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天水市博物馆游记

石嘴情缘

<p class="ql-block">  走出伏羲庙就到了天水市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秦州区,建筑不甚高大,灰白色的外墙,门前几株老槐树,倒也显出几分肃穆。入门处,一方石碑横陈,上书"羲皇故里"四个大字。天水乃伏羲氏诞生之地。伏羲画八卦、制嫁娶、作网罟,是中华文明的始祖。然而今人提起伏羲,大抵不过当作神话人物,或者算命卜卦的招牌罢了。石碑前立着几个游客,匆匆拍照后便散去,竟无一人驻足细看碑文。</p> <p class="ql-block">  走进陈列馆,门口的柱子上刻有一首“伏羲祭”。于是我们就在门口的柱子旁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进入大厅,人身蛇尾的伏羲女娲浮雕墙映入眼帘,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创造人类和世间万物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展馆内设有“八千年的记忆:天水古代文明陈列”、“楮墨流彩:馆藏邵力子捐赠拓片展”、“甄陶天工:馆藏彩陶专题陈列”、“吉金华光:馆藏青铜器专题陈列”等六个常设展,其中天水古代文明陈列是内容最丰富、最值得打卡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展厅以时间为顺序,从远古开始,经秦汉、历魏蜀、过隋唐、至明清,细述了历朝历代的天水往事,展示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不乏珍贵至极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  彩陶是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的华美产物。这些彩陶造型饱满,图案线条流畅,看上去绚丽而典雅,可以说是几千年前全世界范围内的顶级审美。</p> <p class="ql-block">  出自唐代的彩绘陶舞马是馆内珍品之一,矫健奔放的陶马动感十足,仿佛正随着抑扬顿挫的音乐翩翩起舞。舞马曾在唐朝风靡一时,是驯马戏的一种,主要用于宫廷表演。</p> <p class="ql-block">  这三件都是唐朝古物,两位武士表情威严,身体壮硕,似乎略带异域血统,脚下则踏着面目狰狞的小鬼,仿佛在守护着中间的大唐舍利塔之碑。</p> <p class="ql-block">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组唐代的陶俑。那些俑人面目生动,或奏乐,或舞蹈,或牵马,或捧物,俨然是一幅盛唐生活的缩影。其中一个胡人俑,深目高鼻,络腮胡子,正拍打着腰鼓。我不禁想起,天水古属秦州,是丝绸之路的要冲,胡商蕃客往来如织。而今这胡俑独处玻璃柜中,当年的繁华,早已随沙尘散去。</p> <p class="ql-block">  隋唐时期的贴金彩绘围屏石榻是天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由大小不等的17方画像石和8方素面石条组成床座、床板及屏风,床左右两侧还有两只蹲坐的石雕神兽。虽然石榻风化严重,贴金彩绘也几近脱落全无,依然可以从巧夺天工的雕饰上看出其曾有的华丽精美。屏风定格了千年之前墓主人的生活场景——宴饮、出行、酿酒、狩猎……能在陪葬用品中拥有如此奢华石榻的人,生前必然身世不凡,这座石榻正是当时行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位粟特贵族的陪葬品。</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的展出的青铜器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p> <p class="ql-block">  和其他城市的博物馆不同,天水市博物馆带着浓重的异域风情,走在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那些古物承载着过去的记忆,诉说着悠悠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