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斗门博物馆有感

居仁堂主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8号,珠海市作家协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到斗门博物馆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 斗门区博物馆,挂着两块牌子两个名。一个叫《珠海市斗门博物馆》,另一个叫《斗门兆珍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一个馆两个牌子,当然有其原因。原来,斗门博物馆是爱国华侨容兆珍先生与其夫人李如心于一九九二年捐资修建,一九九四年开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不大,外观看似一民宅,四层小楼,院子很小,很不起眼。</p><p class="ql-block">相比珠海市博物馆,斗门博物馆确实太小。</p><p class="ql-block">小小的博物馆设有五个展区,每个展区都充盈着大大的容量。</p><p class="ql-block">博物馆虽小,它装下了斗门区从石器时代到如此万年的变迁。</p><p class="ql-block">博物馆虽小,它留下了斗门区的千年变革。让参观者弄清楚斗门的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的资料,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由毛泽东的农民讲习所开努,展开了中国革命宏大的史诗级记事。</p><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我们知道了斗门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支部的诞生。让我们知道了,近百年前,在如此偏僻的地方,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p><p class="ql-block">珠海斗门区斗门镇的小濠涌村,是珠海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诞生地,1938年9月,中共中山县委同意斗门地区成立中共中山县八区中心党支部,邝任生任支部书记;同年10月,八区中心党支部升格为中共中山县八区委员会,区委会就设在小濠涌村内。</p><p class="ql-block">珠海第一个党支部领导着斗门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立下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小小的斗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击落了一架日本飞机。飞机栽落在黄杨山中,冒起冲天的浓烟与火光。</p><p class="ql-block">中国游击队赶到坠机地点--黄杨山东侧偏南处,在徐徐的余烟中,官兵们找到了10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其中有2具佩戴着日本海军将官服饰。</p><p class="ql-block">从捡得的证件上发现,头部中弹、额头炸裂者正是日本海军大将大角岑生,成为抗日战争中被中国武装击毙的最高级海军将领。另一名日本海军少将须贺彦次郎则被烧得尸体焦黑,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展馆中流连,在展柜前驻足。那一幅幅充满沧桑的画面,展示了中国前辈们不惧牺牲,不惧生死的保家卫国力量与决心。</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新斗门人,为珠海,为斗门区人民在抗击外侮侵略者的战斗中的英勇而由衷的钦佩。是他们在亡国灭种的时候,用生命和鲜血驱逐日冦,保卫了国家,保卫了家园。</p><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了爱国华侨的爱国精神。特别是容兆珍,在二战时期,在美国参军,来国中国战场,冒着生命危险与日本军殊死博斗。他参与策划与参加了著名的松山战役。</p><p class="ql-block">1944年的云南松山战役的胜利拉开了中国全面大反攻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p><p class="ql-block">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装满了大大小小的事件与展品。大到硝烟弥满的战场,小到一个小小的蜘蛛螺。从远古的陶器,到名贵的青花瓷。从白藤填海,到白藤大闸,向我们展示了斗门人民战天斗海的强大精神力量,展示了斗门华侨的爱国爱乡的热情。</p><p class="ql-block">我在那些千奇百怪大大小小的贝壳前惊吧天地之造化。看那些贝壳标本,大开眼界。尤其是第一个看到完整的砗磲,令我震惊。砗磲是佛都七宝之首,是传说中的圣物,佩戴之,祥瑞吉祥,具有辟邪保平安,消灾解厄。</p><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出来,长出一口气,这一趟没有白来。除了了解了斗门的历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认识了许多的海中生物,特别是没有数过来的贝壳类的生物,让我大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刘文俊 笔名:居仁堂主 资深文学爱好者。有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二百余篇,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珠海作家协会会员,斗门区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作协会员,宛城区作协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