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西博物院 建筑与青铜器篇

轩柳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有博物院与博物馆之分。二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在规模、功能、藏品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区别在于:</p><p class="ql-block"> 规模与藏品、</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规模较小,形式多样,如地方性展览馆,藏品种类繁多,适合普及教育和公众欣赏。</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规模较大,如国家级或省级的大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功能定位:</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侧重于教育和社区参与,如科普教育和文化交流,适合各年龄段人群。</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除了教育功能外,还强调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举办高端国际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建筑与展览风格:</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建筑风格多样,从现代到复古,注重互动体验和创意市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展览布局讲究,每一步都像是在翻阅厚重的历史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外建筑造型,如斗似鼎:博物院的主馆造型被比喻为“斗”和“鼎”,其中“斗”象征丰收喜悦,“鼎”象征安定吉祥。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还反映了山西作为“斗拱之乡”的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月初从北京出发,一路走过徐州、杭州、湖州、泰安、开封、洛阳、晋城、晋中……出行最后的一站,落在山西太原、落在山西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肃穆:可以一目了然山西博物院的功能、定位非同小可!</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的外观建筑风格与院内视觉效果豁然、通透、贯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主馆四角的四根铜立柱,将建筑主体稳固地托起,柱上饰有古青铜器上的窃曲纹、兽面纹、饕餮纹等,具有强烈的、神秘诡谲的文化色彩,隐喻晋国曾经辉煌的传奇和霸业,同时具有画龙点睛之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是以"晋魂"为主题,它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博物院的中央一层仰视,山西博物院的藻井式穹顶设计!美的惊叹!自然光洒落整个大厅……一层一层、一圈一圈,八角,攒尖顶,天穹之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博物院的内部结构呈八角形,仿照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质建筑应县木塔的外部轮廓设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博物院的四层俯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视:延展、延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院的一层,有互动体验魔墙,3D环绕,如果你是初来乍到,让你初次体验,那一定会目不暇接!视觉冲击茫然!最好的体验是反复回归魔墙,体验、回味无穷无尽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喜欢看博物馆的陶器,特别是年代恒古的彩陶……自从看了三星堆新馆后,痴迷于青铜器,再后来想对青铜器上的纹饰,看个究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夔凤纹四耳鉴</span></p><p class="ql-block"> 此展品出自于春秋时期夔凤纹四耳鉴,<span style="font-size:18px;">夔(kui):</spa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仔仔细细看层层叠叠的纹饰,感叹春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到展厅的门把手的造型,似乎有着青铜器夔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窃曲纹簋</p><p class="ql-block"> 簋,最早是一种盛放谷物的容器,后来演变成一种礼器。</p><p class="ql-block">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意思是天子、诸侯、士大夫,所能使用的鼎和簋的数量,以及里面盛放的食物的种类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僭越。等级森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鱼涡纹盘,商代文物,大约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这件文物通高19.1厘米,口径46.7厘米,中央装饰有涡纹,周围有三条鱼在水中游动,充满了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 涡纹,又称火纹或太阳纹,是一种古老的几何纹样,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上。涡纹象征着生生不息,山西的许多文物中都有其身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有细观察、慢移步,才能满足对青铜器上的细节热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雁鱼铜灯,构思巧妙,整体造型为一只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鱼腹下方接两块弧形屏板和带曲鋬的灯盘,可自由转动调节灯光亮度及方向,也可以防御来风。灯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可通过鱼腹和雁颈导入盛水的大雁肚子,这样一来,燃灯后所产生的烟雾、废气,进入雁体后,经过水的稀释作用,就能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古人的智慧,膜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的晋公盘,内壁有铭文!底盘中央有浮雕盘龙!盘中各式动物,栩栩如生,并且还能旋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展品来自于甘肃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燕姬簋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博物院的青铜器,春秋时期居多……感叹如此工艺发达、纹饰如此精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俯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足部纹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饕餮纹的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存在。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尤其是鼎、簋上。“殷人重鬼”,在祭祀器上频繁出现的饕餮纹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宗教意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才疏学浅,无法一一描述 ,表达不清,还易误导!仅仅一个青铜器,让我无地自容!中国文化岂止一个博大精深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拍摄:轩柳柳</p><p class="ql-block"> 撰稿:轩柳柳</p><p class="ql-block"> 时间:2025.3</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