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辰的美篇

qiu辰

春绽梨花 <p class="ql-block">经冬寒苦未曾凋,</p><p class="ql-block">春日携风绽丽娇。</p><p class="ql-block">满树琼花如霰落,</p><p class="ql-block">千枝玉蕊似云飘。</p><p class="ql-block">冰姿不与桃争艳,</p><p class="ql-block">素影偏于野弄韶。</p><p class="ql-block">独守清心倾一色,</p><p class="ql-block">孤芳淡雅韵难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伴着仲春的暖阳,我骑电动车沿着家乡村南的水泥小路,到了以前林场的旧扯。映入眼帘的是若大的梨园,我自然观赏到了梨园的洁白飘亮的梨花。朵朵梨花开满技头,我的心境也和这琼花玉蕊一样心花怒放。微暖春风吹到梨花,花片在阳光的映射下闪闪欲飞,动人心弦;小蜜蜂们似精灵,亲切地吻着香甜的花蕊,它们是那样的激动,热烈,兴奋!……虽然梨花俏丽洁美,但这梨树却是退休年龄的老树了,您看树的腰身老皮厚实,如桶般粗壮。这不由使我回忆起了这梨园六十多年前的经历……</p> 梨花的记忆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梨园周围一带是村的农场和农业中专学校。文革前,这里是村人民公社化社会主义的伟大偿试。这南北大道两侧分别是这梨园,西侧是苹果园,再西是杏园,西南是桃园和桑椹园,正南杆柳园,东南是农业中专校园。当时的村委是特别能干事的模范基层干部。他们在县地省级都大名鼎鼎,村子也是上级命名的标兵村。当时我的小爷爷是村书记兼农业中专的校长,李振轻同学的父亲是大队长。我父亲是这农场的场长。我记得,当时我父亲带领一部分学生和农技骨干去保定河北农业大学去学习果树嫁接和饲养猪的技术。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他们带回来的嫁接刀很飘亮,出于小孩的好奇心,我拿了他们一把嫁接刀藏在了被子里。…在全县他们第一次引进了乌克兰的种猪,为猪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当时的农业中专,国家调来了北京师大的师资力量,调拔了大量的教学仪器。毕业的学生纳入国家的分配体系,学生的有的分配到各公社农技部门,有的分配到国家的职能部门,…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建设人才。不但如此,村里还大兴水利,依托滹沱河水源,村东西建两座大型扬水站,灌溉整个公社的田地;村的农田整体机耕路网格化,机耕路两旁种上了白杨。村己初具集体农业现代化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文革的开始,我的小爷爷等干部被戴上了走资派.的帽子,被打倒了,村集体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现在,以前的辉煌就只能看到这片梨园了…一直到现在,村里的一切开支都是这片梨园提供经费了。(其他的一切,己经不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我看这这历尽苍桑的梨园,万千慷慨,梨树老了,还在默默贡献着,它还没退休,它的花朵还是如此多娇。我欣赏她,我赞美她,她美丽的琼花与精神永存!</p> <p class="ql-block">文案:qiu辰</p><p class="ql-block">诗:qiu辰</p><p class="ql-block">编辑:qiu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