为是中国最文艺渔村,为“曾厝垵文创村”的简称。别名“曾里”,又称“曾家沃”、“曾家湾”,位于厦门岛东南部,有兔耳岭之草,太姥山之石,火山岛之礁,自然人文为一体。已有八百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曾厝垵内有一座擁湖宫,据史传该宫始于元朝,是曾厝垵祖庙的始祖所创建,如今在曾厝垵生活的人们还会定期去参拜。擁湖宫就位于曾厝垵正门一进去不远,<span style="font-size:18px;">擁</span>湖宫背山临海气势磅礴,乃一民众信仰及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从曾厝垵游玩出来,在附近的马路边候车时,竟然发现马路对面有非常漂亮的“音乐广场”海滩。</p> <p class="ql-block">  “音乐广场”海滩以鹅卵石滩为主,海水退潮时与卵石摩擦声形成天然“音效”,搭配远处货轮与浮云缭绕的远山。傍晚时分,此时光线柔和,可拍摄夕阳与海景。沿海岸线骑行或散步,海滨与音乐广场相伴,经常会有艺人的身影,海风、歌声与浪声交织,氛围非常治愈。 ‌‌</p> <p class="ql-block">  厦门音乐广场以音乐的元素为设计理念,结合自然景观与艺术设计,相依如画卷般美丽的海滨,如跳动的音符,著名音乐家的石雕,船桨的故事,蓝色的海岸线,铺设鹅卵石的沙滩,海浪拍打的礁石,蜿蜒的观景栈道,落日时分景色尤为壮美,被称为“观落日极佳处”,成为厦门热门打卡地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