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306的短信再次提醒我,下周赴港的高铁票像一枚穿越时光的密钥,打开了六年前四月香港的记忆,砵甸乍街长长石阶的青光,都爹利街煤气灯下的光晕,兰桂坊霓虹的唇光,还有那些褪色的招牌,这些与港剧重叠的瞬间,突然在手机屏幕里重新显影。</p> <p class="ql-block">香港的叮叮车摇晃着,在现实与旧梦的缝隙间穿行,慢得可以容我细数每一帧流动的风景。高楼窄街在我的取景框里层层折叠,时空逐渐失重,我时而是追剧人,时而又成了剧中人。</p> <p class="ql-block">走在香港的老街上,时间忽然变得黏稠起来。士丹顿街的斜阳穿过唐楼铁栏杆,在石板路上投下细密的阴影,就像《花样年华》里苏丽珍旗袍上的纹路。我站在砵甸乍街Pottinger Street长长的石板街上,恍惚又见周慕云和苏丽珍买云吞面偶遇又错过。二十年前的电影,五十年前的爱情,如今只剩下我举着手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p> <p class="ql-block">香港的夜色如同被雨水浸湿的老胶片,晚间当你走在都爹利街,这条近乎承载了半部香港影视史的大街时,你会想起《妙手仁心》吴启华、蔡少芬在街头煤气灯下深夜谈心的样子,你会不自觉地被她充满怀旧的老香港的烟火气所感动,仿佛每个转角都可能遇见故人,成为剧中人,也可能永远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半山扶梯也是港剧里的标志性场景之一。此刻我镜头里扶梯上的人群机械移动,彼此靠近却无交流,就像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梁朝伟扮演的那个633警察每天下班都会搭乘半山扶梯一样。他们说王家卫的香港总藏在流动的扶梯与斑驳的霓虹里。我可以亲自搭乘半山扶梯就像是自己走进了王家卫的电影。</p> <p class="ql-block">深夜的兰桂坊,霓虹灯不知疲倦地吞吐着港夜的光晕。我想借着闪烁不定的光影看清《冲上云霄》《法证先锋》里的吴镇宇、马国明、欧阳正华在剧中的模样。我站在湿漉漉的柏油路上,举起相机我想把我记忆里支离破碎的兰桂坊拍出她日夜交替,却保持清醒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香港这些小街巷就像一条条时光隧道,每个门牌后面都藏着一段往事。香港人善于在逼仄的空间经营生活,正如老电影的陋室里依然精致的男女。如今掩映在繁华高楼背后的老街已经成了城市最后的记忆褶皱,走在其中,仿佛触摸到香港的掌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