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临县的黄河边有个碛口古镇。碛口的“碛”字意为浅水中的砂石或乱石,这一名称源于黄河与湫水河交汇处形成的险滩——大同碛。大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落差达10米,水流湍急,船筏难以通行,因此成为黄河中上游航道的终结点。</p><p class="ql-block"> 由于黄河在此处水文条件复杂,激流、险滩、乱石遍布,加之十米的落差,上游的船下不来,下游的船上不去,货物必须通过路陆运输转运,因此碛口便成为了黄河水运的重要中转站。</p><p class="ql-block"> 碛口古镇确是有些古韵的。古老的民居,成为当地第一景观。这里的明代、清代民居,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这些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民居、商铺,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有些房屋已斑驳失修,虽不致残破,但却风骨奇峻。有些当年曾是店铺的高墙大院,展示着这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充分让人们感受着这里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向高处走便到了碛口古镇的制高点黑龙庙,这是古镇祈雨的宙宇。气势不凡地雄踞于黄河边的高处,俯瞰黄河,居高临下。历史上,当地人的祈雨都在这里进行。原来,面对黄河水却依然未能摆脱干旱,于是黑龙庙便常年香火鼎盛。庙里有座戏台,逢年过节一定有戏班唱戏,黑龙庙的地势高,加之戏台建在庙门上面,而庙门是个高台,庙门是个长长的门洞,这门洞像个扩音器,于是声音便传播开来,甚至可以传到黄河对岸的吴堡县,于是当地便有了有句话,黑龙庙开锣,陕西人听戏。</p> <p class="ql-block"> 距离碛口大约五公里有个李家山。这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古村,相对封闭,仿佛一个天然过滤器,滤掉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将人带进了一个单纯而安静的天地。山体与建筑结合之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p><p class="ql-block"> 从风水学讲,李家山村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两翼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的山坡上,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震撼力的效果。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静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民居、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每年吸引着许多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前来采风、创作。李家山的发现和吴冠中先生有关,吴先生曾多次在此创作写生。吴老先生说:(李家山)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