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桂宁

<p class="ql-block">  世界四大博物馆的认定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标准:</p><p class="ql-block"> 1. 馆藏数量与质量:这些博物馆拥有数量庞大且质量极高的藏品,涵盖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2、历史与文化影响:这些博物馆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世界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3、建筑与设施:这些博物馆通常拥有宏伟的建筑和先进的设施,能够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体验。</p><p class="ql-block"> 4、学术研究与教育功能:这些博物馆不仅是展示艺术品的场所,还是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重要中心,吸引了大量学者和研究人员。</p><p class="ql-block"> 5、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这些博物馆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位于英国伦敦,是世界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与卢浮宫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列)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成立于1753年,并于1759年1月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涵盖了人类历史、艺术和文化的各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埃及馆:收藏了大量的古埃及文物,包括著名的罗塞塔石碑和木乃伊。</p><p class="ql-block"> 希腊和罗马馆:展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品,如帕特农神庙的雕塑。</p><p class="ql-block"> 亚洲馆:收藏了来自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 中东馆:展示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波斯等文明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非洲、大洋洲和美洲馆:展示了这些地区的土著文化和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许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伟大科学家的手稿,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大英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涵盖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类别的中国文物及其代表性展品:</p><p class="ql-block"> 1、青铜器</p><p class="ql-block">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包括鼎、簋、爵等礼器,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p><p class="ql-block"> 2、陶瓷</p><p class="ql-block"> 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瓷器:包括青瓷、白瓷、青花瓷、彩瓷等,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3、书画</p><p class="ql-block"> 古代书画作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展示了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4、玉器</p><p class="ql-block"> 包括玉佩、玉璧、玉琮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 5、佛教艺术</p><p class="ql-block"> 包括石雕、木雕、泥塑等,展示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p><p class="ql-block"> 6、其他文物</p><p class="ql-block"> 包括贝币、刀币、圆形方孔钱等,展示了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康候簋,是一件我国西周时期著名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这件簋因其铭文和精美的纹饰而备受关注。</p><p class="ql-block"> 康候簋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和社会结构。</p> <p class="ql-block">  康候簋上的铭文记录了西周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于研究当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康侯簋上的24字铭文原文为: ‌‌</p><p class="ql-block"> “王来伐商邑,令康矦啚于卫,沬司徒眔啚,乍厥考尊彝。”‌</p><p class="ql-block"> 这段铭文记载了西周初年的三件重要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王来伐商邑”‌:指周王(可能是周成王或周公旦)讨伐商朝城池,平定“三监之乱”。</p><p class="ql-block"> “令康矦啚于卫”‌:周王命令康侯(康叔封)改封到卫地,成为卫国的第一任国君。</p><p class="ql-block"> “沬司徒眔啚,乍厥考尊彝”‌:沬司徒(康侯的兄弟或亲属)为纪念亡父,制作了这件青铜礼器。</p><p class="ql-block"> 这段铭文不仅证实了康叔封的封地变迁,还为研究西周初年的政治和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  这些琉璃制品原本是山西寺庙屋脊上的装饰品,但在20世纪早期,由于战乱,一些琉璃遗失,一些则遭到破坏,其中一部分被英国人切割后运至大英博物馆。这些琉璃瓦上的龙纹设计非常生动,四条龙各不相同,甚至拥有不同的鳞片纹样,每条龙的神情也栩栩如生。 花朵和背景植物的纹样同样秀丽,整体的色彩构成也十分优美。</p> <p class="ql-block">  慈禧象牙扇是一件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慈禧太后(1835-1908)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她的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往往体现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和奢华风格。这把象牙扇可能由精细雕刻的象牙制成,反映了清代宫廷艺术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三菩萨像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p><p class="ql-block"> 三菩萨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三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观音菩萨,他们分别象征智慧、修行和慈悲。</p> <p class="ql-block">  普贤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之一,象征着修行和实践。普贤菩萨通常与文殊菩萨和观音菩萨一起被称为“三大士”,分别代表智慧、修行和慈悲。</p><p class="ql-block"> 普贤菩萨骑坐在六牙白象上,手持莲花或如意宝珠,象征着无尽的修行和愿力。六牙白象代表六种修行方法(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菩萨之一,以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而广受尊崇。</p><p class="ql-block">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在佛教艺术中有着丰富的表现,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壁画,观世音菩萨通常以庄严、慈悲的形象出现。</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重要菩萨之一,象征着智慧和觉悟。文殊菩萨通常与普贤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一起被称为“三大士”,分别代表智慧、修行和慈悲。</p><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通常被描绘为手持智慧剑和经书,象征其斩断无明和愚痴的能力。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骑坐在狮子或孔雀上,狮子代表勇猛和力量,孔雀代表美丽和庄严。</p> <p class="ql-block">  三菩萨壁画原由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供奉,这是一座金代建造的古老寺庙。壁画绘制于1424年的明代,壁画高4米,宽3.9米 ,如此巨大面积的壁画,由五台山寺院僧人精心绘制,技艺高超。</p><p class="ql-block"> 战乱期间,清凉寺的三菩萨壁画被人为的切割为12块流失,如今安放在大英博物馆中展出。</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辽三彩罗汉像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 辽三彩是辽代(907-1125)的一种低温釉陶器,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造型而闻名。辽三彩的制作工艺受到唐代三彩的影响,但在色彩和纹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罗汉像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罗汉是佛教中的圣者,象征着智慧和觉悟。辽三彩罗汉像生动的造型和细腻的刻画表现出罗汉的神态和气质,体现了辽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p><p class="ql-block"> 《女史箴图》原为清内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现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全卷长348.2cm,高24.8cm,绢本设色,内容共分9段。</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双羊尊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古代青铜器,它展示了古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p><p class="ql-block"> 这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原为湖南出土,曾由北京圆明园的珍藏。1860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发生后,使其流失海外,如今珍藏于大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双羊尊以其独特的造型吸引眼球,两只羊头相对而立,共用一个器腹,专为盛酒而设计。其高度达到45厘米,展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铸造技艺。</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唐三彩墓葬俑是唐代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以其鲜艳的釉色和生动的造型,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元性。唐三彩主要用于墓葬,作为陪葬品,它们不仅反映了唐代的丧葬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来世的信仰和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 唐三彩俑种类繁多,包括人物、动物、器物等,其中人物俑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和表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唐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面貌。</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仰韶红陶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展现了早期中国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仰韶文化是中国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7000至5000年,红陶尖底瓶是这一时期常见的陶器类型,通常用于盛装液体或作为祭祀用品。</p><p class="ql-block"> 仰韶红陶尖底瓶的特点是底部尖锐,便于插入地面固定,瓶身则装饰有各种几何图案或动物纹样,这些纹饰不仅具有装饰性,也可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或宗教意义。</p> <p class="ql-block">  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展出了众多珍贵的中国文物。这些文物跨越了数千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涵盖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各个方面。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科技和文化成就,也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铜器镈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乐器之一。 </p><p class="ql-block"> 镈钟是古代中国用于祭祀、宴会等场合的打击乐器,通常由青铜制成,形状多为扁圆形,上面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提供了研究古代中国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青铜器方彝是中国古代盛酒器。盛于商晚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良渚玉琮是研究中国古代玉器工艺和良渚文化的重要文物。 </p><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大约存在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200年,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良渚文化以其精美的玉器而闻名,其中玉琮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p><p class="ql-block">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通常用于宗教或礼仪活动。它的形状象征着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宇宙观。良渚玉琮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表面常常雕刻有精细的图案,如神人兽面纹等,这些图案可能具有宗教或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  玉龙佩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雕刻的龙形图案生动逼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玉佩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可能用于宗教仪式或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玉龙佩是中国古代玉器中的一件精美艺术品,代表了古代中国玉器工艺的高超水平。玉龙佩通常是指雕刻有龙形图案的玉佩,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尊贵和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至正十一年青花象耳瓶是中国元代瓷器中的一件重要作品,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美的青花绘画而著称。这件瓷器是元代青花瓷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是研究元代青花瓷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至正十一年(1351年)是元朝的一个年号,这一时期青花瓷的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件象耳瓶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元代青花瓷的高超工艺。</p> <p class="ql-block">  釉里红大罐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代表了元代(1271-1368年)陶瓷工艺的高峰。釉里红是一种在瓷器上使用铜红釉的装饰技术,这种技术在元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p><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的这件釉里红大罐不仅是研究元代陶瓷技术的重要实物,也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审美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  明代青花云龙纹梅瓶是中国明代瓷器中的一种典型代表,以其精美的青花绘画和独特的造型而闻名。梅瓶是一种常见的瓷器器型,通常用于插花或作为装饰品。</p><p class="ql-block"> 云龙纹是明代青花瓷中常见的装饰图案,象征着皇权和吉祥。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云纹则代表着祥瑞和天意。云龙纹通常以龙在云中穿梭的形象出现,线条流畅,富有动感。</p> <p class="ql-block">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铜佛像,这些铜佛像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铸造技术,还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历史。铜佛像的制作通常采用失蜡法,这是一种古老的铸造技术,能够制作出细节丰富、形态各异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  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入口处的展板处,有这么一句话——“中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到底有多博大呢?流落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整整有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主要分布在中国馆和陶瓷馆,从陶器、漆器、玉器到造型独特的青铜器,从精美雅致的佛像经卷到栩栩如生的唐三彩,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 到底有多悠久呢?这里的文物时间跨度极大,从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到庄重威严的商周;从深邃独特的魏晋到璀璨夺目的唐宋,从多民族交流的元朝到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明清时期,足足跨越了几千年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看了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来到大英博物馆参观的中国游客,尤其是看到那些源自中国的珍贵文物时,都会感到一种复杂的情感。他们会为这些文物的精美和历史价值感到自豪,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另一方面又会感到一些遗憾或失落,因为这其中很多珍贵文物是被通过战争、不平等条约或其他非正当手段被他国获得的。这些文物不仅是艺术和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记忆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因此,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走出来,我也有同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