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三月景色

中年如歌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西藏,冬天还未完全退场,春天已悄然探头。高原的风依然凛冽,却裹挟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像是酥油茶里突然化开的一粒冰糖。</p><p class="ql-block"> 拉萨河谷的柳枝最先感知季节的转换,枯黄的枝条泛起朦胧的青雾,走近看却找不到一片完整的绿叶。布达拉宫广场的鸽子比冬日里活跃,扑棱棱飞过宫墙时,翅膀会掠过那些未化的残雪。某个向阳的拐角处,偶尔能发现一簇格桑花的嫩芽,怯生生地贴着地皮生长,像不小心洒落的绿松石珠子。</p><p class="ql-block"> 牧民们开始整理冬季厚重的氆氇袍子,女人们把压了一冬的邦典(围裙)拿出来晾晒。那些红蓝相间的条纹在风中摆动时,会惊动蹲在墙根晒太阳的野狗。转经道上,磕长头的人身下的石板渐渐没了霜色,金属护掌与地面摩擦的声音不再那么沉闷。</p><p class="ql-block"> 纳木错湖面的冰层出现蛛网般的裂纹,裂缝里透着不可思议的蓝,仿佛有整个天空被封印在下面。而念青唐古拉山的雪峰依然白得耀眼,只是在正午时分,山脊会蒸腾起肉眼几乎看不见的雾气,像神明轻轻呼出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寺庙檐角的风铃开始频繁作响,不是被风摇动,而是被更多前来朝圣的脚步惊醒。某个寻常的清晨,大昭寺前的酥油灯突然比往日明亮些——原来天光来得早了,金顶最先触到朝阳时,会迸溅出细碎的金屑,落在朝圣者沾着尘土的额头上。</p><p class="ql-block"> 这时的西藏像一幅未完成的唐卡,底色已经铺陈,金线才勾到一半。冬天与春天在此短兵相接,却意外地达成某种默契——枯草与嫩芽共享一片山坡,寒风与暖阳交替抚摸经幡。所有生命都处在将醒未醒的临界点,连海拔最高的鹰隼,盘旋的轨迹都比往日多出几分犹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