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越来越多的学生抑郁或躺平,原因是多方面的:教材、教学评估方式、家长和老师的三观和教育观,幸福观,以及家风班风的影响,综合来说,越来越多的学生躺平的原因,是学生被当成工具使用,而不是被当成生命来培育。</p> <p class="ql-block"> 当人们渴望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感这一需要未被满足时,可能会产生多方面的危害,同时这一人性需要也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一、需要未被满足的危害</p><p class="ql-block">1. 心理层面</p><p class="ql-block"> 迷茫与失落:生命价值和意义感的缺失会导致个体陷入迷茫,对未来感到困惑,失去生活的方向和目标。他们可能常常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却找不到答案,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和热情。</p><p class="ql-block"> 焦虑与抑郁:长期缺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感,会引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个体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对未来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进而发展为抑郁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低自尊与自我否定: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价值和意义时,很容易出现低自尊的情况,过度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严重的怀疑,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p><p class="ql-block">2. 行为层面</p><p class="ql-block"> 缺乏动力与积极性:生命价值和意义感的缺失会使个体缺乏内在的动力去追求目标和完成任务。他们可能对工作、学习、社交等活动都提不起劲,表现出消极怠工、拖延、逃避等行为,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不良行为倾向:为了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些个体可能会陷入不良的行为模式中,如沉迷于物质享受、酗酒、吸毒、过度消费等,试图通过这些方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但往往适得其反,进一步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3. 社会层面</p><p class="ql-block"> 人际关系冷漠:缺乏生命价值和意义感的人往往难以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对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漠不关心,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冷漠。这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社交生活,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p><p class="ql-block"> 社会责任感缺失:当个体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价值和意义时,很难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责任感,可能会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对社会有害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二、对教育的启示</p><p class="ql-block">1. 教育目标的调整</p><p class="ql-block"> 培养有意义的生命观:教育应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意义感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更要注重他们的人格塑造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责任。</p><p class="ql-block"> 强调全面发展:避免过度侧重于学业成绩,而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情感态度、社会交往、创新能力等方面。鼓励学生在多个领域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以实现生命的多元价值。</p><p class="ql-block">2. 教育内容的创新</p><p class="ql-block"> 融入生命教育课程:在教育内容中增加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如生命哲学、人生规划、心理健康等,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珍惜生命的价值,并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p><p class="ql-block"> 讲述榜样故事:向学生讲述那些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的故事,让他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激发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白生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创造出不同的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调研、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感受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和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3. 教育方法的改进</p><p class="ql-block">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p><p class="ql-block"> 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和兴趣爱好,实施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人生规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体验到生命的成就感和意义感。</p><p class="ql-block"> 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关爱、支持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温暖和安全的环境中成长。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 生命价值和意义感的缺失会带来诸多危害,而教育在帮助个体满足这一人性需要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当从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