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北京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天安门是我们的向往,何况站在伟人挥手的地方。去了六次北京,自1981年天安门城楼开放以来,一直有登楼的愿望,预约了几次都未成行,今天终于实现了。登上天安门城楼,感受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踏上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您的1949,我的2025。</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重重安检,终于站在了伟人的视角,俯瞰长安街的繁华,历史与今天在此重逢。远眺天安门广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动。挥手之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与自豪。这里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时刻,也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令人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天安门,作为明、清两代的都城正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红墙黄瓦,金砖白玉,历经六百年风雨沧桑,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城楼中心远眺,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在一条直线上,两侧的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壮观大气。城楼内部看到了共和国第一枚国徽、伟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的话筒、巨大的中式宫灯、精美的中国山水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憧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了城楼,单行道行于故宫午门,右转便是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穿古装拍照的格格们可真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文化宫东门进去,最壮观的便是“太子林”了。相传多为明朝数代皇子所植,据统计有714棵,树龄基本都在200年以上,其中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多达497棵。穿越古侧柏林荫道,光影斑驳,碾碎了历史的岁月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子林”,宛若御用园林,春日气息拉满,林荫下坐一坐很是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宫里,有一座2024年才修缮开放的明清皇帝与祖先对话的庙堂一一太庙,帝王祭祖的“天下第一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庙以中轴线为轴心,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享殿(前殿)、寝殿(中殿)、祧庙(后殿)依次排列,其建筑群保留着原汁原味的皇家气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享殿内可以弥补预约不了参观故宫的遗憾,亲眼见证68根金丝楠木、故宫同款金砖、贴金彩绘天花板,还有为迎接千禧年制作的108个中华合钟,集建筑、文化、工艺之美于一体,非常震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者,大中之大也;庙,尊先祖貌也。太庙是一部用砖石谱写的礼札传记,从商周至今五千年的礼乐文化,是智慧,更是古人对于天地万物的深重敬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对国人来讲,它早已不是一条对称中轴线,早已穿越华夏五千年,完成了一场中国最伟大的文明串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