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越南旅游归来,原想写篇下龙湾的美景,又叹息“墙上有诗题不得”,改写点趣闻,讲讲在越南的支付体验。</p><p class="ql-block">四月初,我们几家亲友随团到越南旅游。2018年我们游过越南的芽庄,这次主要游河内和下龙湾。导游是个中年越南男子,他自我介绍:“我姓阮,阮在越南是大姓,叔叔阿姨不要叫我小阮,又小又软,我们越南女人不喜欢。大家可以叫我英俊。”几句风趣幽默的开场白把大家逗乐了。</p> <p class="ql-block">英俊导游用生硬的中国话介绍着自己和越南的风土人情。他在河内读过4年大学,学的中文专业,毕业后当导游,经常接待中国旅行团,他也经常带旅行团到中国。他对中国的历史和旅游名胜知道不少,讲起来滔滔不绝,称得上半个“中国通〞。他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国家也学中国搞改革开放,1986年越共六大决定仿效中国的改革开放,推行以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为核心的改革,他们叫“革新开放”。越南的改革确实取得了不小成绩,社会生活比我们2018年旅游时有明显变化,但和我国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p> <p class="ql-block">英俊导游说他们国家的猫屎咖啡和橡胶凉鞋拖鞋世界有名。说得我们心动,就问他在越南可不可以用微信支付。他说越南没有微信和支付宝,大家要在越南买东西,可以先把人民币换成越南盾。为方便大家,他可以给大家换,100元人民币换30万越南盾。在中国时,导游就给我们说,在越南,100元人民币换30一35万越南盾。虽然他是按最低标准,但想到要买东西,还有两顿自费午餐,大家都争着兑换。</p><p class="ql-block">越南盾印着胡志明主席头像,纸张比人民币小,但数字大得惊人,动辄几万、几十万。我换了60万,转眼之间我们就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富翁”。邻座的一位老年游客扬着换来的越南盾,高兴地说:“结婚没给老丈人彩礼,回去给他20万补上彩礼。”立马遭到他老伴的臭骂:“滚一边去!”此20万非彼20万,一句玩笑引得一车人大笑。</p> <p class="ql-block">我们拿着换来的越南盾,开始了“高消费”。在国内,高速路的服务区和饭店上厕所、打开水是免费的,在越南要收费,解个手3000越南盾,约合人民币1元,有人开玩笑,“解个小手,花了三千”;打瓶开水10000,约合人民币3元。喝杯咖啡,15000,约合人民币5元。几个人吃顿饭就是上百万,吃百万大餐成了回来吹嘘的资本。在国内用惯了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现在改用现金,而且还是外币,还真不习惯。那些纸币上密密麻麻的零,让人眼花缭乱,真怕搞错1个零,支付时,把零数了又数。商品标价上的K代表千,30K即3万,越南人卖东西不讲价,我们根据价格提前把钱准备好,连着消费了几次,渐渐适应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担心换的越南盾不够用,一天下来,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好多地方要收人民币。越南政府规定,在越中边境地区允许使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交易和服务结算,在其他地区,法律规定所有交易必须使用越南盾。这几年,随着越南的“革新开放”,到越南旅游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越南人看到中国国力强,社会稳定,人民币的信誉度高,价值相对稳定,越南的不少商家和民众乐意接受人民币。在旅游热点地区和边境城市,人民币流通较为广泛,就是其他地区的商家和民众,有不少的人都愿意收人民币。我们去买腰果和喝咖啡,问老板收不收人民币,老板立即笑容满面地答到:“要收的,要收的。”只不过他们都是按最低标准换算的。人民币走向世界,这是祖国国力的体现,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微信和支付宝这种现代的支付方式在越南有的地方也是有的。返程时,在越南的边境免税店,好多中国游客争购西贡咖啡和橡胶凉鞋拖鞋,我们问越南的店员小姐:“可不可以微信支付?”她指着收银台的一个二维码牌子,说:“手机扫一扫,微信和支付宝都可以支付。”输入金额,瞬间完成,便捷程度不逊色国内。</p><p class="ql-block">支付方式是一个观察越南社会生活的窗口,它不仅关乎金钱往来,也让我们感受到越南传统和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p>