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访丽江逢木府》</p><p class="ql-block">旧游城古意,再至喜逢祠;</p><p class="ql-block">本为寻高处,俄惊得壮观;</p><p class="ql-block">丹楹迎远岫,黛瓦浸晴曦;</p><p class="ql-block">登览情无尽,斜阳伴我思。</p> <p class="ql-block">《重访丽江逢木府》解析</p><p class="ql-block">首联:旧游城古意,再至喜逢祠</p><p class="ql-block"> 回忆之前游览丽江古城时,感受到的那种古老的韵味,那时并不知晓有木府。此次故重游,却意外地遇见了木府。“喜逢”一词,体现出再次见到木府时的惊喜之情。</p> <p class="ql-block">《重访丽江逢木府》解析</p><p class="ql-block">颔联:本为寻高处,俄惊得壮观</p><p class="ql-block"> 点明此次前来的初衷是为了登高望远,正因如此才与木府结缘。“俄惊”突出了看到木府壮观景象时内心的震憾,“壮观”也侧面烘托出木府的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重访丽江逢木府》解析</p><p class="ql-block">颈联:丹楹迎远岫,黛瓦浸晴曦</p><p class="ql-block"> 具体描写木府的建筑之美。“丹楹”指红色的柱子,“迎”字赋予了建筑一种主动性,仿佛红柱在迎接远处的山峦;“黛瓦”点明瓦的颜色,“浸”字生动地表现出在晴朗的阳光照耀下,青黑色瓦片仿佛沉浸在一片光辉之中,画面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重访丽江逢木府》解析</p><p class="ql-block"> 尾联:登览情无尽,斜阳伴我思</p><p class="ql-block"> 表达登高望远后的感慨。登高欣赏美景,心情愉悦,思绪无尽。而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沉,让人沉浸在对眼前美景和木府历史的思索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木府是云南丽江市的一座重要历史文化建筑,是丽江古城的文化“大观园”,始建于明代,是纳西族、汉族、藏族、白族等多民族交融共生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木府建筑群规模庞大。拥有众多的宫殿、楼阁、亭台等建筑,如议事厅、万卷楼、光碧楼、三清殿等,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显示出木氏土司当年的权势和地位。</p><p class="ql-block"> 木府不仅是木氏土司的居住之所,还具备多种功能。有议事厅、万卷楼、玉音楼等。</p> <p class="ql-block"> 木府大部分建筑在清末兵火中被毁,1996年大地震后,丽江各民族的能工巧匠汇聚一堂,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木府如凤凰涅盘般再现于世。</p> <p class="ql-block"> 木府建筑群依山势逶迤分布在狮子山脚下,高低错落,起伏有致。</p> <p class="ql-block"> 木府既承续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风格,又体现了明代建筑恢宏庄重的气质。建筑细节融合了纳西族、白族等地方工艺风格和个性。</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是木府的最高建筑,站在殿前可以俯瞰整个丽江古城的全景。</p><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是木府后花园的一部分,坐落在狮子山上。</p><p class="ql-block"> 三清殿为三重檐攒尖顶楼阁式木构建筑,屋顶富于变化,八角飞檐,临山一面简化,因地制宜,整体华丽典雅,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道教三清尊神。三清殿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纳西族与中原文明联系紧密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的建筑风格和供奉的道教神像,体现了木氏土司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融合,是丽江古城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正前的金边柏树,是柏科植物的一种。它的叶片呈现出独特的金边特征,叶片边缘为金黄色或淡黄色,而叶片中部则为深绿色,这种色彩搭配使得它在木府的建筑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 金边柏树适应丽江当地的气候条件,它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是特别苛刻,在木府这样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且土壤条件相对稳定的区域能够良好生长。</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三清大殿门前。</p><p class="ql-block"> 在三清殿前,金边柏树与古建筑相得益彰。金边柏树的存在为整个建筑群落增添了一抹自然生机与色彩。它与古建筑的庄重、典雅相互映衬,从视觉上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金边柏树,在纳西族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柏树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常被视为长寿、坚韧不拔的象征。在三清殿旁的金边柏树,可能也寓意着木氏家族或者纳西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坚韧不拔。</p> <p class="ql-block"> 木府“万卷楼”是纳西族土司木氏家族的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 木府万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由明代木氏土司木增大兴土木建造,成为丽江古城的“心脏”和“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 木府万卷楼高三层,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楼内供奉着孔子牌位,汇集了众多历史文化典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木府万卷楼其建筑艺术精湛,无论是木雕、石雕、彩绘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建筑的斗拱、飞檐、雕梁画栋等细节之处都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 万卷楼紧挨议事厅,是纳西族土司办公之地,庄严而宏伟,前檐有八根柱子,顶棚上有栩栩如生的四爪金龙,用来彰显土司权威和表示忠心。</p><p class="ql-block"> 木氏土司的议政之殿,悬挂着“诚心报国”四字,彰显了木氏土司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 木府的护法殿是土司议家事之殿。</p> <p class="ql-block"> 木府的玉音楼是供奉皇帝圣位、收藏皇帝亲笔诰命和题词的地方。玉音楼是歌舞宴乐之地,接圣旨之所。</p> <p class="ql-block"> 木府的迎宾门,刻有“忠义”二字,体现了纳西族对中央政权的忠诚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光碧楼,是木府后花园门楼,建筑“称甲滇西”。</p> <p class="ql-block"> 木府以中轴线为基准,各个建筑分布有序,体现了纳西族对秩序和规整性的审美追求。如,从大门到后殿,建筑依次排列,功能分区明确。</p> <p class="ql-block"> 木府的建筑结构借鉴了汉族建筑的风格。例,在建筑框架结构上,采用了抬梁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开阔、稳固。</p> <p class="ql-block"> 木府建筑的屋顶形式也部分采用了汉族建筑中的庑殿顶、歇山顶等形式,飞檐斗拱的运用增加了建筑的华丽感和庄重感。</p> <p class="ql-block"> 在木府建筑中也能看到藏族建筑的影响。例,在建筑的墙体厚度和构造上,有一定的藏族建筑特色,墙体厚实,有助于保暖隔热。而且在一些装饰图案上,也融入了藏族文化中的吉祥图案,如八宝吉祥图案等,体现了藏族文化与纳西族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木府依狮子山而建,充分利用了山地的地形特点。建筑群高低错落,沿着山势层层叠叠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的建筑处于不同的高度,既减少了土方工程,又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从景观营造方面,站在木府的不同位置,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丽江古城的全貌以及周边的山水风光;从低处仰望,木府建筑雄伟壮观,体现出一种威严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 木府建筑中的红色和蓝色具有不同含义并体现多种风格。</p><p class="ql-block"> 红色,体现纳西族传统审美。</p> <p class="ql-block"> 在纳西族文化中,红色具有重要的地位。红色是一种充满活力与热情的颜色,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繁荣。木府建筑中使用红色,是对纳西族传统审美观念的一种体现。</p> <p class="ql-block"> 木府建筑的柱子、门、窗框以及部分梁枋等部位会使用红色,当人们走进木府,红色的房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给人以热烈和欢快的视觉感受。</p> <p class="ql-block"> 从更广泛的建筑文化角度来看,红色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色彩之一,尤其是在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 木府的还有一种显著的颜色就是蓝色。</p><p class="ql-block"> 蓝色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特色。丽江地区的天空湛蓝,蓝色是当地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木府建筑中使用蓝色,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呼应。</p> <p class="ql-block"> 蓝色的琉璃瓦、斗拱或者蓝色的装饰构件,与周围的蓝天相互映衬,使木府建筑更好地融入当地的自然景观之中。</p> <p class="ql-block"> 蓝色在木府建筑中的运用也体现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在纳西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周边多种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蓝色可能是受到藏族等其他民族文化中对蓝色喜爱的影响,藏族文化中蓝色象征着天空和纯洁,同时,也可能受到汉族文化中对于色彩搭配审美观念的影响,多种文化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相互交融,最终形成了木府建筑独特的色彩风格。</p> <p class="ql-block"> 乔木世家殿其名称寓意着木氏家族的高贵与传承。殿的名称来源于木氏家族的姓氏“木”,木氏家族自元代以来世袭丽江土知府,历经数百年,形成了独特的家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乔木世家殿始建于明代,是木氏土司家族的行政和居住场所。宫殿不仅是木氏家族的象征,也是纳西族历史和文化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木府走进门的“天雨流芳”广场。</p> <p class="ql-block"> “天雨流芳”是纳西语“读书去吧”的谐音。广场是人们进入木府的起始区域。</p> <p class="ql-block"> 木氏土司不仅推崇并积极学习汉文化,还首倡学习之风,纳西族一脉相承,纳西族副教授以上专家学者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议事厅、万卷楼之间廊坊。</p> <p class="ql-block"> 木府家院。</p> <p class="ql-block"> 万卷楼楼阁外视。</p> <p class="ql-block"> “天雨流芳”广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天雨流芳”广场之二。</p> <p class="ql-block">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 </p><p class="ql-block"> 木府大门口的“肃静”红牌。</p> <p class="ql-block"> 小视频《三清殿窗外看古城全貌》</p> <p class="ql-block"> 王府街位于木府旁边,是一条充满民俗文化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王府街两侧有许多特产和纪念品商店,可以感受到当地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王府街不仅是购物的地方,也是体验纳西族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靠近木府的古城文化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靠近木府的古城文化街区之二。</p> <p class="ql-block"> 靠近木府的古城文化街区之三。</p> <p class="ql-block"> 靠近木府的古城文化街区之四。</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的南门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的南门街区之二。</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的南门街区之三。</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的南门街区之四。</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的南门街区之五。</p> <p class="ql-block">编后:</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木府的“美篇”就到此结束。大部文字“简介”参考于“腾讯元宝Al”,虽然用Al编辑文案较为方便,但是,Al在某些方面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只作参考,有些“简介”的较为虚幻不切实际,需要细心辨别进行修改。</p><p class="ql-block"> 制作于2025年4月9日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