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组合2025年3月的北非之旅(二):摩洛哥篇

琳姐(自驾游中华)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是北非唯一君主制国家,人口3780万人,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旅游业是其第二大经济产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3月22日,我们由突尼斯乘机抵达卡萨布兰卡,开启摩洛哥的8天行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卡萨布兰卡,它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港和最大的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磷酸盐输出港。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的经济之都,凭借一部与其同名的电影蜚声国际,也被称之为“世界爱情圣地”。</p> <p class="ql-block">一、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大西洋海滨,占地总面积9公顷,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是卡萨布兰卡的地标建筑。该寺源于哈桑二世国王的一个梦,在梦中真主安拉向他传投了古兰经中的一句箴言“真主的宝座在水上”,于是国王得到灵感,在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海岸移沙填海建起了这座如梦似幻的清真寺,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来自海上。该寺耗资5亿多美元,历时6年,于1993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建筑面积两公顷,长200米,宽100米。</p> <p class="ql-block">寺内屋顶可启闭</p> <p class="ql-block">25扇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p> <p class="ql-block">寺内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地下一层有近百个小洗用的莲花池,提供冷热水,号称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的朝圣之地,是卡萨布兰卡的一张名片,也是游客必打卡景点。</p> <p class="ql-block">二、里克咖啡馆,它和电影里的咖啡馆没有关系,甚至卡萨布兰卡这个城市和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的关系也只是用了它的名字。电影全程在美国拍摄,电影里浪漫的Rick咖啡馆也是子虚乌有。眼前这个Rick咖啡馆是前美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商务参赞辞职后于2004年创办的,但《卡萨布兰卡》男主角里克对伊尔萨的深情让这里成为爱情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三、迈阿密海滨大道,是濒临大海的一条观景道,是卡萨布兰卡较美的地方,可以眺望蔚蓝的大西洋。大道上有一张摩洛哥地图和《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的剧照,成为旅游者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四、哈桑二世广场(鸽子广场),是卡桑布兰卡市中心的一个广场,因为有着无数起起落落的鸽子鸣叫,当地人也习惯地称他为鸽子广场。</p> 第二站、拉巴特,摩洛哥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濒临大西洋,与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政治首都,2012年拉巴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p class="ql-block">一、摩洛哥皇家宫殿,拉巴特皇宫迄今已有227年历史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也是演绎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爱情故事之地。最终,童话败给了现实、爱情败给了婚姻,国王和王后能处理国家大事,但摆不平家族内部的纷争,最终以离婚收场。</p> <p class="ql-block">国王家曾经的全家福,国王兄弟姐妹五人,曾经的其乐融融,伴随着家族的鸡零狗碎的纷争已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二、乌达亚堡,是拉巴特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濒临大西洋。这座城堡始建于1195年的“柏柏尔王朝”阿尔-默哈德时代,以其坚固的城墙和独特的历史背景而闻名,是一座建筑在海角上的军事要塞,可以俯瞰拉巴特市和壮阔的大西洋。</p> <p class="ql-block">三、哈桑塔,是阿尔莫哈德王朝于公元1196年所建,据说毁于一场灾难中,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昔日的雄伟。</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长183米,宽139米。</p> <p class="ql-block">四、穆罕默德五世陵寝,是拉巴特知名的景点之一,始建于1962年,于1971年竣工,安葬着现在国王的父亲与祖父。整个建筑由大理石建造,具有浓厚的摩洛哥风格与特色。</p> 第三站、丹吉尔,它是摩洛哥的北部滨海城市,全国最大旅游中心。位于直布罗陀海峡西面入口,扼守非洲大陆西北角,距离西班牙仅约15-20公里,是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战略要地。 <p class="ql-block"><br></p> 一、艾西拉小镇,位于摩洛哥北部,距离丹吉尔约31公里,濒临大西洋,以其宁静的氛围和地中海风情著称。 小镇的建筑以白色为主,其白色城墙和建筑上布满了色彩缤纷的涂鸦作品。搭配蓝色调,充满异国情调。 <p class="ql-block">小镇始建于15世纪,曾先后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占领,17世纪末被摩洛哥收复。其历史背景赋予了小镇独特的文化底蕴。</p> 艾西拉小镇融合了艺术、历史与自然,是一个远离喧嚣、充满灵感的独特目的地。 <p class="ql-block">二、大力神洞,它是丹吉尔的一大自然景观。是大西洋海边的一个奇怪洞穴,是千百年来海浪冲击岩石而自然形成的。令人惊奇的是,洞穴面对大西洋的洞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甚至连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有。</p> <p class="ql-block">大力神洞是游客热衷的剪影打卡点</p> 三、斯巴德尔灯塔,位于丹吉尔斯帕尔海角,灯塔静静地矗立在大西洋的岸边。这座灯塔,无论风雨交加还是星光灿烂,它都坚守在那里,为航行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船只指明方向。 灯塔内设有展览馆,主要介绍灯塔的历史。 此地也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分界处 <p class="ql-block">第四站:舍夫沙万,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城市,坐落于里夫山宽阔的山谷之中,海拔高度为564米。</p> <p class="ql-block">这座小镇始建于1471年,最初是作为抵抗葡萄牙人入侵而建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以其蓝色建筑而闻名,大多数民宅的门、墙壁和阶梯都被涂绘成深浅不一的蓝色,形成了一片蓝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这种蓝色不仅让小镇显得与众不同,还成为了其标志性特征。关于蓝色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驱蚊、象征和平与天堂……</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于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并在2019年被评选为世界十大最美城市之一和全球十二座最美城市之一。成为了摩洛哥乃至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体验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菲斯,它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中最古老的一座,于公元808年兴建,曾作为摩洛哥首都长达700年,见证了多个王朝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菲斯老城占地250公顷,拥有17公里完好的古城墙和9000多条迷宫般的巷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中世纪风格城市之一,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布日卢蓝门‌:老城主要入口,以蓝绿色瓷砖装饰,老城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百转千回,很容易迷路。摩洛哥地接导游说,他带团游古城N次,至今也不能单独走出这古城。故此,请了一位古城向导带团队走街串巷观光并出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的商户主要经营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铜器、马赛克瓷砖、地毯等作坊遍布老城,蓝色马赛克装饰尤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卡拉维因清真寺与大学‌:北非最大清真寺之一,其附属的卡拉维因大学(建于862年)被誉为“世界最古老大学”。</p> <p class="ql-block">皮革染坊‌:菲斯古城一大标志性景观。皮革加工采用千年古法染色,使用天然染料(如藏红花、石榴)和鸽子粪便处理皮革,染缸排列如调色板,臭气熏天。</p> <p class="ql-block">正在晾晒的是优质皮质初级产品,这些产品被世界各大奢侈品牌商家收购,深加工后销售。</p> <p class="ql-block">离开恶臭的皮革染房,进入古城内的一家别有洞天的薄荷茶店品茶,茶店优美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梅祖卡,位于摩洛哥东南部,距阿尔及利亚边境约50公里,是进入撒哈拉沙漠的主要入口之一。摩洛哥西撒哈拉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其核心景观为Erg Chebbi沙丘群,沙丘高度可达150米,随光线变化呈现金色、血红、粉红色等色彩,是摩洛哥境内最美的沙漠区域。骑着单峰骆驼在沙漠中漫步,体验沙漠的惊险与刺激。</p> <p class="ql-block">“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落一粒沙,于是就有了撒哈拉沙漠”‌ ——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的名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织,使撒哈拉成为文化符号,但梅祖卡并非其笔下的西撒哈拉,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距离此地约400公里。</p> 沙漠,是自然界中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之一。无尽的沙丘,浩瀚的天地,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落日时分,沙漠的色彩变得尤为迷人。 <p class="ql-block"><br></p> 日出时,沙漠呈粉红色。 <p class="ql-block">团队入住的沙漠酒店,在沙漠中过夜,感受大自然的寂静和骤变的温差,瑟瑟寒风中仰望浩瀚天空,小星星调皮的眨着眼。</p> <p class="ql-block">从菲斯古城到梅祖卡需要行驶8个小时的山路,中途在摩洛哥的“瑞士小镇”伊芙兰休息。小镇由法国人于1929年规划建设,作为欧洲人的避暑度假地,建筑风格融合欧式木屋与阿尔卑斯风情,街道遍布雪松和法式别墅。</p> <p class="ql-block">小镇中心广场的这座巨型石狮雕像由二战德国战俘雕刻,成为小镇的象征。落魄的人,若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属于自己的日子也能出彩。</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瓦尔扎扎特,它是摩洛哥东南部的一座小城,位于阿特拉斯山脉以南,海拔高度1,151米,紧邻撒哈拉沙漠边缘,因此被称为“沙漠之门”。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作为全球影视拍摄基地而闻名。‌</p> 托德拉大峡谷:峡谷全长约16公里,宽度从10米至300米不等,两侧岩壁高达300多米,由红褐色砂岩和砾岩构成,经数百万年风化形成。峡谷内有一条源自雪山的常年流水,它是世界十大攀岩胜地之一,吸引全球攀岩爱好者;它是前往瓦尔扎扎特必经地。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椰枣村:一个记不住村名的村子,前往瓦尔扎扎特途经地。耐旱、耐高温的椰枣在这沙石之地枝繁叶茂,是摩洛哥椰枣的著名产区。</p> <p class="ql-block">KASBAH老城:位于瓦尔扎扎特市内,这里随处所见的是柏柏尔人利用泥土和干草为材料所建造的传统红色土楼,这种建筑材料的土楼屹立百年而不倒。</p> <p class="ql-block">KARAM PALACE酒店:采用的柏柏尔人的建筑材料及风格。入住其中,仿佛完成了一次历史长河的穿越。</p> <p class="ql-block">阿特拉斯电影城:北非第一家影视基地,有“非洲好莱坞”之称,《权力的游戏》、《埃及艳后》、《角斗士》、《盗梦空间》、《欲望都市2》、《红海行动》众多大片拍摄于此。</p> <p class="ql-block">‌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利用摩洛哥特有的红色黏土建成,以《权利游戏》取景地闻名。</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马拉喀什,摩洛哥第三大城市,也是南部地区政治中心,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虽然地处沙漠边缘,但气候温和,林木葱郁,花果繁茂,以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幽静的园林驰名于世,被誉为“摩洛哥南方明珠”。</p> <p class="ql-block">不眠广场:是全球唯一还在使用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场,已有10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伊芙圣洛朗私人花园:伊夫圣洛朗(1936年~2008年),世界著名的设计大师,21岁成为克里斯汀·迪奥的首席设计师。他是男爵后裔,出生于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祖先多从事法律相关事业,也有曾被封为男爵的,父亲从商拥有保险事业及电影制作事业。因此,从小在家中就可以从经常的晚宴中接触到许多时装服饰。</p> <p class="ql-block">伊夫圣洛朗先生将传统摩洛哥的园林设计元素与现代艺术的概念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花园,蓝色为其主色调。</p> <p class="ql-block">花园内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从棕榈树到仙人掌,从鲜花到仙草,每一片绿叶都仿佛在讲述着摩洛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传统美食:塔吉锅,它被誉为北非的味蕾密码‌,通常是用锥形盖陶锅在炭火上烧,塔吉锅里炖着的是酥烂的牛肉或者是鸡肉,使用大量的香料,重口味。</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旅行不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体验不同的生活和文化。这里,传统与现代像两条并行的铁轨,既碰撞又共生‌。当你见证了伊斯兰教信徒对信仰的痴迷,三毛笔下的撒哈拉真相是西部的荒凉与争议,白马王子和灰姑娘爱情童话抵御不了家族的纷争,舍夫沙万的蓝是为了摆脱蚊虫叮咬,柏柏尔人的红色土楼是为了抵御侵略,《卡萨布兰卡》不是真实存在,迷宫般的菲斯古城仍是穷人的集居地……你会突然明白,摩洛哥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它是人间最真实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