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共进,续写精彩 ‍——西安市第一中学外语组读后续写教研活动纪实

马静怡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的新高考浪潮中,高考英语命题正加速向 “核心素养本位” 转型。教育部考试院 2024 年《高考英语试题评析》明确指出,读后续写题型已从 “语言形式准确性” 的单维评价,跃升为 “内容创造、逻辑连贯、情感表达、文化互鉴” 的四维能力矩阵考查。面对新题型对 “思维过程可视化” 与 “中华文化浸润” 的双重要求,西安市第一中学教学处蔡晓凡主任、教师发展中心屈胜利主任协同外语组全体教师,在组长贾梦汐老师主持下,以 “提升新高考读后续写语言的有效途径” 为核心议题,展开一场聚焦教学痛点、探索素养培育的深度教研。</p> <p class="ql-block"><b>策略引领——构建可落地的教学框架</b></p><p class="ql-block"> 在教研活动分享环节,马静怡老师紧扣新高考命题趋势,以三大核心策略为支点,构建起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框架,为老师们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1. 精准解构文本,高效抓取关键信息。她提出“写前阅读三步法”——略读抓主线、跳读标要素、精读挖语言,指导学生快速锁定原文中的情感锚点词和情节推动句(如转折词、对话等),分类积累描写类、衔接类和升华类表达,确保续写语言与原文高度协同。</p><p class="ql-block">2. 双线升华,让续写更符合高考评分标准。针对新高考对“逻辑连贯”和“情感表达”的要求,用“明暗双线”构思法对情节进行构思:明线:用“5W1H”模型(Who-What-When-Where-Why-How)确保情节合理推进;暗线:借助“情感坐标轴”工具,可视化人物心理变化,精准呼应高考命题趋势。</p><p class="ql-block"><b>深度研讨——突破传统教学范式</b></p><p class="ql-block"> 在深度研讨环节,教研组长贾梦汐老师基于对新高考英语命题趋势的精准把握,系统阐释了读后续写题型考查维度的重大转变:从单一语言能力评价升级为"文本深度解读-情节合理建构-情感准确表达"的三维评价体系。通过对比分析2022-2024年高考真题的演变轨迹,特别指出当前教学必须突破"重语言形式、轻内容逻辑"的传统范式,着力培养学生"语境适配"的核心写作素养。</p><p class="ql-block"> 随后,组内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经验分享:一方面,通过典型学生习作的对比分析,深刻揭示"高级词汇堆砌症候群"对文本连贯性的破坏作用,强调"准确优于华丽"的写作原则;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展示了"情节发展三维图谱"(时间轴、情感线、因果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叙事思维。这些鲜活的案例自然引发了更深入的探讨,为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p> <p class="ql-block"><b>共识凝聚——擘画读写共生新图景</b></p><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教学处蔡晓凡主任与教师发展中心屈胜利主任共同指出,新课标背景下应着力构建 "以读促写、读写共生" 的深度教学模式:将阅读文本转化为写作的语言素材,通过写作任务驱动阅读理解的深度内化,形成 "输入 - 解构 - 重构 - 输出" 的螺旋上升闭环。</p><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既是智慧的交响,亦是思维的跃迁。不仅为提升新高考读后续写教学实效提供了多元路径,更彰显了西安市第一中学外语组深耕教学、锐意创新的团队风貌。未来,外语组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推动教研成果向课堂实践转化,助力莘莘学子在新高考英语中书写精彩篇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字:马静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片:黄海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贾梦汐</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