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车厢内,嘈杂声中醒来,不知谁在唱着一首怀旧的老歌,追忆着曾经的青春, 曾经的韶华,歌声不动听却动情,旋律未变,依旧如泣如诉,奈何岁月已老去,还有坐在车厢里的你我。抖落了两天一身的疲惫,呆呆地望着车窗外,思无绪。 </p><p class="ql-block"> 铅灰色的云,漂浮在天边,渐渐地浓郁。夕阳有些惨淡,穿不透云层的遮挡,无力地挣扎着坠落。一架飞机,拖着长长的白色的尾巴,追逐着落日,然后与夕阳一同消失在云层里,只有那白色的气流在空中扩散,告诉人们,曾经有一架飞机来过。夜色渐渐袭来,远去的不止有洛阳的高楼大厦,还有洛河,还有中灵山。</p><p class="ql-block"> 中灵山,又名紫云山,是东岳嵩山的余脉,位于登封和偃师的交界处。离九朝古都洛阳40公里之遥,距离长治大约240公里。 </p><p class="ql-block"> 这次徒步中灵山,是一次意外。若不是天干物燥,太行山大大小小的山被封,一条条徒步路线被禁止进入,我想我是不会跑这么老远只为了攀爬这么一座山的。 太行山的千山万壑,蕴藏了无数条经典的徒步路线,足以让人痴迷。都说山外有山,不妨走出去看看。 </p><p class="ql-block"> 4月5日周六,一大早,从长治出发,到黄河三峡游览,下午住宿到洛阳偃师区。次日早8点,抵达中灵山山脚下的任窑村。一行30人,浩浩荡荡出发。 </p><p class="ql-block"> 旭日东升,空气里弥漫着花木的清香,气温明显高于长治,一大早就感觉到了一丝闷热,起步脱了外套,然后抿着一支藿香正气水边走边看。梯田,油菜花肆意绽放着,一片一片的金黄,那是春天的气息;路旁,一树一树的花儿,叫不上名字来,火红的,缀满了枝头,那是春天的声音;远山由远及近,山色嫩绿嫩绿的,崭新的绿,那是春天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从任窑村到峡门口村约2公里的距离,在峡门口村,我从后面追上了走在前面的强驴飞鱼和苏心,把其他队友远远甩在了身后。出了峡门口村,就进入了槐周寨养生谷,也就正式进入了曲折的山路,向着中灵山的深处进发。 </p><p class="ql-block"> 一条山路踩踏得寸草不生,裸露着的黄土,凸起的石块,夹杂在一起,蜿蜓崎岖。沿路的山林早已绿意盎然,那不知名的山花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一路拔高, 一路酸爽。我喜欢走上坡路,没有缘由,非要找出些缘由的话,大概或许,一是上坡比下坡舒服,膝盖承受的压力比较小;二是上坡可以让身体快速运动起来,汗水可以从身体里一点一点挤压出来,然后肆意宣泄。当汗水滑落脸颊,你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兴奋,来自身体;当汗水湿透衣衫,你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愉悦, 来自内心深处。 </p><p class="ql-block"> 随着山势拔高,村庄变得矮小,山顶渐行渐近。在万丈梯前,遇到了一队来自安徽的驴友,一个挨着一个叠罗汉似的攀爬在万丈梯上。 </p><p class="ql-block"> 中灵山传闻是无生老母的道场,全称为福慧圆满大慈大悲灵山老母,是道教高级别女神之一。山顶有安阳官,山腰有老母洞、乾坤洞等,山下有老母纺花洞。万丈梯是香客们为了登山上香而搭建的,有木梯,有铁梯,因为梯子建在山势陡峭的崖壁上,故又被称为“云端天梯”。万丈梯拔高约500米,极具挑战性,让户外徒步者趋之若鹜,我也是其中之一,慕万丈梯之名而来。 </p><p class="ql-block"> 万丈梯下,稍作喘息,看着安徽驴友一个接着一个攀爬上去,就像欣赏一幅画。一个笨拙的身影让人忍俊不禁,身材胖乎乎的,一步一歇,将木梯占得满满当当,挡得结结实实,让人无法超越。万丈梯搭建在陡峭的岩壁上,明显降低了攀爬的难度,却增加了一些趣味性。驴友们在梯子上摆出各种各样的攀爬造型,精彩瞬间被定格在一帧一帧的照片中。攀爬上了木梯,接着是铁梯,不一会儿就到了山腰的老母洞。在山的垭口平台处,第一梯队相继到来了8个驴友,大火儿休整留影,然后欣赏山顶的风景。 </p><p class="ql-block"> 春风和煦,暖意融融,俯瞰群山,不觉心怀激荡。因为贪恋风景,就消磨了较多的时间。休憩处,中灵山就在脚下,一道铁梯通往山顶的安阳宫,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对面的大山,刀劈斧削一般,修砌的棱角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刀背山。 </p><p class="ql-block"> 去往刀背山的山路,是在岩壁上打凿出来的,仅容一人通过,之字型盘旋。站在山顶回望中灵山,才发现中灵山别有一番滋味。中灵山并没有大行山那样的雄浑,而是略带着江南的秀气,海拔1400米,呈南北走向,林木苍翠, 山体俊俏,一年一度的春天已经为中灵山披上了绿装,绣上了花枝。山顶的安阳官若隐若现,青砖黛瓦、斗拱檐角依稀可见。可惜了,走得急,没有上去看一看, 拜一拜无生老母。 </p><p class="ql-block"> 刀背山因山脊形似刀背而得名,山脊是一条1-2 米见宽的山路,长约2公里,行走在山脊,如同走在刀背上。行走在刀背山,正好午时,阳光有些毒辣,两侧是斜体山坡,山脊只有低矮的灌木,一丝遮挡也没有。脚下的山路逼仄颠簸,想快还快不了,只能在阳光的炙烤下缓慢行走。走得累了,找一块岩石,躲在背阴处,喘口气喝口水,稍作停留。几公里的山脊,走得好漫长,直到小长城出现在眼前,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p><p class="ql-block"> 四季的徒步中,往来于山水之间,不是每一段行程,都轻松惬意;也不是每一个季节,都花开灿烂。有大雨滂沱的无奈,也有狂风大作的唏嘘。而这一次,刀背山,却是山脊上起舞,烈日下蹒跚,闻着白鹃梅的清香,踏着逼仄的山路御风而行。</p><p class="ql-block"> 小长城,百米多长,蜿蜓盘踞在一条山脊上,山腰有一个烽火台,可以遮凉, 山脚下是丢弃的城砖,感觉小长城是个半拉子工程,建了一半就停工了,一半荒凉,一半废弃。此时吸引我的不是小长城的袖珍画卷,而是烽火台的那一片阴凉。 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向烽火台奔去。烽火台休息,等来了老大、飞鱼、注视你等驴友。 </p><p class="ql-block"> 三月的天气,没想到这里这么热,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群山、山林就这么裸露着,抵抗着太阳的暴晒。下了小长城,整个徒步行程就基本结束了。沿着一条羊肠小路就直接到了山脚的车李村,距离出发点任窑村只剩2公里的路程。 </p><p class="ql-block"> 寻一处阴凉,回味一天的徒步乐趣,顺便等候后面的驴友。上午8点从任窑村出发,下午2点45分到达车李村,整个徒步行程:任密村-峡门口-槐周寨-万丈梯-刀背山-小长城-车李村,距离12公里,累计拔高800米。强度二星,难度二星,算是一个中等强度的徒步路线。 </p><p class="ql-block"> 夜色袭来,大巴车在高速路上奔驰,一道道梯田,长满了绿油油的小麦;一排排树木,长满了新发的绿叶;群山如黛,月色朦胧;陡峭的万丈梯,险峻的刀背山,荒凉的小长城,渐渐被夜色吞没。不知多年以后,是否还会想起这段快乐的徒步记忆。车厢内,不知是谁唱起了一首伤感的情歌,李琛的《窗外》。不禁感叹,韶华易逝,年华易老,为何只许春回去,却不容我再少年。 </p><p class="ql-block"> 在这烟火人间,在这徒步旅程,愿我们都能在岁月里学会淡然,在经历中懂得释怀,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色彩。归来,已是万家灯火。</p> <p class="ql-block">任窑村到峡门口村的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前往万丈梯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攀爬万丈梯</p> <p class="ql-block">登山万丈梯后,平台休憩,强驴合影</p> <p class="ql-block">刀背山穿越</p> <p class="ql-block">小长城</p> <p class="ql-block">黄河三峡花絮</p> <p class="ql-block">铁锅炖聚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