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保建筑集锦(二)

君羊悠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我仍将以游览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作为自己的业余生活之一。3月13日至4月5日,我又跑了十处文保建筑,拍了不少照片,现继续以每个游览过的文保建筑选择五张照片予以汇总,按时间顺序排列,成稿于美篇中,本次汇总了三处省级文保单位,分别是浙江省海宁市“徐志摩旧居”、“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塔塘桥”;三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分别是嘉兴市“吴润昭私院”,海宁市“</span>智标塔塔基<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氏民宅”;嘉兴市文保点四处,分别是“浔阳桥”、“一里街碉堡”、“济阳桥”、“闻店桥”。</span></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文物保护点;浔阳桥;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OO二年十一月公布。文物所在地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2025年3月13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闻川志稿》卷二《桥梁》:此桥与济阳桥皆前明陶氏所建,南北侧桥额上镌有“浔阳桥”,南北桥额上均无重建二字。</p> <p class="ql-block">浔阳桥东西两端分别有石阶18级。桥长15.9米,顶宽2.7米,底宽3.2米,孔跨径7.7米,拱高3.0米。宋景和《泛棹集》诗云:“春水桃花浪拍天,浔阳古渡柳含烟。蒲帆幅幅随风卸,桥外新回汉口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南北两侧均有桥联,但南侧上联大部分被砌入邦岸,仅见“采虹”两字:下联“日月光涵碧涉新”。北侧上联也有数字没入水中,仅见“磴陟云根平步上”七字,下联大部分被砌入邦岸,仅见“湖添柳”三字。</p> <p class="ql-block">2006年所摄照片上无桥栏石。《古桥风韵》上对该桥的介绍:位于王江泾镇西,座落在丝行街市河上。东西向,系单孔无栏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文物保护点;一里街碉堡;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 OO 二年十一月公布。文物所在地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一里街西端,2025年3月13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一里街碉堡由侵华日军在1938年上半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碉堡外径4米、内径3米、高5.4米,圆柱形,与王江泾火车站碉堡群互为犄角。</p> <p class="ql-block">该碉堡是日军在王江泾犯下罪恶的实证。</p> <p class="ql-block">一里街碉堡整修前后对比。</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文物保护点;济阳桥;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OO二年十一月公布。文物所在地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2025年3月13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济阳桥,俗称“圣堂桥”。位于王江泾镇一里街南侧、市河中段偏西处。南北向,跨市河,系三孔梁式有栏石板桥。</p> <p class="ql-block">东西桥额上镌有“济阳桥”,南北端分别有石阶9级和6级。桥长25.50米,顶宽3.00米,底宽3.20米,三跨总长16.00米,中跨净空3.30米。</p> <p class="ql-block">东西两侧不见桥联。南桥墩北侧壁刻有"放生官河"等字样。</p> <p class="ql-block">2006年拍摄时桥面石护栏已残缺不全。此桥建造年代不详。清宣统《闻川志稿》卷二《桥梁》著录此桥。</p> <p class="ql-block">闻店桥,2002年11月,嘉兴市文化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但现场的文物保护标志缺失。文物所在地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2025年3月13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桥南宣传牌介绍:闻店桥,坐落于一里古街东端,是水路从大运河进入王江泾镇市河的第一座石桥。南宋初期由于此开设店铺的闻人氏家族出资建造,故得名。相传朱元璋曾在此与刘伯温相遇。</p> <p class="ql-block">《古桥风韵》介绍:闻店桥,位于王江泾镇市河东端与京杭大运河的交口,长虹桥北侧。南北向,系单孔有栏石拱桥。东西桥额上镌有“闻店桥”,两侧石护栏齐全,桥顶有靠凳石,南北端分别有石阶19级和21级。桥长24.40米,顶宽3.60米,底宽4.50米,桥孔跨径8.50米,拱高3.60米。</p> <p class="ql-block">闻店桥(南),摄于2025年3月13日。东西两侧有桥联。西联“纡回迂越水之波彩虹跨岸襟带汇闻溪之景金雁联陡”。东联在运河中,仅录得下联“扶摇利涉永资海宴河清”。</p> <p class="ql-block">闻店桥(北),摄于2025年3月13日。清宣统《闻川志稿》卷二《桥梁》:长虹迤北跨塘者曰“闻店”。古闻人氏设肆处。初建失考。明天启末圮,里人蒋之华集同里重修。国朝道光七年(1827年)里人重建。2002年11月,嘉兴市文化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p> <p class="ql-block">海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智标塔塔基;2003年7月28日海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文物位于海宁市硖石街道东山顶,2025年3月15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智标塔因有倾覆危险而在1969年12月26日以爆破形式拆毁,塔基当时末拆而得以幸存。2003年4月进行了智标塔塔基、地宫考古发掘。</p> <p class="ql-block">地宫平面呈“回”字形,以红砂岩条石砌筑;地宫主体的石函,居于正中间,是个边长约70厘米的正方形石砌函室;函室与地宫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类似“回廊”的空间。这种石砌的“回廊式地宫”,结构独特。</p> <p class="ql-block">智标塔地宫藏品:陶座铜阿育王塔及塔内舍利盒。</p> <p class="ql-block">成为海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智标塔塔基地宫现状,摄于2025年3月15日。</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塘桥;浙江省人民政府二0一七年一月公布;嘉兴市人民政府立。文物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2025年3月20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塔塘桥,重建于清光绪乙巳年(1905)。系单孔石拱桥,东西跨海盐塘。全长45.93米,桥面宽3.45米,桥底距水面8米,拱跨14米。桥额为“重建塔塘桥”。</p> <p class="ql-block">桥顶望柱有4个石狮,两侧修有可供行人座的石栏,桥墩嵌有桥联。该桥规模宏大,造型美观,是市本级海盐塘上仅存的古桥,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道光《余闲小志·桥梁》:塔塘桥在里西,跨横塘。相传创自宋代,高践雄壮,为郡郭南来第一桥。明崇祯甲申重建。</p> <p class="ql-block">《古桥风韵》中的照片:2006年时的塔塘桥。塔塘桥从光绪乙巳年重建距今正好120年了,个人认为在嘉兴市本级,从古桥排位来看,除王江泾的长虹桥、闸前街的秋泾桥外,塔塘桥能排老三。</p> <p class="ql-block">海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氏民宅;海宁市人民政府,二 O 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布。文物位于海宁市长安镇,2025年4月1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徐氏民宅:徐氏民宅位于长安镇和平街132号,南临上塘河。</p> <p class="ql-block">传统木结构房屋,房子墙体高大,现存房屋一进,前后左右各带厢房,南面山墙两角上有石灰塑花草纹装饰,西南角有界碑,上刻“敬慎堂徐”。</p> <p class="ql-block">从南面进为台门,中为天井,左右厢房,正厅三开间二层楼房,正厢与厢房柱上均有精美的人物牛腿,正厅后为天井,左右带厢房,厅后及厢房均有廊,廊上有翻轩。</p> <p class="ql-block">正厅后面的天井。据骆宝发口述,房由徐姓人家于清末建造,并开设过酒楼,解放后归海宁中学使用。</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润昭私院;嘉兴市人民政府二00九年公布。文物位于秀洲区新塍镇,2025年4月4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吴润昭私院:建于太平天国年间,吴氏祖籍江苏吴江盛泽镇,为该镇丝业巨商之一。</p> <p class="ql-block">其时新滕四乡盛产蚕丝,皆运往苏、盛等地,吴氏为谋求发展,举家迁来嘉兴市新塍镇,並以五万银元巨资购得从问松桥西境至吴家弄,南临市河,北达秀水浜地块一宗,约三亩有余,旋即建造此院。</p> <p class="ql-block">目前建筑为该院中轴,占地五百余平米,东西两侧原各有一厅,与中轴並行。大院前后有五进之深,总长约80米,其中第二进至第五进工艺龙为精细。如陈列馆前沿的四根主柱各镂有花篮一只,精雕细琢,耗工甚巨,东西搁梁亦有细雕,南北窗页更有《西厢记》剧情浮雕。</p> <p class="ql-block">如此精湛之工艺在当时毗邻乡镇中首屈一指。四周围有高大的风火墙,厚实坚固,历经百年沧系,风采依旧。</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浙江省人民政府2017年1月13日公布;海宁市人民政府立石。文物位于海宁市长安镇,2025年4月4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于民国15年(1926)由陆伯鸿和尤佩生发起筹募资金3.5万元,民国17年动工,民国18年(1929)竣工,当年10 月3 日举行开堂典礼,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为该堂朝圣日。</p> <p class="ql-block">文革期间,教堂被占用,房屋破坏,钟楼拆毁,1979年后房屋归还整修。2005年由教徒集资重修,恢复钟楼。</p> <p class="ql-block">2014年海宁市人民政府对现存的主体建筑经楼和神父楼整体保护修缮,天主堂主体为哥特式建筑,通面阔三间12.4米,通进深八间31.2米,前正中有钟楼共四层,尖顶耸立十字架,高约17米。神父楼为三开间两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是海宁市现存唯一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教堂。这是我国第一座由教徒自筹资金建造的教堂,亦为我国第一座以“圣女小德肋撒”命名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徐志摩旧居;浙江省人民政府二零一一年一月七日公布;海宁市人民政府立。文物位于海宁市硖石镇,2025年4月5日游览。</p> <p class="ql-block">徐志摩旧居位于海宁硖石街道干河街38号,名“安雅堂”。据载房建于1926年8月,是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旧居为二进加厢房中西合壁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通面阔13米。前厅及厢房底层有中式廊檐,抱头梁、罗锅椽,雕梁画栋,雅致玲珑。厅内地面铺彩色水泥地砖,是当时从德国进口的洋货,颇为美观。</p> <p class="ql-block">门为落地隔搧。木结构楼梯。考究的多重阴角线天顶装修。厅堂与天井间,也是落地隔搧出入,天井上用中式梁架结顶,细部施蝙蝠香草如意浮雕,周为玻璃窗,清新明亮。第二进有露台。</p> <p class="ql-block">维修后,旧居内部布置徐志摩生平及文学历程陈列,并据其表妹回忆,复原他与陆小曼的婚房、书房“眉轩”及张幼仪房间等,于1999年10月对外开放。2006年对旧居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临干河街的后期建造房屋,新建旧居入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