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第657篇</p> <p class="ql-block">一、泸州市概况</p> <p class="ql-block">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长江与沱江的汇合处。泸州是巴蜀要冲,川南门户,处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三角”地带,以长江、沱江、为主的八条河道,为全市提供了丰富的航运和灌溉資源,是四川省第一大港。陆上交通也十分便利,公路交织如网,四通八达,有铁路支线与成渝铁路接轨。泸州成为川南的交通枢纽。</p><p class="ql-block"> 古为梁州之域,属巴国。秦惠王至秦始皇时期,中原移民进入长江、沱江交汇处,带来中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推动了泸州经济、文化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西汉景帝六年(前151)置江阳县,为泸州建城设治之始。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升为郡治,称江阳郡,是“锁钥沱江门户,屏障西川”的边陲重镇,盐业和农业发达。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取泸水为名,改名“泸州”,这是历史上以泸州命名之始。</p><p class="ql-block"> 泸州古有“西南要会”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汉武帝通西域以来,泸州就成为与西南各少数民族交往的门户。泸州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军事古城、近现代革命历史名城和酒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泸州是“革命历史名城”。泸州城三面环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末张献忠曾在此屯兵;清末佘竟成在此建立同盟会川南分会;1915年,蔡锷组织护国军入川讨袁,泸州是护国战争的主战场,朱德作为护国军将领指挥了著名的“棉花坡战役”;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著名活动家恽代英、萧楚女曾在沪州“川南师范学堂”任教,宣传革命,建立党团组织;1926年12月,刘伯承任总指挥的泸(州)顺(庆)起义,在泸州坚持了167天,为“南昌起义”的胜利,作了历史铺垫;长征中,古蔺县太平渡、九溪口、二郎滩等是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p><p class="ql-block"> 泸州还是“酒文化名城”。泸州以酒著称,清代是座名扬海内外的“酒城”。其酿酒史可上溯到秦汉时期,市区出土有陶酒角杯、陶酒灌、陶饮酒俑等文物。在汉代已开始“以酒祭祀”“以酒成礼”“以酒宴乐”等文化活动。宋代泸州是全国商税最高的26个城市之一,其中酒税占到33%,黄庭坚在泸州留下“江阳酒有余”的赞叹。“泸州老窖大曲酒”产生于宋代,鼎盛于明代。 自唐代以来,以酒为媒,杜甫、苏轼、陆游、范成大、黄炎培、朱德等名家写下咏泸州酒的大量诗篇和文章。</p><p class="ql-block"> 建于明万历年间的 4口泸州大曲酒窖池,是我国曲酒中建窖最早,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酒窖池。清代,也遗存下遍布市区内的300余口百年以上窖池。</p><p class="ql-block"> 从1957年起,泸州举办国际名酒文化节,宣传泸州酒文化,提高泸州的知名度。泸州老窖大曲、特曲曾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和1987年泰国国际金鹰杯獎。今泸州老窖特曲、古蔺郎酒都是国家名酒。</p><p class="ql-block"> 泸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著名的有,报恩塔、钟鼓楼、天主教堂(真原堂)、明代泸州大曲老窖池、况场朱德旧居、川南师范学堂旧址、忠山公园、泸州烈士陵园、佘俊英与黄方纪念碑、泸州古城垣、沪州城东门、凝光门、会津城垣民居等。</p> <p class="ql-block">二、泸州城内尽美景</p><p class="ql-block">1、报恩塔</p> <p class="ql-block"> 【 报 恩 塔 簡 介 】</p><p class="ql-block"> “报恩塔”,又名“泸州白塔”,位于泸州市江阳区报恩塔文化广场,是泸州八景之一“白塔朝霞”的核心景观。该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系南宋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报恩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泸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 报恩塔的建造,源于泸南安抚使冯楫的孝心。据《泸县志》记载,冯楫幼年与母亲离散,后官居泸州,在乞食群丐中寻得老母,遂建塔以报母恩。</p><p class="ql-block"> 报恩塔为砖石结构,坐西向东,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米,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四面开窗。檐下呈砖砌仿木斗拱形,展现出宋代建筑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 塔内设有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还有90个神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体现了宋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塔顶有覆盆,塔刹为铜铸宝顶。</p><p class="ql-block"> 第七层檐上 4 个镀铜力士各雄踞一方,每当朝霞升起,时放霞彩,故有“白塔朝霞”之誉。登塔可远眺长江、沱江,泸州全貌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报恩塔不仅是一处古建筑,更是体现泸州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孝”文化的景观。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花园路8号。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时称“大观台”,泸州兵备佥事“薛甲”主持修造,主要作报时、报警之用。清光绪十五年(1889),毁于火灾。</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七年(1928),“税西恒”应泸县老一辈同盟会会员邀请还乡,为方便泸州市民的生活起居,主持城市改造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包括重修“钟鼓楼”。税西恒经实地考察,在原址处,仿照哥特式的建筑风格,重新建筑工程,改称“钟鼓楼”。</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时期,钟鼓楼担负起发播空袭警报的任务,全城居民闻警报信号而疏散隐蔽,减少了日机空袭造成的伤亡。可惜,在1939年9月,遭日本飞机轰炸,炸毁钟鼓楼内部结构和自鸣钟。</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修复,用汽笛报时。后又经1982年、1992年维修,尤其是2019年,泸州市政府对钟鼓楼墙体进行了保护性维修,更換报时钟,使钟鼓楼重现了昔日风采。</p><p class="ql-block"> 钟鼓楼为砖石结构,坐西向东,主体楼身四层,高20米,呈四方形,建筑占地面积 41 平方米。楼顶四方置四面大自鸣钟,准确报时,声震全城。是泸州市的老地标建筑之一,1994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3、真原堂</p> <p class="ql-block"> 【 “泸 州 天 主 教 堂”筒 介 】</p><p class="ql-block"> “天主教”于1830年传入泸州。清同治四年(1865),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开始置买房屋供传教士居住,1874年,置买面积833平方米的土地,修建天主教堂,两年后建成,教堂坐落于泸州新马路123号。</p><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以中国宫殿式建筑为主,精雕细琢装修三年,于1880年正式使用,教堂名“真原堂”,意为万有真原,即万物来源于天主之意。教堂主保圣人是圣方济各 - 沙勿略。抗日战争时期,侥幸躲過敌机轰炸、饱经风霜,迄今已有140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真原堂”历任神父共24位,其中本堂神父 17位(中国籍本堂神父7位)。直到1981年恢复宗教活动后,才由中国籍神父任泸州本堂神父,同时成立了天主教委员会,管理教务。</p><p class="ql-block"> 2000年,正式成立江阳区天主教堂委员会,由7人组成。天主教始终坚持中国化方向,坚定爱国爱教爱家乡相统一,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p> <p class="ql-block"> “真原堂”,被泸州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4、泸州市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泸州市烈士陵园,兴建于1954年,占地 19 .5亩,由主入口、革命之梯、烈士墓区、纪念广场和烈士事迹陈列馆五个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陵园环境庄严肃穆,绿树成荫,建筑错落有致,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p><p class="ql-block"> 其中,“烈士事迹陈列馆”展陈面积约500平方米,展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学技术,展出了辛亥革命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涌现出的 68位烈士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 泸州市烈士陵园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地、泸州市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p> <p class="ql-block">5、佘俊英、黄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佘俊英、黄方纪念碑”,位于泸州城区忠山公园内,建于1947年。碑呈六边锥形,高6米。碑正面是辛亥革命老人但懋辛隶书阴刻:“追赠陆军中将佘先烈俊英、川南军司令官黄烈士方纪念碑”,笔势平正,圆浑遒劲。</p><p class="ql-block"> 碑座六方分别有同盟会员熊克武、黄复生、李肇甫、黄金鳌等人的题词,字迹已漫漶。</p><p class="ql-block"> 佘俊英(1874一1910),泸州人,辛亥革命时期四川会党著名领袖,同盟会会员。保路运动前夕,他联络会党,策动军队,发展革命势力,组织武装起义,推动了四川革命运动的发展。1909年3月,在广安发动起义</p><p class="ql-block">,袭击州署和巡防军,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之后入狱被杀害。。</p><p class="ql-block"> 黄方(1884一1912),四川叙永县人,毕业于川南师范学堂。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与佘俊英、熊克武、黄复生一起,参加并领导了泸州、叙永、江安等地的反对清廷的起义,在成都被捕。1911年成都独立,出狱。蜀军政府成立后,选为参议部长,任川南军政府总司令,在帮助合江反正,回泸途中遭拦截牺牲。</p><p class="ql-block"> “佘俊英、黄方纪念碑”,是泸州人民参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和富强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该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6、忠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 泸州市“忠山公园”,位于忠山南麓,占地220余亩,是泸州的第一座城市公园,也是四川省城市重点公园,是泸州市中心半岛的“绿心”和“绿肺”。忠山公园依托忠山(亦称宝山)而建,于1978年建成开放。</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方时曾驻兵于此,因诸葛亮对蜀国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国家忠心耿耿,泸州人为了纪念他,明代时把“宝山”改名为“忠山”。宋代曾在山顶建武侯祠,今已不存。</p><p class="ql-block"> 忠山,西起龙透关,北临沱江,为城区西北的天然屏障。“宝山春眺”是泸州八景之一,山上有江山平远堂和奎星阁等古建筑遗址。</p><p class="ql-block"> 忠山四季鲜花,景色如画,当地民众春游忠山已成习俗。忠山公园是泸州市级风景名胜和环境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忠山海拔342米,玲珑秀丽,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山色似锦。登临峰顶,但见滚滚长江一泻千里,顿觉心胸开阔。当地民众春游忠山,已成新俗。</p> <p class="ql-block">7、会津城垣民居</p> <p class="ql-block"> 会津城垣民居,位于泸州城区会津城垣2号,建于清代,坐西向东,四重堂四合院布局。</p><p class="ql-block"> 现存前殿、正殿和厢房,占地面积839平方米,基本保持完好。前殿为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式屋顶,穿斗梁架,面阔4柱3间。正殿亦为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面阔4柱3间。厢房为一楼一底,面阔3间,栏杆为卷帘式。民居梁柱上均有镂空雕刻纹饰,鼓锤式柱础,梅花纹花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8、凝光门</p> <p class="ql-block"> “泸州古城垣”,位于泸州城区,北濒长江,西靠忠山,建于明代。现存城垣总长1300米,利用自然地势坡度起伏,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由东、北、西、南城垣几个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东城垣长约658米,包括三个部分。其中“凝光门段”,由顺城街南端至东门口,残存城垣206米。</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宋,明代重建的“凝光门”保存较完整,门名题写为大学者杨升庵手书,今已风化难辨。门洞位于新马路下,城门厚10米,洞高3米,跨度2 .9米,全用1 .2米长、0.35米宽的条石彻成。</p> <p class="ql-block">9、沪州东门</p> <p class="ql-block">三、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 简 介 】</p><p class="ql-block"> 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是泸州市重要的文化教育场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况场(镇)朱德旧居,原名“陈家花园”,为1918年朱德驻节泸州剿匪指挥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1986年,在朱德诞辰100周年之际,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辟为朱德旧居陈列馆,是以展示朱德在泸业迹`、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专题陈列馆。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馆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朱德总司令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p><p class="ql-block"> 朱德总司令的一生,与泸州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早期在泸州的革命活动,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剿匪运动、泸州起义、四渡赤水,极大地丰富了泸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内涵,为泸州这座城市注入了色彩艳丽的一抹红色!</p> <p class="ql-block"> “朱德旧居”,位于泸州城南 18 公里的江阳区“况场镇”。原名玉生和,是一家陈姓地主庭园,又称“陈家花园”。</p><p class="ql-block"> 旧居是典型的南方水阁凉亭建筑,木结构,厅、堂、楼、阁保存完好,总面积3200平方米。朱德住过的房间,办公和会客房,读书休息的水阁凉亭旧貌依存。</p><p class="ql-block"> 1916一1920年朱德驻节泸州期间,兼任四川下南清乡司令。1918年曾在泸县原忠信、崇义、宜民等乡清除匪患,先后在陈家花园居住近半年。</p><p class="ql-block"> 宜民乡(今泸县属)和忠信乡(今纳溪区属)两地人民分别为朱德竖“除暴安良”、“救民水火”功德碑各一座,表达对朱德感激之情【注:上述两碑已移至陈家花园保存】。</p><p class="ql-block"> 朱德旧居陈列馆,以丰富的实物、翔实的史料,展示了朱德剿匪为人民,人民爱戴朱旅长的生动史实。</p><p class="ql-block"> 【注:1916年,朱德随蔡锷由滇入川护国讨袁,后驻节泸州 5 年。1918年,朱德时任旅长,在泸县全境开展清乡剿匪,设指挥部于况场陈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照片文字张铸崑</p><p class="ql-block">校对赵元勲</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