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肇周大赞名厨蔡锦华

扬波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某一天下午,方肇周先生从香港来到小海朝阳纱厂视察工作,事前也没通知厂方,而且方老来时叮嘱工作人员,晚上就在厂里简单用餐,不回下塌的南通大饭店吃晚饭。厂里负责后勤的找到小食堂主厨的厨师蔡锦华,请他安排晚餐,十只冷盘,再加几个小炒,不求食材高贵,但求菜肴新鲜,花色精美。蔡大厨领命以后,跟负责后勤的厂领导开玩笑的说:“你买两条烟来,我必定做出满意菜肴。”负责人买来了两包烟,蔡大厨打趣说道“我请你买的是两条,哈哈”。既然已经领命,就要兑现承诺。蔡大厨看到厂门前挂着八个灯笼,上面八个大字“炎黄子孙,振兴中华”,脑筋一转“有了”。蔡大厨把鸡鸭鱼肉萝卜黄瓜等食材加工好以后,主要在拼盘花色上下功夫,每个冷盘里的食材分别码成上面八个字形状,再缺两盘,用逗号和句号形状凑成两盘。</p><p class="ql-block">晚餐时间到了,方肇周和陪同人员以及朝阳纱厂负责人落座,方老看到一桌菜品,眼睛一亮,虽然不是山珍海味,用的是本地普通食材,但制作精美,寓意深远。方老心情大好,从香港飞上海,再坐车四五个小时到南通,一路上舟车劳顿,一扫而光。立即请随行人员拿出相机拍下了一桌菜肴,并和大厨蔡锦华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三十五六年,蔡大厨也过世了三年,他的遗孀张如英谈起这件事,记忆深刻。</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方肇周老先生来厂里,厂长张海如知道方老对吃不讲究,就喜欢地方土菜,便问方老:“给您安排几个土菜,您看看喜欢什么菜?”方老想到儿时吃大头菜腌齑豆瓣汤挺好吃,便随口一说。这下厨师犯了难,腌齑有,但豆瓣一时难于想法,因为豆瓣必需提前一天浸泡蚕豆,翌日豆子浸胖以后才能剥豆皮。幸亏厂里一位纺织女工家里第一天浸泡了豆子,准备下班以后回去剥皮做菜。厂长立即安排这个女工回去拿豆子,解决了食堂师傅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蔡大厨曾经用过的大砧板,直径五六十公分。</p> <p class="ql-block">讲述人,张如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