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底层的逐光者

山青水秀508896584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凌晨三点,街巷仍沉浸在墨色的浓稠之中。小刚骑着三轮车,车轮缓缓碾过青石板路那一道道裂痕,铁链与车轴相互摩擦,发出细碎而单调的声响。他下意识地搓了搓被冻得通红的耳朵,不经意间看向后视镜,镜中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映入眼帘。二十年来,这双眼睛见证了批发市场无数次亮起的灯火,目睹过春寒料峭中初露头角的韭菜,也看过秋霜侵袭下渐渐打蔫的菠菜,然而,却从未见过生活展现出一丝松弛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老牛的早餐摊在街角悄然支起时,天边才刚刚泛起如蟹壳般的青白色。他一边哈着白气,一边用力揉着面,面团在案板上发出沉闷的撞击声,与炉火中不时窜起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仿佛编织成了一首日复一日、永不停歇的晨曲。“要是能睡个囫囵觉……”他常常对着蒸腾的热气喃喃自语。手指在滚烫的笼屉上反复摩挲,早已烫出了层层老茧,可即便如此,也无法熔化他内心深处对安稳日子的强烈渴望。隔壁老刘的糖酒批发部,卷闸门半掩着,货架上那些积了灰的酒瓶,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冷的光。曾经整箱整箱拖走货物的五金店老板,此刻站在门口,欲言又止。他无奈地说,房租水电就像悬在脖子上的秤砣,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在凌晨便早早醒来的人们,宛如城市无声的闹钟,准时开启新一天的忙碌。他们用身体作为丈量时间的标尺:小刚的腰疾,是三轮车长期颠簸留下的深刻印记;老牛的胃病,是无数次在早餐摊前长久站立的代价;老刘那声声叹息,化作了账本上逐渐褪色的数字。底层生活的沉重,体现在每一份收入都饱含着他们的体温与汗水——卖菜时要精准计算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细微差价,经营早餐摊得时刻盯着面粉和煤气价格的涨幅,做小生意则需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应付每一位可能的顾客。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如同薄冰上浅浅的脚印,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一次租金的悄然上涨、一回市场的意外滞销,便能轻易将他们所有的盘算击得粉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更深层次的艰难,隐匿在时代滚滚向前的齿轮缝隙之中。当电商的崛起无情地抢走了小商品的客源,当连锁餐饮的扩张不断挤压着早餐摊的生存空间,当消费降级使得烟酒成为滞销商品,这些依赖熟人社会的靠着体力与时间艰难换钱的营生,恰似落在沙滩上的鱼儿,尽管拼命甩动尾巴,却终究抵不过退潮的强大力量。他们并非不努力,只是手中那小小的船桨,实在划不开市场变化所带来的汹涌巨浪。起早贪黑的勤劳,在成本不断攀升与需求日益萎缩的夹缝中,渐渐演变成老牛揉面时那机械、疲惫却又停不下来的重复动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凌晨的街巷,会在日出之后逐渐热闹起来。可这些在晨光中忙碌奔波的身影,始终在生活的低处奋力奔跑。他们深刻理解老刘那句“挣钱没有容易的”,但更明白:对于那些没有伞的人而言,唯有在风雨中不停地奔跑,才是生存下去的本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字:山青水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