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特拉岛:传说中的伊甸园

Xiu Yu

<p class="ql-block">几年前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张照片,前景是娇艳的沙漠玫瑰,背景是湛蓝的大海,这景色令我一见倾心。这个神奇的地方叫Socotra Island(索科特拉岛),传说圣经中伊甸园就是这里。岛上的沙漠玫瑰是索岛特有种,名为bottle tree,瓶子树。岛上另一种更有名的树是 dragon blood tree,龙血树,像是科幻电影中才应该有的树。</p><p class="ql-block">索岛属于也门,是地球上最与世隔绝的地方之一。去这里没有商业航班,每周只有从阿布扎比起飞的两班包机。我们找了一个旅游公司,几经周折之后,今年三月12日,在瓶子树花盛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索岛。</p> <p class="ql-block">索科特拉实际上是个群岛,位于连接亚非欧三大洲海上生命线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相交处,由4座小岛和2座岩石组成,主岛是索科特拉岛。索岛与大陆板块已经隔绝1800万年,长期的地理隔离生成了很多特有动植物,岛上37%的植物(共825种)、90%的爬行动物和95%的蜗牛都是岛上独有的。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该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早在远古时代,古印度人就不断到这个岛上获取各种香料及药材,他们把这个岛称之为“幸福岛”。岛上曾发现公元前4000 - 前3000年石器文化古迹。</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中王朝时期,埃及法老经常派人到这座岛上收集珍贵药物,重点购买岛上的Frankincense(乳香)为制作木乃伊之用,当时乳香的卖价高于黄金。</p><p class="ql-block">古希腊时期,索岛曾被想像成乌托邦式的民主社会,Socotra一词,来源于希腊语与梵语的结合。</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世纪,岛民皈依基督教。16世纪,岛民沦为马赫里苏丹国的臣民,成为穆斯林。20世纪,英国占领该岛。1967年,苏丹国覆灭,索科特拉群岛归入南也门,后苏联舰队曾驻扎此岛,又把它变为苏联在中东的海军基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后,舰队从索科特拉岛撤走。索科特拉群岛现为也门的一部分,但阿联酋与沙特在岛上投资甚多,在争取索岛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现在岛上人口为8万,以阿拉伯人为主,说索科特拉语,大部分人住在首都 Hadiboh。</p> <p class="ql-block">才下飞机,就看到了我心心念念的瓶子树。</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岛上本应待七天,因航班取消,损失了一天。这六天时间,只有一天住旅馆,其他天都是野营。导游和司机在机场接上我们,立即向第一天的营地龙血树森林出发。</p> <p class="ql-block">出发没多久,就见到了第一棵龙血树,随处可见的小山羊在树下乘凉。</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过几个小村子,每个只有几户人家,几乎都有小孩子在叫卖土特产。</p> <p class="ql-block">龙血树,山羊,埃及秃鹫。</p> <p class="ql-block">岛上最大的峡谷 Ayhaft Canyon,后来才知道,这棵龙血树是棵网红树。</p> <p class="ql-block">汽车在陡峭的土石路上一路颠簸,上山下沟又上山,没有安全带的我们,提心吊胆地被颠了个七荤八素,终于来到了在 Firmihin Forest 中的营地。第一眼见到这龙血树林,顿感一切都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导游Ahmet(红衣)与当地导游一起带我们去看日落。</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与另一个5人小组同行,这是他们的账蓬,右边两顶细高的帐蓬是我们共享的浴室与厕所。</p> <p class="ql-block">景观浴室</p> <p class="ql-block">司机给我们搭好了餐桌,不知为啥,这浪漫的布置只此一次,下不为例。</p> <p class="ql-block">晚餐十分惊艳,是当天新宰的小山羊,味道鲜美。</p> <p class="ql-block">这天已接近满月,远离文明世界的龙血树林月光皎洁,如同白昼。</p> <p class="ql-block">破晓前月亮马上要落山了,拍摄后才惊喜地发现一只埃及秃鹫坐在月亮里。</p> <p class="ql-block">明媚的月光给拍摄银河造成了困难,只能在月亮刚落,蓝调时间还没开始时,匆匆拍了一张。银河清晰肉眼可见。</p> <p class="ql-block">蓝调时惊喜地发现晨雾渐起,想来这应该是经常发生的景象,龙血树的针叶就是对这种高山环境的进化,它们有利于收集露水。龙血树只生长在一定海坺以上。</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Ahmet带我们去山民家,参观他们培育的龙血树苗。培育树苗是因为山羊太多,小树苗很难自然长大。</p> <p class="ql-block">龙血树的种子和小苗。</p> <p class="ql-block">十五岁的龙血树,才只有半人高,森林里的树,应该都有几百岁了。</p> <p class="ql-block">龙血树是真有红色的“血液”的,用这血制做的粉据说有药用价值,还可以防晒。</p> <p class="ql-block">山民家的女人是不可以被拍照的,小孩子可以。</p> <p class="ql-block">从山民家里出来,我们下山,要转移到海边。路上路过昨天看到过的瓶子树与龙血树共生的林子。终于可以拍我心心念念的瓶子树了。</p> <p class="ql-block">下到沟底,Wadi Dirhur,水多的时候是个可以游泳的水池。</p> <p class="ql-block">从山上一路颠到印度洋边,在这里午餐。Ahmet说这里可以游泳,但浪比较大。印度洋是我最后一个没游过的洋了,怎么也得下个水。水是下了,但上岸的时候,看似平静的水回浪的力量巨大,把我打在沙滩上,脸被压在沙上,差点破了相,目镜和泳帽也丢了,来回好几次才上岸。印度洋真不是闹着玩的,难怪只有我一人下水,原来别人都不傻。</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营地之后,我们去看了一个溶洞,这个个很浅的洞,洞口的石壁令我想起美国哈瓦苏派。</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558tk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深藏于大峡谷之中的碧水蓝溪:哈瓦苏派</a></p> <p class="ql-block">营地在Zahk Dunes,日落很美。那几块石头让我想起了美国死谷的Race Track。</p> <p class="ql-block">诺大的营地上只有我们一顶帐篷。</p> <p class="ql-block">淋浴是几天露营中最豪华的。</p> <p class="ql-block">月明星稀,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日出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好赶上了穆斯林的斋月,他们从日出到日落不能吃饭喝水,所以我们吃饭时他们睡觉就成了常态。</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上路,目的地是 Kalysan Canyon,沙漠中一条绿宝石色的溪水。</p> <p class="ql-block">索岛上的男子,都用一条大围巾围住腿,像是穿了条裙子,我们的向导展示了这条围巾的另一用途:沾湿以后用来降温。</p> <p class="ql-block">从Kalysan Canyon 出来,在路上吃午饭,大家都不见外。</p> <p class="ql-block">景观餐棚</p> <p class="ql-block">继续开车向下一个营地,Ahmet说他向我保证过的瓶子树花园要到了。我看到窗外山上一列瓶子树,大叫停车,Ahmet说这算啥,山那边才好看。他还真的没骗我。</p> <p class="ql-block">这棵是树王,大网红。</p> <p class="ql-block">从瓶子花园出来,我们来到了岛的北边,这边的海是阿拉伯海,浪小水净,游个泳没有生命危险。</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山脚下,堆着巨大的沙丘,沙子是浪大时从海底淘上来,又被风吹到崖边。我们在最大的沙丘Arher Dune下露营两天。</p> <p class="ql-block">日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开始爬山,去岛上最大的溶洞,Hoq Cave。这路来回有13公里,是这几天最长的徒步。</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路又是鲜花盛开的路</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白色山崖下就是我们要去的溶洞,白色是地衣的颜色,因为那山上经常有云雾,很潮湿,生长了地衣。</p> <p class="ql-block">后面那棵树是黄瓜树,也是索岛特有物种,可以长得很高大。</p> <p class="ql-block">这块石头让我想起了capybara ,卡皮巴拉。</p> <p class="ql-block">Ahmet说山路太难,他要是跟我们去就不能断食了,所以他就不去了,只有一个本地向导陪我们去。我们的向导Abdu不会英文,甚至不能讲清楚话,但很聪明,他把这树枝掰下来,示意我尝一下,有淡淡的柠檬香味,让我想到南加的柠檬汁果树(lemonnade berry tree)。</p> <p class="ql-block">到洞口了。</p> <p class="ql-block">Hoq岩洞巨大幽深,大约有一公里深,洞高有三层楼高,而且全洞都宽大高,没有狭窄的地方。与我看过的其他溶洞相比,这里最原生态,<span style="font-size:18px;">洞里完全没有光线,是完美暗夜,</span>没有任何人为的雕痕。这里最大钟乳石简直像是精雕细琢出来的艺术品,细密的结构令人难忘,甚至有红,蓝,绿各色。做为最早进洞的游客,安安静静的似乎世界上只有我们。途中导游还特意要我们把灯关上,体验一下百分之百的黑暗和那时不时水滴落下的滴嗒声,这滴嗒声只有在完全黑暗时才能听到。</p> <p class="ql-block">参观路线的最尽头是一清澈的水池,水中矗立着两个巨大的钟乳石岩柱,一直连到洞顶。上面有水滴落入水中,激起微微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中饭是在羊群与秃鹫虎视眈眈中吃的。</p> <p class="ql-block">小雀直接上桌。</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岛的东部看日落,司机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赶螃蟹。</p> <p class="ql-block">这具鲸鲨骨骼立在阿拉伯海与印度洋的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我们去参观民俗博物馆,只有一间屋子的博物馆,展品相当丰富。</p> <p class="ql-block">管理员躺平,我们的司机演示婚礼音乐。</p> <p class="ql-block">羊皮袋</p> <p class="ql-block">Boswellia tree,树胶是制造乳香(Frankincense) 的原料。</p> <p class="ql-block">鲸鲨脊柱和黄瓜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旁边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路过遗留下的苏军坦克,这种坦克岛上有几十辆。Ahmet说这是硬塞给他们的,“我们拿枪都会抖,怎么可能喜欢坦克。”</p> <p class="ql-block">路遇一个搭车的。</p> <p class="ql-block">Ahmet非常坚持要带我们去的“Homhill infinity pool”,无边泳池。</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去 Diharmri Marine Reserve 浮潜。</p> <p class="ql-block">幸运地遇到小海龟,Ahmet羡慕地说,他来这里无数次了,一次都没看到过。</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营地,Detwah Lagoon。终于见到游客了,这个营地有几十个账篷,还有厕所,浴室,有回到人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厨师特意找人抓了两只螃蟹做给我们吃,岛上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吃螃蟹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去Shoab Beach。</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港湾里全是等待拉客的渔船。</p> <p class="ql-block">雪白的燕鸥被湛蓝的海水映成绿松石色。</p> <p class="ql-block">一到就遇上了海豚,Ahemt说就这几只?说好的几百几千呢?直接带我们去沙滩上躺平了。</p> <p class="ql-block">沙滩上不知什么生物的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心目中天堂岛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水是我见过的最清澈,最舒服的。</p> <p class="ql-block">我一般不喜欢在沙滩上躺平,但是这里,我可以。</p> <p class="ql-block">多躺了一小时,结果回船遇上大浪,船在高于船身的浪里上下颠簸,皮被磨破,看着天上的乌云,真有不知能不能回去的耽忧,开始计算起在这种海里我可以游多远,祈祷船不要太快翻掉,离岸近点再翻我就不怕了。</p> <p class="ql-block">终于回来了,在账蓬里躺平。</p> <p class="ql-block">日落之前,我们进行此次旅行的最后一个项目,去拜访一个“Cave Man” 。穴居曾经是岛上很多人的居住方式,我们去过的许多洞都有人类居住过的痕迹,现在还选择穴居的,大概只有这位62岁的小伙子了。</p> <p class="ql-block">洞穴人带我们去他洞前的lagoon,那里是他的食物来源,给我们品尝 razor clamp 和螃蟹,鲜嫩味美。</p> <p class="ql-block">洞口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家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海边,我们终于要去城里住旅馆了,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Hadiboh让我们从天堂回到了人间。与许许多多不发达地区的小城一样,这里交通混乱,垃圾遍地,我们住的“总统”都住的最高级酒店,没有热水洗澡,没有浴巾,看来天堂也有发展的阵痛。想起Ahmet 一再强调,六十年代的南也门曾是非常富有的,有石油,有钱,南也门的首都亚丁,那时是阿拉伯世界的伦敦。只能感叹一声:战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必须说一句,早饭与这次旅行的任何一餐一样,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看Hadiboh最大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离开索岛,情绪非常复杂。希望她永远保持这异星球一般原始的美,又希望岛民能够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过不那么艰苦的生活,来访的客人也能更轻松舒适,两者可否同时存在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