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高跷渔夫的生活哲学

金龍

<p class="ql-block">  二战时期,食物短缺,斯里兰卡南部沿海民众,为了养活自己,纷纷投身于捕鱼,可是因生活贫困买不起渔船。于是,他们别出心裁,在近海沙滩或珊瑚礁处插一木桩,涉水攀上后坐在简易木架上,手持无饵渔竿,静静地守候沙丁鱼上钩。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与姜太公的钓鱼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姜太公钓的是人,也是悠悠历史;他们钓的是鱼,也是生活本身。</p> <p class="ql-block">  木桩,是渔夫们捕鱼的“舞台”。每一根木桩都被海水冲刷得光滑如镜,岁月在其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每一根木桩都承载着他们生活的希望,见证每天的日出日落,潮起潮落。</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也纷纷体验这种世上最牛的钓鱼方式。攀上木桩颇费周折,站在其上保持平衡更是难上加难。钓竿长长,鱼线细细,鱼钩小小,装备虽简陋,钓鱼却非易事。这不仅需要精湛技艺,更考验耐心与毅力。我们静候鱼儿上钩,感受着这份独特的钓鱼乐趣,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收获的不仅是鱼,更是那份对生活的感悟与珍惜。</p> <p class="ql-block">  高跷垂钓,<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经</span>是渔夫们为生活辛勤劳作的写照。时光流转,时代发展,那些曾经为了糊口而日复一日在高跷上坚守的渔夫,已不再以这种传统方式作为生存的唯一手段。手中的钓竿,也不再是生命的拐杖,而是吸引游人目光的道具。如今的高跷垂钓,已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一场充满异域风情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的高跷垂钓,虽然已从生活演变为表演,但作为游客,并未感觉其虚假,反而在拍摄与体验中,深深融入了这场文化盛宴。每一次快门按下,都是对古老传统的致敬;每一次亲身体验,都是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出一幅唯美的画卷,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斯里兰卡的独特魅力与文化的深厚底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