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镌刻的诗篇 生活凝练的艺术——建水古城映像

春夏秋冬

<p class="ql-block">  历经千年岁月洗礼,建水古城古韵犹存,无愧为“活着的云南古城博物馆”。滇南烟火藏于青瓦飞檐,原汁原味尽显中原色彩。它是一个既有古老建筑和历史文化底蕴,又有市井烟火气息和现代商贾繁华的魅力古城。</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城内的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等一系列景观都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里,朝阳楼尤为夺目,享有“西南小天安门”的美誉。历经六百多个春秋,古韵悠长。东西两面顶层檐下,分别高悬着“雄镇东南”“飞霞流云”牌匾。它不仅是古城的重要地标,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在多次战乱和地震中朝阳楼都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古城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朝阳楼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为古城增添了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拥有超过50座古建筑,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是一座典型具有南方特色的家园林,有云南“大观园”之称,内雅外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在丰富的形式中包容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以其宏伟和精致的设计成为一个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  建水县在元代就始建庙学。明洪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所间又建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临安府就占了半数左右,堪称云南之冠。</p> <p class="ql-block">  走在石板街道上,仿佛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悠远,每一座古老的建筑都是时间的见证者,讲述着属于建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古城的庇护下,传统生活节奏未受丝毫干扰,人们怡然自得,静静享受这份安宁。漫步古城,随处可见精致艺术品与独特纪念品,让每一位游客都能真切触摸到手工艺品背后的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  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含铁量高,使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无釉磨光,精工细磨抛光,质地细腻,光亮如镜。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建水陶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身。</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就像个松弛感爆棚的老人,自顾自地活着。在这里,生活的温度与历史的厚重完美交织。城楼下阿爷们惬意打牌,古井边嬢嬢们洗菜打水,奶奶在路边躺椅安享时光,古迹巷道与飞檐斗拱,都藏着岁月的故事。此刻,方能深切领会作家于坚赋予建水的美誉——“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感受其鲜活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时光被温柔折叠,令人难忘。从朝阳楼一路走到西,古城悠悠 青石伴随,你悄悄对我说 这里太美 不想离去、、、</p> <p class="ql-block">  街边工坊内,阳光透过窗棂洒下,工匠们专注地雕琢手中物件,每一次指尖摩挲,都在传承着岁月沉淀的古老技艺。</p> <p class="ql-block">  建水的六大名井:“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 溥博泉是建水乃至云南最富盛名的一口井,俗称大板井,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有‘滇南第一井’誉称。大板井的“大”是名不虚传,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三米有馀。至今仍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般热闹,井水冬暖夏凉,甘甜润口。</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座城市好吃的豆腐就是靠这口井的井水所做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中国最美古桥之一,全长148米,其十七孔设计使桥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桥中和桥南各建有楼阁,桥中楼阁高大,层檐重叠,雄伟壮丽。南亭则小巧,檐角飞翘,玲珑秀丽。</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桥身全部用青石砌成,桥体中段和桥头各存阁楼一座,远看如一艘楼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