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热血献教育 山区支教沃新花

清风徐远

<p class="ql-block">丹心热血献教育 山区支教沃新花</p><p class="ql-block">——记深圳赴山区支教者刘莉老师</p><p class="ql-block">在教育的广袤天地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热忱和无私的奉献,成为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莘莘学子前行的道路。刘莉老师,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刘莉老师与湖北武穴中学(武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她不仅是武中的校友,还曾在这片教育热土上担任英语老师。在武中任教期间,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认可,武穴市团市委授予她“四有青年”的光荣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素养的高度肯定,更是她教育生涯中光辉的起点。</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刘莉老师凭借自身卓越的能力,通过了深圳市面向全国的招考,顺利进入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系统。在深圳的学校里,她身兼数职,分别担任德育主任、校辅导员和英语老师,还兼任学校的舞蹈老师。她的多才多艺在教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严谨的英语课堂,还是充满活力的舞蹈教学,她都能游刃有余。她爱生如子,和蔼可亲,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在深圳这片土地上硕果累累,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其中网赛冠军及奥运会网球双打银牌获得者王欣瑜就是她教了六年的学生。她的教学成绩卓越,在鹏城深圳获奖无数,深圳市福田区优秀党员宣讲团成员、深圳市福田区优秀教师、深圳市福田区优秀共产党员、深圳市扶贫攻坚的优秀教师、深圳市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见证了她的辛勤付出和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2018年,刘莉老师光荣荣休。然而,她那颗热爱教育的心并未因此而停歇。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攻坚的号召,她积极投身山区的扶贫支教工作。被福田区教育局分派到广西两所少数民族县城支教,在罗城县,她继续担任英语老师,用流利的英语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在环江县,她成为舞蹈老师,把深圳特区先进、且富有体育精神的“拉拉操舞蹈”带入这个偏远的地区。她的到来,如同一束光,给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开辟了一片鲜活快乐的世界。孩子们在她的教导下,尽情地舞动,绽放出自信的笑容。她带队让各族孩子们在环江县城表演拉拉操舞蹈,受到了当地文化局和教育局的一致认可和热烈欢迎。她的先进事迹也被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和国际台报道,成为众多支教者的榜样。</p><p class="ql-block">2023年,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刘莉老师心中仍怀有一腔热血,她觉得自己还能为山区孩子做点什么。于是,她又自发地前往广东省的贫困山区——广东梅州大埔县支教。生日那天,她没有选择与家人欢聚一堂,而是背上行囊,踏上了支教的高速列车,再次投身于教育事业中。</p><p class="ql-block">大埔县,地处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孩子们的教育受到极大的条件限制。但刘莉老师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走入大山深处。在大埔县大麻镇的中学,她担任初二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凭借三十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和独特方法,她让所教的一班、二班的英语成绩长期保持在全校第一名和第二名,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誉。到了第二个学期,校长找到她,希望她能换班教学,带一带三班和四班,并担任四班的班主任,因为四班是当时最差的一个班,每科成绩都是倒数第一。面对校长的请求和期待的目光,刘莉老师没有退缩,毅然应许下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创造了奇迹,不仅把四班的英语成绩提高到全校第一名,而且各个学科都有大幅度的提高,最后四班学生各科加起来的总分,成为全校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现了深圳人民教师在穷苦偏远山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吃苦耐劳、勇于奋斗、敢闯敢拼的精神。</p><p class="ql-block">刘莉老师能歌善舞,热情开朗,亲和力极强。她视生如子,在工作细节上处处展现出母亲般的无限关爱。山区的学校生活相对单一,她从早到晚守着学生们。早上七点早读,她准时在门口迎接孩子们进校;晚上晚自习一直到十点钟,她送孩子们下楼梯。星期六、星期天,她也吃住在学校。山高路远,家访成为她周末唯一的活动。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主,孩子们大部分是爷爷、奶奶陪同或者一个人独自在家。于是,每个周末早八点她就出门,行走在家访的山区小路上。对于那些独自在家、性格孤僻、懒散颓废的男生,刘老师总会轻轻敲开门,哄着、赶着他们起床洗漱、写作业。她还会劝孩子们周末不要抽烟,不要熬夜玩手机。有一天晚上,她去镇上寻找几个叛逆的孩子,担心他们在街上四处游荡不安全或者泡在游戏厅打游戏伤身体,找到他们后,像妈妈一样劝说他们快快回家,孩子们也很听话,慢慢改变和减少了这些不良陋习。</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周末家访,刘老师喊孩子们起床时,一个女生流下了眼泪,拉着她的衣袖哭了。刘老师以为是吵醒了孩子让她不开心,赶忙俯下身弯腰道歉,没想到女生哭着回答:“不是的老师,是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被妈妈叫起来过,妈妈一直外面工作,感觉你就和电视里的那样,会叫自己孩子起床……”孩子紧紧抱着刘莉老师,这一刻,刘莉老师感受到了山区孩子对爱的极度渴望。她经常自己花钱,在每个月月考后给孩子们买文具用品、小玩具和食品作为奖品,她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成绩好的表扬,成绩差的鼓励,从不同角度激励孩子们进步,希望他们将来能走出山区,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刘莉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滋润着每一个山区孩子的心田。</p><p class="ql-block">曾国藩在《曾公文正》中诠释了家族兴衰的道理:穷人不上进,穷根断不了;富人不读书,财富守不住;三代人不学习,整个家族都会变得平庸。刘莉老师深知这一点,她常说:山区人家庭的兴衰不由天定,全靠家人努力。家族的福气不在有钱,而在有德。读书改命,德行传家,这是最实在的山区人翻身的秘诀。</p><p class="ql-block">刘莉老师,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她用丹心热血谱写着教育的赞歌,在山区支教的道路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新花在山区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她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为实现教育公平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伟大来自平凡,执着书写忠诚。一位女性,用热爱,用30多年从教事业,用广西广东两度山区支教的路,谱写武中校友的辉煌人生,点亮了武中校友人闪耀的光环。也正是有这样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平凡而普通的感动,才铸就了武中校园80周年的成就和光辉。</p><p class="ql-block">2026,让我们相约:武山湖畔,再次聆听栖贤寺那口古老的钟声;再中校园,再次聆听新校区内那熟悉的朗朗读书声。从世界各地出发,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家,让我们母校再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