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散文的定义

东北虎

<p class="ql-block">图文/东北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733847</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清晨,我背着旭日霞光,迈着悠闲的步伐,前往不远处的小港圌山公园晨练。偶然间,遇到了一位昔日的文友。我们相对而坐,安坐在公园桃花亭长廊的木椅上,畅谈与文字相关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我笑着对名叫子夜(网名)的老弟说:“你的文学创作很有造诣,文采斐然。我翻看本市晚报时,常看到你发表的文章,那些文字里浓厚的乡土人情和烟火气息,十分耐读。”</p><p class="ql-block"> 子夜却一脸认真地回答:“北虎老兄,你这话可让我诧异了。我写的不是散文,只是过往记忆与所见、所思、所议,是有血有肉、充满生命力的。诗词、散文、小说、剧本这些才是文学作品。高中语文老师说过,诗词、散文、小说这类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不真实。”</p> <p class="ql-block">  听到这番话,我十分惊讶,散文怎么就成了虚构不真实的作品呢?我心里明白他对“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认知有误,可一时也找不到有力的证据反驳。再一想,争论只会伤了感情,最终不欢而散。只是这事儿让我心里满是疑惑,难以释怀。</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岁年纪一岁人。我年幼时经历的事,几十年后仍记得清清楚楚。比如姨娘家的住址和相关往事,即便后来两家断了往来,近20年后,陪高中同学回家时,那些旧事依旧历历在目。如今我已不再年轻,头发和胡子都染上了白霜,正式步入了七老八十的老年行列,记忆力也大不如以前喽。</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后,子夜关于“散文”的定义,以及散文是否一定是虚构的文学作品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不断翻腾涌现。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温知识,弄清楚“散文”定义的理论依据,不然 枉为黑大同步教材函授结业生。当年,我在部队报读了三年制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开卷考核拿到了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复习,我深入理解了散文的定义。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1. 形式自由:散文没有严格的格律和韵律要求,不像诗歌有固定节奏和韵脚,也不像小说有完整情节和结构。它能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形式灵活多样。</p><p class="ql-block"> 2. 内容真实:散文内容通常源于现实生活,是作者对身边事物、人物、事件的真实感受与体验的记录,强调真实性和真情实感,不靠虚构情节和人物。</p><p class="ql-block"> 3. 语言优美:散文语言注重自然流畅、优美生动,通过细腻描写、形象比喻、深刻议论等,让读者感受语言魅力和思想深度。</p><p class="ql-block"> 4. 主题集中:散文篇幅一般较短,主题相对集中,作者在有限文字中围绕核心主题展开思考与表达,使文章具有明确思想内涵和情感倾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视频/抖音抒情散文《花辦上的露珠》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  关于文学创作是否一定虚构,我认为并非如此。文学创作可分为虚构性和非虚构性两种。</p><p class="ql-block"> 1. 虚构性文学创作: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体裁。这类作品常通过虚构情节、人物和场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创造出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虽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借虚构手法揭示人性、社会现实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次问题。</p><p class="ql-block"> 2. 非虚构性文学创作:包括散文、报告文学、传记等体裁。这些作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真实记录和反映社会现象、人物事迹及作者亲身经历,强调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真实故事和细节传递思想情感,让读者感受生活的原汁原味和真实力量。</p><p class="ql-block"> 文学创作既有虚构的,也有非虚构的,它们以不同方式展现文学的魅力与价值。不知读者读了本文后,对“散文”的定义和理解,是否和我一样更加清晰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