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态纷纷,千古长沙———清明假期长沙记事

当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计划清明去九华山的,待到想起买高铁票,早已全部售罄。一番查询比较,最终定了长沙。去长沙,第一目标当然是湖南博物院,其次是岳麓书院和橘子洲,所幸都预约上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酒店服务不错,上午9:40就给入住了,马路对面就是橘子洲,奈何天气阴沉,江景也不那么出彩。稍事歇息后我和当爸出门,5分钟就溜达到太平老街。印象中自当当出生,我们还没两人单独同行过(不是和家人就是和朋友一起),很陌生又轻松的感觉。先来了一份著名的“黑臭豆腐”,大失所望,晚上不甘心地又去一家网红店再吃了一份,唉。接着来一杯“茶颜悦色”,这真是长沙的代言人,市中心相隔几十米一家,而且家家生意火爆,线上点单,预留姓氏,然后就站在路边等。店员不停地“王小主”“魏小主”,叫到“孙小主”时,当爸举手示意“来了”。我笑喷,这五十多岁满脸褶子的小主,满大街找不出第二个。走到一个“毛豆腐”小店,当爸习惯性地礼貌:“大姐,我能不能尝一下?”年轻店员微笑:“大哥,你是不是应该叫我小妹啊?”我又笑喷,别人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自己了吧。边走边看边吃,街上人越来越多,12:30我们到了博物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按参观顺序,先是三湘大地的历史文化沿革,最重要的文物当属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历史课本里的四羊方尊,皿天全方儡(被称为方之王),大禾人面方鼎,豕型铜尊,都是海内孤品。特别是人面鼎,四面都有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深目高颧厚唇,是不是非洲来的祖先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后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马王堆汉墓展区,2016年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湖南博物院门前的巨幅海报就是“一念辛追梦”。所谓眼见为实,那种亲临现场的震撼是无论多少图片文字都无法感受的,和敦煌壁画展示的片面场景不同,3000多件文物,小到瓜子仁稻谷粒,大到2米多长的T型帛画,天文地理、文化艺术、科技人文、手工业农业,为我们完整呈现了一幅西汉初期社会全景。那件仅49克重的“素纱禅衣”,以现在的蚕丝和工艺技术已经复刻不了了,深埋2000年的漆器仍然崭新如故估计也早已失传,留传下的200多个中医古方至今仍在使用,至于棺椁的防潮防虫水平更是一个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每每走进博物馆,总有点阿Q“我祖上也姓赵也富过”的心态,在那个时空,中国确实是世界的引领者,国力之强,有人说古罗马帝国有得一拼,那至少也是并列第一,不分伯仲。但文明也是有生命期的。同时又不由感慨那个时空权贵阶层的奢靡生活,长沙国宰相,充其量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吃喝用度无一不精致考究,光遣册记载的菜品就多达103种,这可是大部分百姓吃不饱饭的年代啊。想到这,又觉得活在当下的中国幸甚至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整站了5个小时,以为博物院要关门了,才匆匆一头扎进文创商店。现在各地的文创作品都很有创意,值得看买,这也成为我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三天去的开福寺,不大的地方竟也逛了两个半小时,当爸说就是因为我买买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上午去了岳麓书院,在湖南大学里面。依山而上的大道,左边是红色的教学楼,右边是体育场,终点是伟人像,咋一看以为回到了浙大。但湖南大学是国内少数没有围墙的大学,地铁站就在校园内,看着乌泱泱的游人穿校而过(有的去岳麓山景区),虽然管理难度和成本增加,但坚守了大学应有的包容和开放。反观现在的浙大,把自己封闭在高墙之内,闲人不得入内,无事不得入内,哪还有海纳百川的气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地位堪比现在的清北,也是唯一一个千年传承没有中断的书院,即湖南大学的前身,教学宗旨是“传道济民”。宋代重文抑武,导致的结果就是“靖康耻犹未雪”,但文化艺术政治思想方面确是达到了封建历史的巅峰,秦以下,文未胜于宋。有句话说:唐曾是宋人心中遥不可及的白月光,但从程朱创立理学后,对唐的仰慕戛然而止,开始憧憬更有希望的未来。朱熹与张拭在岳麓书院的会谈(辩论)由三天而一再延期至两月的千人大会,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流,成为千古美谈,想必湖大自由与包容的传统由此而来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爱晚亭”,在学校美食街吃了个牛肉饼就赶往橘子洲。天气越来越好,已经艳阳高照了。考虑到没带防晒用品,步行往返需2个小时,果断加入小火车队伍。但还是很建议爬虫队来一次橘子洲的漫步。所谓伊人,宛在(湘)水中央。绿洲中间绿草如茵,古木亭亭,鲜花灿烂,小径曲折,偶有几幢红色的法式小洋楼,像极了西湖边的柳浪闻莺。走在两旁的柏油路上,又感觉自己是在逛苏堤,桃红柳绿,水波荡漾。大家都奔着巨型毛伟人像而去,我盯着石像,忽然想起在岳麓书院时讲解指着伟人年轻时的照片说:你们看,他下巴上并没有痣吧,那是40岁以后才中年得“痣”。哈哈,不知真假。但这位新中国国父的文学造诣却是举世公认的。碑上刻着他的《沁园春.长沙》: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俱往矣,今朝的同学少年安何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处目的地皆已参观,余下的皆为自由行时间。当爸看着小红书带我四处打卡。喝甜酒,吃小吃,逛夜市,看网红,最后一天上午去了开福寺。没做功课,但开福区以寺为名想来这也是个大有来头的古寺。寺院的放生池很大,是一个围绕钟楼鼓楼的环形水域,内有假山,有人在喂鸽子有人在喂金鱼。年轻人排着队在黄墙下打卡拍照,手里拿着“上岸”“顺”的红牌。里面还有个国学馆,专攻游人抄经、打坐拍照(设计了一面背景墙)等,多处文创售卖(据说都开过光)。寺院少了一份印象中的肃穆庄重,多了一份活泼热闹,让我想起东京的浅草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行程的终点是花了1个半小时,在一幢市文保的小楼里吃了一顿正宗的湘菜。满意而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说一说对长沙的印象。初见时,略显失望。市中心及湘江边都没几座摩天大楼,多是八九十年代那种五六层的板房,陈旧平淡,湘江西岸居然还是一片农田。待到五一广场坐地铁,惊见地下两层商业街人满为患,仿佛电影院刚散场,比地上还热闹。当爸说杭州的年轻人都去哪儿了?宅家了?抑或在996?长沙太会推销自己了,满大街的巨屏,什么“长沙,希望你在我的宇宙里”“长沙,我来了”“长沙guo么幸福”,让你无时无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当然,我也搞不明白量贩零食店可以排起长队(问了就是普通商品),酒吧需要买票还排队百米,派出所门口日夜排队打卡拍照。长沙,归根结底是属于年轻人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4.09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猪圈</p> <p class="ql-block">豕尊</p> <p class="ql-block">方鼎之王</p> <p class="ql-block">人面纹鼎</p> <p class="ql-block">马王堆出土的水果</p> <p class="ql-block">素纱禅衣</p> <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学里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停车坐爱枫林晚</p> <p class="ql-block">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争取早日上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