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联合国筹建历程中的卓越贡献者

相对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顾维钧肖像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驻法公使期间的顾维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引言</b></p><p class="ql-block"> 20 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促使国际社会深刻反思并寻求建立一个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筹建,正是这一努力的结晶。<b>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众多杰出外交家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顾维钧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坚定的爱国情怀和深邃的国际视野,为联合国的诞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b>顾维钧的贡献不仅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到重要地位意义重大,也深刻影响了联合国的构建理念与组织架构,对塑造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战后国际秩序起到了推动作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顾维钧参与联合国筹建的时代背景</b></p><p class="ql-block"><b>(一)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重塑</b></p><p class="ql-block">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遭受重创。老牌殖民帝国实力削弱,新兴国家渴望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瓦解,美国和苏联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各国意识到,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更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以防止战争重演,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b>(二)中国国际地位的转变</b></p><p class="ql-block"> 晚清以来,中国长期遭受列强侵略,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然而,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局面。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这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反法西斯同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也为中国在联合国筹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顾维钧参与联合国筹建的前期铺垫</b></p><p class="ql-block"><b>(一)丰富的外交经历与卓越才能积累</b></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后赴美留学,<b>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国际法与外交学博士学位。</b>学成归国后,他投身外交事业,先后担任驻美公使、外交总长等重要职务。<b>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重要国际外交场合,顾维钧凭借其出色的口才、对国际法的精通以及灵活的外交策略,为中国据理力争,维护国家权益,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b>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为其参与联合国筹建奠定了坚实的个人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对国际组织理念的深入研究与思考</b></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国际组织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他对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利弊得失。同时,他关注国际社会关于建立新国际组织的各种思潮和讨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利益诉求,形成了自己对于未来国际组织的构想和理念,为其在联合国筹建过程中提出建设性意见提供了思想支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敦巴顿橡树园会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顾维钧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前后的作用</b></p><p class="ql-block"><b>(一)会前的准备与谋划</b></p><p class="ql-block"> 1944年8月21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第一阶段,即8月21日至9月28日,苏、英、美举行会谈;第二阶段,即9月29日至10月7日,中、英、美举行会谈。这种安排是为了尊重苏联在对日战争中的中立地位。</p><p class="ql-block"> 尽管中国代表未被邀请参加第一阶段美、英、苏三国的讨论,但顾维钧密切关注会议动态。他组织国内专家学者对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研究,收集各方资料,分析三国可能提出的方案以及对中国利益的影响。同时,他与国内各界进行广泛沟通,听取不同意见,为中国在后续阶段参与联合国创建工作制定策略,积极准备应对方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中、美、英三国的首席代表(右一为顾维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二)推动中国参与后续讨论</b></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凭借其在外交界的影响力和对国际形势的精准把握,<b>积极与美、英、苏等国沟通协调,强调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在联合国筹建过程中应拥有充分的参与权。</b></p><p class="ql-block"><b>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得以参加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的第二阶段讨论,为中国在联合国创建的关键阶段争取到了宝贵的发言权,使中国能够在联合国基本框架构建的重要时刻表达自身立场和诉求。</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顾维钧在旧金山会议上的卓越贡献</b></p><p class="ql-block"><b>(一)推动中小国家权益保障</b></p><p class="ql-block"> 1945 年 4 月 25 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来自 50 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并制定《联合国宪章》。</p><p class="ql-block"> <b>时任国民政府驻英国大使的顾维钧,曾多次向蒋介石和部分国民党高层人士建议应该吸纳共产党人作为代表。</b>在中共和美国高层沟通取得一致意见后,罗斯福的函电对蒋介石改变排斥中共代表的态度起到了直接作用。因此,这次会议,中国代表团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及民主人士组成了10人代表团,董必武代表中共参加了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参与多边国际事务。</p><p class="ql-block"> <b>1945年4 月21 日,董必武作为中国解放区代表飞抵美国,准备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制宪会议(又称“旧金山会议”),随行人员有秘书章汉夫、翻译陈家康。</b>董必武于4 月21 日至24 日以及7 月2 日至11 月20 日在纽约及周边地区活动,4 月24 日至7 月2 日在旧金山活动,在美停留时间将近7 个月,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中在美工作时间最长者。</p><p class="ql-block"> 据顾维钧回忆,董必武“凡有建议或提出问题,无不就商于我”。但是,从来没有主动提过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分歧。每当中国代表团内部开会提及苏联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问题时,“董总是缄默不语”,“力图避免给人造成他是为共产党的利益而来的印象”。这正是董必武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顾维钧深知中小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使联合国真正成为一个公平、公正的国际组织,他力主在宪章中明确体现对中小国家权益的保障。</p><p class="ql-block"> 在会议讨论过程中,顾维钧利用各种场合积极发声。他指出,联合国不应成为大国操纵的工具,所有成员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享有平等的发言权与决策权。在关于联合国大会的议事规则讨论中,他强调要确保中小国家有足够的机会参与议程设定和决策过程。例如,他提议在大会投票机制上,应避免大国通过简单多数轻易否决中小国家关注的议题,主张采用更能平衡各方利益的投票方式。他的努力促使相关条款更加注重保障中小国家的权益,使它们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为坚实的制度依托,增强了联合国的代表性和民主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0年代顾维钧与蒋介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二)完善安理会机制建言</b></p><p class="ql-block"><b>  </b>安理会作为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构,其机制设计至关重要。顾维钧在关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的讨论中,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智慧。</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他认可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特殊责任,支持赋予常任理事国否决权。他指出,在处理重大国际安全问题时,大国的一致行动至关重要,否决权可以确保大国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避免因分歧导致的决策瘫痪,从而维护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他又敏锐地意识到,如果否决权不受限制,可能会被滥用,损害联合国的公正性和中小国家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因此,顾维钧提出应设置合理的限制措施。例如,他建议对于程序性事项,常任理事国不应拥有否决权,以提高安理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涉及和平解决争端的事项,常任理事国在行使否决权时应更加谨慎,需向联合国大会作出合理说明。他的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大国与中小国家的关系,使得安理会机制更加完善、合理,为联合国日后高效运转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其中,会议正式代表10人,其他均为随行人员,包括秘书、翻译、警卫、医务、后勤人员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三)促进宪章条款合理化</b></p><p class="ql-block"> 在《联合国宪章》具体条款的讨论与拟定过程中,顾维钧凭借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深入理解,对诸多条款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p><p class="ql-block"> 在国际托管制度方面,当时的一些方案存在将托管地作为战胜国变相殖民地的倾向。顾维钧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提出要充分尊重托管地人民的意愿与自决权,国际托管的目的应是帮助托管地实现自治和独立,而不是延续殖民统治。他的提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使得宪章中关于国际托管制度的条款更加符合正义、公平的原则,保障了托管地人民的合法权益,增强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合法性与权威性。</p><p class="ql-block"> 在人权条款方面,顾维钧强调人权不仅是一个国内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他主张联合国应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要尊重各国的主权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他的观点促使宪章在人权问题的表述上更加平衡和全面,避免了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和片面化,为联合国在人权领域的工作奠定了正确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b>(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力</b></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在旧金山会议上的出色表现,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他以优雅的外交风范、精湛的专业素养和坚定的立场,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负责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重要成员,顾维钧在会议期间频繁与各国代表交流互动,宣传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坚定追求。<b>他积极参与各种委员会的工作,在讨论重大议题时,总能提出独到而合理的见解,使中国的立场和观点得到广泛关注与尊重。</b>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努力密不可分。<b>他的外交成就为中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参与全球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时任中华民国驻英大使的顾维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顾维钧对联合国理念传播与实践的持续推动</b></p><p class="ql-block"><b>(一)回国后的宣传与倡导</b></p><p class="ql-block"> 旧金山会议结束后,顾维钧回国积极宣传联合国的理念和意义。他通过发表演讲、撰写文章等方式,向国内各界介绍联合国的宗旨、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强调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与使命。他希望通过普及联合国知识,提高国内民众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度和参与意识,促进中国在联合国框架下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b>(二)在联合国后续工作中的参与</b></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在联合国成立后的多年里,持续关注并参与联合国的相关工作。他利用自己在国际外交界的影响力,推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在涉及地区冲突和国际争端解决时,他积极倡导通过和平谈判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联合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结语</b></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在联合国筹建过程中的贡献是多方面且具有深远意义的。他从联合国筹建的前期铺垫,到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前后为中国争取参与权,再到旧金山会议上在保障中小国家权益、完善安理会机制、促进宪章条款合理化等关键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后续对联合国理念传播与实践的持续推动,每一步都彰显了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顾维钧的贡献不仅为中国在联合国赢得了重要地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为联合国这一伟大国际组织的诞生和发展注入了正义、公平、合理的理念。他的外交成就和精神遗产,激励着后世的外交工作者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国际秩序而不懈努力,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