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得胜堡——明代军事边堡

鸽子

<p class="ql-block">得胜堡是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的明代军事边堡,是明长城大同镇的重要关隘,也是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得胜堡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最初名为“绥虏堡”,后于万历年间扩建并更名为“得胜堡”。它位于大同城北80里,是外长城的重要隘口,京包铁路与长城在此交汇,晋蒙两省在此分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历史与功能</p><p class="ql-block">‌1.军事要塞‌</p><p class="ql-block">得胜堡是明代“九边重镇”大同的北部门户,驻军规模庞大,曾驻官兵近3000人,马骡1191头。堡墙周长3里4分,高3丈8尺,设有敌台18个,配备千斤铜炮和铁炮,防御体系严密。</p> <p class="ql-block">‌2.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在得胜堡举行敕封仪式,封蒙古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此设立马市,成为中原与蒙古地区贸易的重要枢纽。通过贸易,中原的丝绸、茶叶等货物与蒙古的牛、羊、皮毛等物资互通有无,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3.文化融合‌</p><p class="ql-block">得胜堡不仅是军事和贸易中心,也是蒙汉文化融合的重要场所。明代的“隆庆议和”在此达成,开启了长达60多年的和平局面,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建筑与现状</p><p class="ql-block">‌1.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得胜堡平面近方形,堡内以玉皇阁为中心,分为军事区和居民区。南门砖砌券拱上雕刻“保障”二字,门洞内有精巧的砖雕图案和石碑,展现了明代建筑的艺术与工艺。</p> <p class="ql-block">‌2.保护与开发‌</p><p class="ql-block">得胜堡村于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通过保护性修缮和旅游开发,逐步形成以长城古堡为核心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