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 色香俱佳

史恺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们来到一个不平凡的地方大饱“口”福,余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走进澄海樟林古港,眼光扫描,五味杂陈,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卤鹅香味浓</span></p> <p class="ql-block">樟林古港有两只硕大的狮头鹅站在河边,活灵活现。潮汕有句口头禅——“澄海出名狮头鹅”,其味其价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  有名的狮头鹅头888元/个,卤水肉。狮头鹅的肉质带有一种独特的鹅肉香味,这种香味在烹饪过程中会愈发浓郁,令人垂涎欲滴。有吃过才能回味。</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2.猪肉美味佳</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朝狮头鹅塑相将视线转移到河对面,又发现一只硕大的猪,以为又是一道风味。</p><p class="ql-block"> 绕过河一看,原来是这样的味道。据介绍:传说清代樟林寨城南门内天后圣母庙旁,有北社林氏,新婚不久,丈夫因家贫穷,过番谋生,遗一子,日食难度,妇思再嫁,她每当行至社外,常逢大猪挡路,污泥溅其全身,以为天意使然,遂绝再嫁之念,转身回家,苦守抚婴。及至儿子年少,遂于某船号当工。因该小孩顽皮活泼,常戏弄船里"妈祖"神祗,大人们吓其若再犯神,将其抛下海去。谁料该船号自此旺发,小子备受重聘高薪,后来自己当上了红头船主,成了樟林殷富。当其了解母亲年轻苦难史,以为是"妈祖"和"猪神"搭救无疑。遂于南门内天后官大殿左侧,塑一头泥猪与妈祖合祭,一时香火颇旺。故有"亥爷得饭妈祖福"之民谚广泛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猪是中国人财富的象征,有猪才有家。小时候,我们家养的猪出卖后能解决家里的大额支出。在经济困难时代,能吃上猪肉是非常幸福的体验。樟林村的“亥爷”传说神化了人们对财富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3.海鲜腥味甜</b></p> <p class="ql-block">  到潮汕没有尝尝海鲜不算到潮汕。见到大海,一股浓浓的鱼腥味朴鼻而来。回想在海边朋友请吃的刚刚上岸的海鲜,只用水清煮清蒸,什么配料都不用,其味道特别甜美,味道好极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4.红头苦味多</b></p> <p class="ql-block">  澄海古樟林港最出名的就是这只红头船。有多少潮汕人就是坐着这样的红头船历尽沧桑漂流到海外谋生的。其中的苦味,只有华侨自己知道。敢坐红头船出海的人都是天生敢串敢冒的。他们吃尽苦头,获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红头船”是雍正年间官府命潮汕民间渔船刷红漆,以区别于海盗。是潮汕地区华侨华人远渡重洋拓殖海外的远洋商船。</p> <p class="ql-block">昔日潮汕人乘坐红头船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在陌生的国度繁衍生息,艰苦创业。它承载着满满思乡情,成为华侨同祖国联系的亲情纽带。潮汕亦称潮州,故潮汕红头船也称潮州红头船。</p> <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从道光二年至咸丰八年(1822—1858)的36年间,旅居暹罗(泰国)的华人从4万多人增至150多万人。其中五分之三即88万多人为从樟林港乘红头船出洋的潮人。</p> <p class="ql-block">我爷爷的大哥就在泰国谋生,要不是土改分田地,我爷爷也许跟大老伯一起旅居它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5.海灵人味善</b></p> <p class="ql-block">品尝“鹅味”、“猪味”、“鱼味”、“苦味”之后,樟林古港还有一味——人文味。</p> <p class="ql-block">在古港附近200米左右有不乏名人故居,其中,就有秦牧故居。</p> <p class="ql-block">秦牧,原名林觉夫,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被誉为“散文一绝”。他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澄海,童年和少年时代曾在新加坡侨居。秦牧的文学创作涉及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多个领域,其作品以思想深刻、情感丰富、语言流畅著称,在文坛上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秦牧故居:</p><p class="ql-block">秦牧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观一村渔行巷9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88平方米,主座"四点金"带右侧从厝,墙体及墙基夯筑贝灰砂土,平面呈典型的潮汕传统民居"单边厝"建筑。秦牧先生十三岁跟随父亲回国,青少年时代在此生活。秦牧一生发表和出版了大批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和文学论著,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感人,充满了时代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秦牧故居对于研究秦牧生平及其创作历程具有重要价值,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妈祖信俗是我国沿海地区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它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p> <p class="ql-block">  妈祖信俗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标志。一千多年来,妈祖信俗流传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二零零九年九月三十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五味之后是:</p><p class="ql-block"> “好了歌”</p><p class="ql-block">潮人都说华侨好,</p><p class="ql-block">唯有财富忘不了!</p><p class="ql-block">终朝只恨聚无多,</p><p class="ql-block">及到多时海漂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