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唯一性

闻道

<p class="ql-block">今天偶看美友的一篇美篇,说的是女人择偶的标准,颇有所感,便写下此文。</p><p class="ql-block">不论男女,成年后,都会有择偶的要求,至于那些放弃婚姻,选择独身的人,如果不是被情感所伤,并且很重,就是因前车之鉴,不敢贸然涉入爱河,被动地选择独身。之所从说是被动,借用一句别人的话说,就是所遇见的异性吸引力不够。</p><p class="ql-block">还有人说,好的都被别人挑走了,剩下的都不适合自己,又没有退而求其次的心理准备,故而,只能是坚定信念,决不将就。独身主义就成了一种社会病种。</p><p class="ql-block">在男人的世界里,将女人比作花。进入花圃,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姹紫嫣红,各展娇艳。如果将婚姻比作生活中的游戏,那么,每一种游戏都会有其游戏规则,人们只能按规则进行,否则,游戏就会因混乱而不能继续下去。故而,男人们不管怎么选,都只能选择摘取一朵花带回家。</p><p class="ql-block">那么男人是什么呢?我认为,男人就是一棵树。</p><p class="ql-block">树的种类也很多,高的伟岸,矮的亲和,直的可作栋梁,弯的可供欣赏,粗的能当大任,细的亦能发挥特殊作用。女人选择男人,同样不可兼备。</p><p class="ql-block">伟岸的不可遮阴,亲和的不可依靠,粗壮的不能把玩,细小的不堪重负。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人们为了把玩欣赏,将梅树的枝干用牵引,重压的方式,使得梅树的枝干扭曲变形,以供人们把玩。但人们不会将白杨树去扭曲成盆艺,亦不能将桎木作供人们建房的栋梁。</p><p class="ql-block">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还是各取所长为好,否则就只能象我过去看过的小品文一样:</p><p class="ql-block">有一位美女,因自身条件较好,在择偶时,千挑万选都不如意,后来年龄大的,可供选择的就更少,便退而求其次,来到一家自助型婚姻介绍所,这家婚介所按年龄段分设几个门,求偶者可自行选择推门进去,于是,这美女选择一扇门进去,然而,房间内又分别按身高设多扇门,美女选好推门进去,里面又分别按相貌设几扇门,再进去,依次按性格,收入,家境如此类比,当美女选到最佳的门推开后,竞然发现已到外面了。</p><p class="ql-block">说到此,独身主义就产生了,但真的独身是唯一的选择了吗?中国的汉字是奥妙无穷的,好字的组成是一女一子,也就是说,男女比肩,成双成对才能算好,错位的,如女和子上下结构,或是子前女后,都不能成为好。</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里有一句经典,男子无女,家室不安,女子无夫,终身无主。</p><p class="ql-block">宇宙渺渺,万物一规,阴阳之道,分合自然,衣食住行,人生必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