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处的一抹眷恋,无论漂泊何方,那份对故乡的牵挂,如同风筝的线,始终牢牢牵系。于我而言,奉节,这座渝东北的小城,便是这样一方魂牵梦绕的土地。55年未归,再次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瞬间撞进我的眼眸,带来无尽惊喜与感动。 踏入奉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瞿塘峡的雄伟壮丽,丝毫不减往昔。两岸高山对峙,峭壁千丈,江水汹涌奔腾,裹挟着磅礴气势,呼啸而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笔下的诗意场景,在眼前鲜活重现。夔门,作为长江三峡的西大门,恰似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天然画卷,每一道纹理、每一处褶皱,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阳光洒下,峭壁被镀上一层金边,与碧绿江水相互映衬,美到让人窒息。 奉节的城市建设,同样让人惊叹。儿时记忆中的古城与青石板街道,已因三峡大坝的截流永远沉入了江底。如今的街道宽敞整洁,车水马龙却秩序井然。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与古老的巴渝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彰显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新修建的商业中心,灯火辉煌,琳琅满目的商品、热闹非凡的人群,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漫步其中,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很难将眼前的繁华与记忆中的小城联系起来。 公共设施的完善,更是为奉节的新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市公园星罗棋布,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清晨,老人们在这里打太极、舞剑,一招一式尽显悠然;傍晚,年轻人沿着健身步道跑步锻炼,挥洒汗水;孩子们在游乐区嬉笑玩耍,纯真的笑声在空中回荡。公园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一步一景,宛如世外桃源。交通的便利,也为奉节的发展插上了翅膀。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高铁的开通,更是让奉节融入了全国的快速交通网络,让人们的出行变得轻松便捷。 奉节的人文氛围,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古老的白帝城,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见证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如今,它不仅是一座历史遗迹,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景区内,精心打造的文化展览,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珍贵的文物展示,让游客深入了解奉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每年举办的诗词大会,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诗词爱好者汇聚于此,以诗会友,传承和弘扬着中华诗词文化。在奉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诗词元素,诗词墙、诗词碑,让这座城市处处流淌着诗意,成为名副其实的 “中华诗城”。 故乡奉节,正以蓬勃的姿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阔步前行。它既保留着那份深深烙印在心底的乡愁,又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风貌。每一次的变化,都饱含着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处的新景,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我为故乡的新貌感到骄傲与自豪,也期待着它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