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月8日上午,西岗区22所小学全体一年级科学老师以校为单位,通过线上参会的形式参加了凤凰大科学公众号上推出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空气》的新教材培训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区科学学科研训教师和一线教师一起,在线学习,参与研讨</p> <p class="ql-block">本次研讨的主题为,教材编写意图如何与教学逻辑双线合一?在研讨中备课导师成金燕老师与来自宣城市宣州区陈莉莉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的五位一线教师云端面对面对话。围绕《找空气》《这里面有空气吗》《玩空气》三节课的内容,编写组老师说教材设计意图,一线教师说想法说困惑,通过研讨达成共识,帮助一线教师更好的理解教材,更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p> <p class="ql-block">通过本次线上培训,我们在认真倾听专家分析,不同视角的思维碰撞过程中,收获颇丰,也解决了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共性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一、明确目标,聚焦教什么</p><p class="ql-block">《空气》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p><p class="ql-block">1.多种方法找空气,意识到空气与前两个单元所学的土壤、水一样,都是地球表面上真实存在的物质,而且它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2.多种方法观察、与水类比、尝试描述空气无色无味却无处不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3.引导积极参与到玩空气的活动,让学生对空气感兴趣</p><p class="ql-block">教师应该结合单元目标和课标要求,以教材为基础,贴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把握内容难度,明确教的内容,教到什么程度。</p> <p class="ql-block">二、关注过程,聚焦怎么教</p><p class="ql-block">引导学生调动前两个单元对物质认识过程的学习经验,但又区别于土壤和水的学习,空气具有它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独特性。</p><p class="ql-block">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编写逻辑的基础上,去理解每节课的递进关系及教材中模块化设计,贴合一年级的认识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丰富学生找空气的方法,以玩促学,在学生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有所提升。</p> <p class="ql-block">通过专家和分享团队的交流和思维碰撞,让我们更加清楚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重要,只有精准理解教材,才能更科学合理的设计活动,让自己的教学逻辑与教材编写逻辑双线合一,不会纠结于课堂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情况。</p><p class="ql-block">西岗区科学教师团队将继续在学习与实践中理解课标,理解教材,理解学生,不断深研于小学科学教育领域,提升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科学核心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