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家常·寻常》

翰墨诗情*悠悠我心

<p class="ql-block">《日常·家常·寻常》</p><p class="ql-block">文:李凤魁</p><p class="ql-block">人在世上少不了日常的细碎,而这些细碎又日复一日的贯穿着绝大部分人的生活,让生活变得单调平俗。不食人间烟火,你做不到,远离人情世故,你做不到,遁入空门,你几乎也做不到。在周而复始的日常中,你的心性被洗礼,你的棱角被磨平,你的诗和远方变成奢望,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把日常的细碎过成诗,回过头去看,都不过是一个若即若离的梦。</p><p class="ql-block">日常像潺潺的小溪,不急不慢,穿越悠悠的时光,向远处延伸,大海再宽阔也有边界,大江大河再蜿蜒也有起始,日常则不然,每一个人湮没其间,品着人生百味,随波而流,流向未知。在日常的人情世故和烟薰火燎之下,时光被雕琢,人性被薰染,日子被平淡,平俗被造就。</p><p class="ql-block">仰慕历史上那些卓尔不群高标独立的先贤,他们是平俗的日常里脱俗的高人,诸如庄子、屈原、阮籍、王羲之、陶潜、李白、苏轼等,那种风骨脱俗绝尘,像一股清流流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滋养着后人,让那一颗颗不甘平俗的心觉醒奋发。苏轼说过: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诚然,人生而皆俗,若为不俗之人,务当脱俗,然脱俗之难,可比蜀道。</p><p class="ql-block">我好写书法,就拿书法来讲,书法讲究格调和境界,有玄淡静雅古拙之气当属逸品,依此标准,对标对书法圈里那些作品,虽不乏不俗之作,但与到处泛滥的那些平俗庸俗恶俗作品相比较,故知俗气难脱,这既是一个境界,更是一种修为。至于能够不断突破瓶颈不断进阶而登堂入室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书内书外艺道并进,没有这般天资,谁也不敢轻言容易。写书法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虽然脱俗很难,但若沦到庸俗和恶俗的份上,就会让人觉得俗不可耐不可救药了。有人说大俗即大雅,大雅即大俗,我始终觉得雅的东西俗不了,俗的东西也雅不了,所谓的大俗即大雅只不过是有的人在某些方面为自己的俗掩饰开脱罢了。</p><p class="ql-block">家常是日常的一部分,说到家常便想起了家常话、家常菜、家常便饭,这些挂在嘴边上的家常话看似普通平常,却是日常的必需,陪伴慰藉我们漫长的一生。家常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而非花言巧语和虚情假意,日常交往需要淡如水的朴素情感,坐下来一起唠唠家常,无拘无束的,说说掏心窝子的话,一下子拉近了感情,顺便再做(点)几个家常菜,吃顿家常便饭,心里胃里那叫一个舒坦,人么,有时也就这么简单,真诚就是交往的必杀技,而这也最为长远。</p><p class="ql-block">日常家常皆是寻常,经年回首话往事,只道人生是寻常,我们绝大部分人毕其一生跳不出平凡普通的藩篱,然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与其不切实际的天天渴望成功,不如安下心来踏踏实实的做一个普通人,认可人生的不完美,以平常心做好人和事儿,以进取心努力完善自己,不断积累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兴趣,在细碎寻常中体验生命的历程,不因为人生的际遇而让生命黯淡,虽平凡却不庸俗,虽简单却内心丰盈,但能如此,当是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