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低层次的人交往,不要说人话。

下里巴人

<p class="ql-block">文:泽庸 图:下里巴人</p><p class="ql-block">编辑:下里巴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人与人之间有不同本是世间常态,但是,彼此之间的三观如果差距过大必然会让彼此如隔鸿沟而难于深度沟通交流。</p><p class="ql-block"> 频道相同、认知一致的人在一起谈天说地自然是一种享受,反之,则如同嚼蜡 难以下咽。</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攀权富贵,见到有钱有势的膝盖不自觉的发软,有的人对世间事没有自我的判断力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对于世间的苦难没有悲悯之心、没有善恶之分、没有公正之义,还每每义正言辞自觉的多么的伟光正!岂不知,这些看似慷慨激昂之人大多数是安全的时候最勇敢,免费的时候最慷慨。还张口闭口的“我们”“我们”的,显得多么的正能量,多么的人多势众。真想问他一句:谁和你是一伙的?你连老婆和孩子都保护不了,歇歇多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刷到一篇文章谈到此事,觉得挺有道理也很认同,故编辑转发!</p><p class="ql-block"> ——下里巴人</p> <p class="ql-block">  其实,与人交往,是一门学问,不同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相处之道。当我们面对低层次的人时,就需要明白,和他们交往,不要说 “人话”。这里所说的 “人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而是那些基于理性、深度思考与高尚价值观的交流方式。因为在与低层次的人交往过程中,常规的交流方式往往难以奏效,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p> 远离无谓消耗 <p class="ql-block">  低层次的人,往往有着消耗他人能量的特质。与他们交往,就像陷入一个无形的泥沼,会被无尽的负面情绪、琐碎之事所纠缠。倘若我们以真诚、理性的“人话”去对待,期望获得对等的回应,那常常会事与愿违。他们可能缺乏基本的情绪管理能力,动辄抱怨、指责,将身边的人拖入消极的漩涡。</p> <p class="ql-block">  比如,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在倾诉自己的不幸,却从不尝试改变现状,一味索取他人的同情。若我们与之倾心交谈,给出建设性的意见,换来的可能只是更多的牢骚,而非积极的改变。长此以往,我们自身的热情与精力都会被逐渐消磨。所以,面对这类人,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无谓的消耗,才是明智之举。</p> 避免认知冲突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和低层次的人交往要避免认知冲突呢?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人际交往,需要和谐顺畅的沟通环境。这种环境,不是在任何对象身上都能轻松营造,自在保持。任何时候,面对低层次的人,当你发现彼此的认知存在巨大鸿沟,就该明白,无谓的争辩和直白的表达往往适得其反。</p> <p class="ql-block">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固有的认知,低层次的人由于见识、阅历、思维局限,更是如此。在他们眼中,自己的观点就是绝对真理。所以,一旦与他们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你越是苦口婆心地解释,越是条理清晰地阐述,越容易引发激烈的对抗。</p> <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和一个傻瓜争论时,别人很难分辨出谁是傻瓜。”和低层次的人交往,陷入认知冲突就如同与傻瓜争论。你想要用自己的认知去纠正他们,可他们却会用自己的固执将你拖入无尽的泥沼。就像你和一个坚信读书无用的人谈论知识改变命运,和一个认为努力不如靠运气的人探讨奋斗的意义,和一个总觉得世界充满恶意的人讲述人性的美好,结果往往是不欢而散。</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只有懂得在和低层次的人交往时避开认知冲突,保持沉默或者选择委婉模糊的回应方式,把精力留给真正值得交流的人,才能避免卷入无休无止的矛盾漩涡,让自己的生活少一些无意义的纷扰。如此,远离无意义的争论,节省精力去提升自己,专注于自我成长,从容不迫地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p> 坚守自身原则 <p class="ql-block">  在与低层次的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坚守自身的原则底线。不能因为他们的影响,而降低自己的标准,迷失自我。低层次的人可能会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价值观,比如喜欢占小便宜、缺乏诚信等。</p> <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为了迎合他们,或者怕得罪他们而放弃自己的原则,那最终受伤害的将是自己。就像在工作中,有些同事为了一点私利,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若我们与之同流合污,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好处,但从长远看,我们失去的是宝贵的信誉和内心的安宁。而坚守原则,不被低层次的人所左右,看似在某些情况下会得罪人,但实际上是在保护自己的声誉和内心的纯净。</p> <p class="ql-block">  《孔子家语》中有言:“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采;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如此,以坚定的原则为盾牌,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不被低层次的人拉下水,始终保持清醒,朝着自己的目标稳步前行。这样,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稳健,越来越开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