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次闲逛大理,确实看到了好些家自题文字招牌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正好在两年前,有一天穿梭大理的小巷时,发现古城中唯一一块人工题写店名制作的招牌,大概在北门这边,当然书法不是很好。随即在微信朋友圈发文《大理深度》,感叹了一番。</p> <p class="ql-block"> ——走遍“文献名邦”,几乎所有商铺的招牌,用的都是呆板的电脑字,没有灵魂,就像神州上下胡乱堆砌定语的行文、污七八糟的语法、颠三倒四的逻辑、拙劣脑残的比喻、让人瞠目结舌的统计数据,还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范冰冰的下巴……</p> <p class="ql-block"> 依稀记起曾看过一则消息,大概是说眼目下西安城里的店铺招牌,文字都是由当地的书法家免费书写的。当时还自嘲过,西安毕竟是千年中华古都,咱自然比不了人家文明底蕴的深厚,虽然咱也“文化名邦”了。</p> <p class="ql-block"> 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中独有的文化遗存,从古至今涌现出为数众多的书写大家,创造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成熟的字体。高水平、高质量、沿承传统的书法,着实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华厦神州传统书法字体行、草、隶、篆、楷,适合题写商铺牌匾的,要求美观度、辨识度要高,当然还要求是简体字。繁体字在中老年受教育程度不高人群中的普及,主要归功于港台电视剧和卡拉OK歌源的字幕,它们对普及早被废弃的繁体字功不可没。草书字体们虽然辨识度不高,但写得好的看起来依然很美。当然,草书里也有名气很大,却难辨认也极丑陋的。</p><p class="ql-block"> 传统草书里一些比较有群众基础的汉字,在老百姓日常书写中都被广泛运用。它们曾被“二简字”版本吸收,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不久即被废弃,并且还被别有用心的人骂了个狗血淋头。</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素有“文化名邦”之称,被开发后的小镇,凡临街的房子皆成为了店铺,各店铺的招牌五花八门,制作工艺及材料都较为现代。两、三年前吧,“为了抵御现代商业化的侵蚀”,当地的主管部门曾要求过,把商铺招牌定为木质雕刻的——值得庆幸的是还没有被弄成中原某市丧葬一条街的式样;不过,大丽路大理到下关路段的车道混凝土隔离栏,还是被一丝不苟地画出13公里多的殡葬花纸样。但由于当时没有对文字内容作出具体要求,以致后来新制出的招牌,却是一色的电脑美术字体,多少显得与古城棋盘布局的民族建筑风格,和大理“风花雪月”的山水人文有些不符。</p> <p class="ql-block"> 年初,为了让古城更具古风,“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当地主管再推新规:所有商家更换牌匾,材质统一为传统风格,牌匾上的字要由本地书法家书写,并要通过古城保护管理局的审核通过。据说目前上述规定尚为自愿执行,润格费用由财政买单。当然,两千大元的牌匾制作费用是需要自付的。</p><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在古城开展了“我为古城写块匾”活动,写牌匾的都是当地的知名书法家。该活动得到商户的认可与支持,随后已有商铺积极更换了新牌匾招牌。</p> <p class="ql-block"> 是时候让我们周边的传统文化味浓些、再浓些了。</p> <p class="ql-block"> ——2025032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